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红灯散瘀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2020-06-25 07:43高丽霞王笑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红灯高血压病原发性

高丽霞,王笑霜

(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内蒙古 乌海 016000)

目前,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以西药为主,而随着中医事业的不断进步,中医药在防控高血压病方面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我院高血压专科门诊以红灯散瘀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是我院高血压专科门诊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间病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西医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者;中医诊断为眩晕病,证型属于血瘀证者;年龄在45~80周岁之间;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恶性肿瘤患者;合并严重心、肺、脑、肝、肾功能损伤者;过敏体质或对本次应用药物过敏者;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血液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继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给予伲褔达20 mg po bid;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内服红灯散瘀汤,具体整方如下:灯盏细辛15 g、桃仁、红花各15 g,当归、川芎、杜仲各12 g、半夏9 g、炙甘草6 g,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适时加减,如头痛严重者加细辛6 g、延胡索9 g;胸膈满闷不适者加枳壳10 g、厚朴10 g;下肢麻木者加桂枝9 g、川牛膝12 g;腰膝酸软、乏力者加巴戟天15 g、生地黄15 g。

1.5 观察指标

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血流变相关指标。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 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分析

具体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分析(±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分析(±s)

注: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观察组 治疗前 168.7±11.3 95.5±5.9治疗后 124.9±5.8★▲ 75.9±4.3★▲对照组 治疗前 166.5±10.9 96.3±6.1治疗后 137.4±9.3★ 82.4±4.7★

2.2 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具体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分析(±s)

表2 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分析(±s)

注: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段 血浆黏度(Mapas200s) 全血黏度(Mapas200s) 红细胞压积(L/L)观察组 治疗前 2.31±0.51 4.93±0.59 0.48±0.19治疗后 1.84±0.17★▲ 3.41±0.47▲★ 0.34±0.13▲★对照组 治疗前 2.28±0.49 5.06±0.47 0.52±0.17治疗后 2.06±0.26★ 3.91±0.57★ 0.41±0.16★

3 讨 论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高血压病属于其“眩晕病”、“头痛病”范畴,本病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与情志、饮食不节、年高肾亏、体虚等因素有关,但其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则以风、火、痰、瘀扰乱清窍为主,其中血瘀是其常见病理产物之一,亦是引发眩晕的重要病理因素。瘀血阻络,致使气血不畅,脑失所养而引发眩晕之证,此类型患者当以祛瘀生新,活血通窍为基本原则[2]。

本研究中以灯盏细辛为君药,具有活血化瘀、健脾祛痰功效,针对导致眩晕的痰浊、瘀血两种病理因素。桃仁、红花为臣药,具备活血化瘀之效,强化君药逐瘀通经之功。当归、川芎、杜仲、半夏为佐药,当归活血补血、川芎行气活血,使得气血畅通,脑络得养,眩晕自消。杜仲益肝补肾,从本病根本出发,调理肝肾功能;清半夏健脾消痰,强化君药祛痰之功。炙甘草调和诸药,兼益气健脾。诸药合用而达活血化瘀,祛痰通络,滋肝补肾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灯盏细辛、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具有良好的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调节血压黏稠度的功效[3],因而对于调整患者血压效果良好。本研究中,我们运用红灯散瘀汤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液黏稠度相关指标较对照组亦改善明显,充分证实了本方剂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的有效性。

总之,红灯散瘀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压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红灯高血压病原发性
为什么红灯停,绿灯行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红灯笼
红灯停,绿灯行
红灯变堵“墙”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