前庭功能检查在眩晕症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2020-06-25 07:42刘宇清杨可捷陶方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异常者前庭通路

张 嫄,刘宇清,杨可捷,陶方英,韩 巍

(贵州省人民医院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2)

眩晕指的是人体对所处空间产生平衡障碍,主要以眩晕为主诉,轻者视物晃动,重者伴随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许多疾病与眩晕症临床表现相似,难以鉴别[1]。本文研究目的在于观察前庭功能检查在眩晕症诊断中的效果,以25例眩晕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1 资料与检查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25例眩晕患者为实验组,以同期接受检查的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实验组男患10例,女患15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48.0±2.5)岁,对照组男患9例,女患16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48.3±2.3)岁。两组眩晕症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 检查方法

一般检查,智力正常,眼球活动自如,外耳道净,鼓膜完整,颈椎活动自如。

冷热试验:受检者戴眼罩平卧于检查床上,眼睛睁开,设备选择冷热气刺激仪,保持室内温度24℃以下,于暗室内操作,受检者头部抬高30°,水平半规管垂直位,右耳灌注50°热气1分钟,停止40s,打开眼罩内的光源,患者注视10s,眼震消失后,使用同样的方法左耳灌注50℃热气,右耳24℃冷气,左耳24℃冷气[2]。

1.3 观察指标

①冷热试验异常率。②参数异常比率。

1.4 数据统计分析

将观察指标数据录入统计软件SPSS 24.0,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小于0.05为检验标准。

2 结 果

实验组眩晕症患者冷热试验异常率为92.00%,对照组冷热试验异常率为8.00%,组间数据比对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实验组眩晕症患者中1项参数异常者共4例,比率16.00%,2项参数异常者18例,比率72.00%,3项及以上参数异常者共3例,比率12.00%。

3 讨 论

眩晕使患者产生极大恐惧感,平衡障碍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削弱,前庭系统维持机体平衡,前庭功能检查也是眩晕症患者诊断的重要环节,前庭检测技术不断发展使前庭疾患功能评估成为可能,不仅可对眩晕疾病进行诊断,同时可辅助确定前庭损伤部位和范围。前庭功能检查主要是通过刺激前庭终末器官引发前庭反射,包含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两种,间接通路是从耳终末感受器到眼球运动效应器之间的高级反射弧,冷热试验基于这一通路产生[3]。前庭神经系统功能评估以前庭眼动反射技术为主,变温试验和旋转试验是较为常见的两种方法,旋转试验需大型旋转椅,费用较高,耗时长,患者承受痛苦较大,因此变温试验应用更多,是目前前庭功能检查最为常用的手段,其优点在于可分别检测两端半规管,确定患侧,经济适用,但其不足之处在温度刺激为非生理性刺激,受其他影响较大。本文将眩晕症患者和健康者形成对比,实验组眩晕症患者冷热试验异常率为92.00%,对照组冷热试验异常率为8.00%,P<0.05。实验组眩晕症患者中2项参数异常者18例。由此可见,前庭功能检查在眩晕症诊断中的效果明显,可为眩晕症的诊断提供依据。

表1 冷热试验异常率对比

猜你喜欢
异常者前庭通路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糖代谢异常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社区老年体检人群炎性指标检测及临床价值研究
糖尿病患者如何筛查并发症
针灸治疗对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研究
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观察
前庭电刺激在前庭周围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前庭康复在急性前庭神经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proBDNF-p75NTR通路抑制C6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