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中药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

2020-06-25 07:43李月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药制剂中药用药

李月红

(云南省宣威市中医医院,云南 曲靖 655400)

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指在正常剂量、药物干预下,在预防、治疗和诊断时患者出现生理功能问题,且和用药目的无关性问题。中药制剂由于药性较为平和且不良反应少因此得到多数医师认可。但随着中药制剂使用逐步广泛,各种不良反应也逐步提升。为有效控制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治疗效果[1]。现选取我院中药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种不良反应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1月我院42例口服中药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2例,女20例,年龄14~76岁,平均年龄(52.16±2.16)岁。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所有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同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时间和症状以及使用药物。主要采用表格方式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患者不良反应

分析发现患者用药之后0.5~18 d时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最多,不良反应平均时间为2.6d,累及部位以黏膜和皮肤最多,数据见表1。

表1 对比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状况[n(%)]

2.2 对比年龄和不良反应关系

<20岁患者9例,21~39岁患者6例,40~59岁患者7例,>60岁患者20例。

分析可知60岁之上不良反应患者最多,其次为20岁之下岁患者,其中多数为儿童。

2.3 分析不良反应原因

药物原因9例、机体差异8例、配伍问题11例、意识差8例,其它6例。

分析可知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机体差异和用药问题以及配伍问题,其它原因也较多。

3 讨 论

中药为疾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服用方式为口服。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引发患者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药物原因、配伍问题和意识差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药物方面主要为过量服用,其中每味中药都有一般性用量,且对成人用量有明确性规定[2]。但现阶段多数患者对中药不良反应认识不佳,因此常会出现超剂量服用继而引发不良反应。其中甘草长期用药会引发血压上升、血钾降低、山豆根过量则会引发死亡。也和炮制方式不当有重要关系,中药炮制为制剂,控制药效的重要方式,方式不当则会使得药物有效成分溶出继而无法充分发挥药效,也会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中药制剂时也需有效掌握煎服火候以及时间。且和中药制剂自身杂志较多,药物质量问题也有重要关系。

机体差异上为每位患者个体性差异较大,对相同药物会出现不同反应,其中例如巴比妥类药物,多数人有良好催眠效果但个别患者则会引发焦躁等不良反应。分析发现,老年人、儿童等对药物不良反应也有一定差异,其中发现老年患者和儿童为高发人群。出现此种状况主要和儿童药物代谢速度较慢同时肾排泄能力差且对药物敏感性高有重要关系。同时孕期和经期女性也要慎重使用[3]。

意识差和配伍问题。出现此种问题主要为出现不良反应后并未充分重视。辨证以及配伍问题,中药使用主要取决中医辨证治疗,同时依据各种发病机制进行干预。本次研究中发现,附子配伍干姜时常会引发阴阳失衡,继而减弱疗效;牛黄解毒片和硫酸镁使用时也会减弱牛黄解毒片效果,提升毒性。

干预措施。对各种不良状况出现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需通过提升专业素养方式有效控制各种不良反应。中药从业人员需强化专业知识学习,有效提升专业速度,同时也需重视虚实寒热。也需依据患者体质、病情和辨证用药,严格遵循使用方式和配伍禁忌,确保安全用药。

强化药理学研究。可采用科学方式对药材予以质量检验,也需探索药材外观、形状等和药材质量的关系[4]。同时也需深入分析中药配伍以及中西药联合使用时药物毒理性作用,有效避免误用所引发的问题。

指导患者树立科学用药观念。可利用各个渠道积极宣传指导用药,纠正中药天然无毒的论调。强调中药毒性,合适服用,重要使用方式,严格遵循医嘱。

同时建立药材监控制度。呼吁各个部门建立药源和制药以及销售渠道监督制度,坚决杜绝假冒伪劣药物进入市场。同时完善不良反应监督体制,虽然我国有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但整体机构和体制并不完善,因此常会使得新型不良反应并未得到有效上报,使得部分药物不良反应被忽视[5]。因此需建立完善的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有效提升制剂人员对不良反应认识,出现不良反应即时上,做到不良反应透明化、公开化。

综上所述,可通过辨证用药和严格控制使用方式、剂量,强化宣传指导的方式控制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可安全用药。

猜你喜欢
药制剂中药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