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实践困境及其突破

2020-06-29 07:30岑艳媚蔡丽
高教学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大学生

岑艳媚 蔡丽

摘  要: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治理的现实要求。大学生公共意识弱化、利己主义行为泛化、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制度统一体的割裂是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实践困境。对此,从治理理念一体化、治理主体协同、治理过程互通、治理实践创新等方面为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提供破解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道德教育

Abstract: The govern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morality has become a realistic requirem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governance of ideology. At present, the weake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public consciousness, the generalization of egoism and the separation of the unity of patriotism and supporting the socialist system is the practical dilemma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morality governance. In view of this, it provides solutions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morality governance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gration of governance concepts, coordination of governance subjects, interconnection of governance process, innovation of governance practice, and so on.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morality governance; moral education

黨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专题形式系统阐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重大任务,为国家治理规划出了科学明确的实践路线。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社会各领域最重要的时代要求之一。推进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以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是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助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际行动。然而,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前进道路上,大学生公共意识缺损、利己主义行为泛化等现象依然存在。深入解读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核心要旨,系统考察其在实践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寻找困境的破解思路和策略,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治理的现实要求。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核心要旨

社会公德属道德范畴,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最简单、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包含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道德,以及与个人品德、作风相对的反映阶级和民族共同利益的道德[1]。以此可知,社会公德是社会个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思想要求和行为规范,既有个体间交互的人道主义要求,也反映一定阶级的共同利益诉求。2019年10月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这成为了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根本遵循。

(一)公共精神的行为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本质和价值在与社会交往中实现。人的社会交往性决定了人的公共性,正如哈贝马斯认为人的公共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在社会场域中交往所运用的理性是基于公共立场或他人利益,而不能囿于私人利益的自我理性。社会公德寻求的是在由人组成的社会场域中的共同利益,以此规定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模式,并约束私人利益的非理性表达,实现“大我”和“小我”的和谐共生。

《纲要》提出“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为社会公德治理表达了公共精神的行为要求。首先在与他人交往方面要培育大学生尊师重教、文明礼貌,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其次在个人学习成长过程中要培育大学生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积极参加各类公益志愿者活动;再次在公共活动中要培育大学生做到爱护公物、维护公共利益、遵纪守法,作为社会的公民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尊重与维护社会公益,爱惜公用设施公共财产;第四在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上,要培育大学生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的清洁卫生;第五在网络空间生活中要培育大学生保护网络环境,遵守道德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二)“五爱”标准的治理要求

《纲要》要求公民道德建设“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公德治理的要求。因此,社会公德的治理要求必须以“五爱”为政治标准。首先,培育大学生热爱祖国,坚持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将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实际的爱国主义行动。其次,培育大学生热爱人民,培育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为同学、为老师、为他人服务、多做贡献,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再次,培育大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在学习中踏实努力,在工作中敬业奉献,在生活中吃苦耐劳。第四,培育大学生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宣传和捍卫真理。第五,培育大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同一切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做斗争,守护好、建设好我们伟大的国家,为实现共产主义做准备。

(三)人民主体的道德立场

人民主体立场是社会公德的根本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阶级道德的理论归宿。社会公德治理必须坚守人民主体的道德立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初心和使命。人民主体的立场要求社会公德治理要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精神追求,在思想意识层面强调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在物质发展层面促进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

《纲要》提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公民道德建设要求,是社会公德治理人民主体立场的时代坚守。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治理是特定目标群体的治理体系,首先要求要培育大学生坚持为人民服务,正确引导大学生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提高自身的修养,将自己的本领运用到为人民造福的行动中;其次,要培育大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发扬雷锋精神,热心公益,吃苦耐劳,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在此,要培育大学生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观点,自觉践行和发扬社会主义人道精神。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实践困境

对社会公德建设的要求从德才兼备到又红又专,从以德为先到立德树人,社会公德建设在中国历来受到各界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自2001年首次颁布以来的近二十年时间里,中国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成绩显著。在新时代里,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大学生社会公德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新挑战。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在新时代的实践过程中既有历史遗留的旧矛盾,也面临着新环境带来的问题。

(一)大学生公共意识弱化趋势

隨着公共生活领域的逐步扩大,加之网络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与社会交往呈现出自由开放状态。大学生社会公德认知水平并未随着社会公共生活一并拓展,其滞后性使得各主体的公共交往行为发生冲突,集中体现为社会公德失范。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大学生主体独生子女家庭,个人主义的家庭生活交往方式和思维从私人领域拓展到社会领域,缺乏一定的公共集体意识。他们已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道德思维和行为模式在社会领域中很难将社会公德观念迅速纳入,更难在短时间内将其转化为信条并付诸自觉的道德行为。

大学生公共意识弱化的行为表现多样。生活中,往往因为自我意识较强,在与同学相处时不注重他人的感受,与同学经常产生摩擦;在与老师相处时,感恩意识、回报意识淡薄,在学校和公共场所,我行我素,对公共利益和他人的自由权利不够关注,较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学习上,学习态度不端正,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不把论文抄袭、考试作弊放在眼里。此外,许多大学生集体意识不强,在集体活动中缺乏应有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公共生活中怀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念,当集体利益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二)大学生利己主义行为泛化

在个人本位价值观的驱使下,一些大学生强调个人利益,以自我价值为核心,过于急功近利,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从而淡化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现如今在大学生群体出现的利己主义现象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如“洁洁良”事件,即厦门大学生田佳良公开发表辱华言论,但其自身不仅是一名中共党员,还因表现优秀保送研究生。田佳良自身的言行与她的知识水平完全不符,高知识水平与低道德素质同时出现,这是一种“双重道德人格”的现象。部分大学生群体也存在利己主义价值观泛化现象,利用自己的高智商和高情商,分析和利用现存规则漏洞,通过隐蔽地手段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不光彩目标;他们精通世俗,处事老道,在与老师同学交往时,善于表演,随声附和,对自己有利的就做,对自己无利的就想办法逃脱,一旦发现老师或领导喜欢什么,马上就会依附于他们的喜好,便于留下好的印象得到好处,即使得到好处之后也不会留下痕迹。此种精致利己主义现象违背了社会公德治理的基本要求,完全与集体主义原则背道而驰。

(三)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制度统一体的割裂

在中国,社会主义和中国是统一不可分割的,这是历史必然性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爱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内涵包含了爱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两个本质内涵。社会公德治理是必须要站稳爱国和爱社会主义制度统一的政治底线。

近几年,受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不良影响,特别是香港青年学生暴乱的恶劣影响,在中国校园内出现了将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割裂的教育杂乱,极大地混淆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内涵。此种乱象,本质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七十年取得的成就。

三、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困境的破解思路

破除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实现的藩篱,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实现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治理理念:坚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体化

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公德当然属于社会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核心目标之一在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是否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是社会公德治理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要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所谓大德教育,即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所谓公德教育,即倡导大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生活上诚实友善,学习上踏实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志愿活动,自觉服务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所谓私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在学习中谦虚认真、努力创新、实事求是、完成好学业;树立正确的岗位意识,选择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岗位。实现大德、公德和私德的教育统一,关键在于用公德中道德信仰的形成方式来引领私德,将私德所依托的关爱精神以个体行为的形式扩大到对陌生人也怀有同样关爱的范围,规避私德所造成的公共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3]。

(二)治理主体: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全员协同

《纲要》为大学生公德培育指引了方向,也为在国家领导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方联动的公德治理主体协同机制提供了制度支持和价值引领。

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国家主体,要将公德基础性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当中,帮助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教师职业观,不断引进和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高素质人才,发挥教师践行公德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教学方面,不仅要发挥好思政课对公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还要积极倡导各学科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在各门课程教学中都强调大学生公德意识。在制度管理方面,构建以德为先的教育政绩和教育评价体系,以此完善教师的教育成果评价体系和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让大学生德智体美共同发展。

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学校主体,要为公德治理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形成良好的公德氛围。各项活动遵循大学生特点和规律,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潜移默化地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品德思想教育,净化大学生群体的心灵。着力促进与家庭、社会、学生的互动,建立起协调、平衡、高效的运行机制,从而获得系统效应,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

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社会主体,各类社会组织要为营造良好的公德环境做出努力。各类媒体要弘扬主旋律,宣传普及公德常识,宣传公德先进事迹,适时曝光公德失范行为,展现一个积极向上的公德环境。社会公益组织等社会团体积极与学校对接,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实际参与公德建设。

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家庭主体,家长自身要从家庭的源头抓起,要做好第一任公德培育的老师,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借助亲情的感召力对大学生的公德认知和行为予以正面引导,为大学生进入学校和社会做好准备。大学生本人要在国家、学校、家庭、社会的引领下,发挥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通过强化个人品德修养,提升自身的公德水平。

(三)治理过程:“知、情、意、行”全要素互通

大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知、情、意、行多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具体过程,应包括四个方面,即深化公德认知、培养公德情感、锻造公德意志、践行公德,从而指向持久与稳定的公德品质[4]。

深化认知是培育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感性教育,认识到社会公德践行的重要性。到了大学教育阶段,需要深入挖掘社会公德的深厚内涵,帮助大学生从对社会公德的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

增强情感是培育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动力。通过历史教育、革命教育,用一批批以为人民服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为己任的先锋者和奋斗者的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感染大学生,引导大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发大学生形成善良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现实教育,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责任,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公德的情感支撑。

坚定意志是培育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根本。在社会公德治理实践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多重障碍,要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引导大学生在践行社会公德的过程中主动克服困难,养成践行社会公德的毅力、决心和习惯。

实践养成是培育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主要渠道。培育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行为既要“坐而论”,更要“起而行”。要为大学生提供廣泛参与社会公德实践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和引导大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具体的社会公德实践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和差距,改进自身的行为方式,不断加强和巩固社会公德行为,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

(四)治理实践:创新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

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的出现带来了社会公德治理方式的创新,使得公德信息传播更为高效和精准、公德监督更加全面,效果更加有效。在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治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大数据平台,获取足够多的数据信息对大学生的公德现状进行数据分析和精准判断,提升社会公德治理的时效。

大数据时代社会公德信息可以因时、因地、因人传播,传播内容的可信性、普适性、贴近性有所提升。可以利用好智慧校园、易班等大数据平台,针对大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布高质量的社会公德信息和内容,运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社会公德内容,并与其进行交流互动。追踪大学生留在平台上的数据信息,了解他的思想和行为动向,分析其中的规律性,为有针对性的社会公德治理做准备。

在大数据时代社会公德治理主体可以抓取到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海量信息,并通过数据应用平台进行分析和处理,把握大学生社会公德思想和行为之间相关性和变化规律,对有可能出现的公德失范问题进行预测,以掌握教育先机,进行预防教育,使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萌芽阶段便能予以有效解决。还可以把大学生细分成不同类型的群体和个体,有针对性地根据各类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需求开展个性化社会公德治理活动。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17.

[2]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

[3]魏长领,关浩.公德的成长与私德的规范[J].人民论坛,2018(05):130-131.

[4]刘小兰,邬海明,陈行龙.整合知情意行 提高德育实效[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6):172-175.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大学生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浅谈初中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浅谈新时期初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实现途径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