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备学的“学为主导”课堂中的问题处理

2020-07-08 09:48张旭兰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问题处理

张旭兰

[摘要]“学为主导”课堂,它定位于课堂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的和谐共生,师生相互激活思维,在师生充分交往、对话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交流、启发。师生都是学习者,才能让课堂变成阳光灿烂、灵性生长、创新萌生的舞台。

[关键词]备学;学为主导;问题处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4-0072-0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和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上学习的,他们在自身的成长中对数学课程存在着内在需求与自主建设。基于此,备学的课堂应运而生。备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三种经验,即知识经验、生活经验、思维经验。学生在基于备学的“学为主导”的课堂中所提的问题有时似乎显得有些“杂乱”,教师只有合理利用,才能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复习课时,我设计了如下备学指导题:1.学习了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之后,你有哪些收获?2.生活中哪些情况下需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或表面积?(举三个例子来说明)3.你还想到了哪些需要研究的问题?下面结合这节课的教学,谈谈如何处理学生备学过程中提出的“杂乱”问题,从而使其有序化。

一、定向聚焦:作业批阅围绕“重点”

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毋庸置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课前进行了认真的备学,带来了丰富的备学资源,教师需要认真地批阅,批阅的目的就是能够在课前很好地了解学情:学生都有哪些知识经验?所提问题有没有涉及本课研究内容以外的知识?如果有,以怎样的方式来解决?

1.问题摘录

在本节课的备学作业中,学生的“问题”摘录如下:

(1)一个圆柱,削去一半,剩下物体的表面积该怎样求?体积该怎样求?

(2)如果用一张长31.4厘米、宽25.12厘米的长方形纸卷成圆柱,怎样卷才能使圆柱的表面积大一些?

(3)圆柱有什么特点?(如平行四边形易变)

(4)圆柱的表面积一定比侧面积大吗?

(5)圆柱和一个等底等高的长方体,哪个的表面积比较大?

(6)把一根直径20厘米、高2米的圆柱木材切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2.定向聚焦

在备学作业的批改中,要定向聚焦,围绕重点来进行,有意识地让学生知道备学中哪些问题提得比较有水平,哪些问题超出了本节课研究的范畴,哪些问题还可以再深入,这样便可不断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锁定核心:问题研究围绕“焦点”

1.抓住重点

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因此课堂上不可能解决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如何才能恰当充分地利用学生的问题资源呢?本节课是对“圆柱的表面积”进行复习,因而对于圆锥的问题,教师可以委婉地告诉学生:“关于圆锥的知识,我们下节课会深入学习。”这样可以适当地让学生避免提出本节课以外的问题,围绕重点问题进行研究。

2.锁定核心

备学中学生所提的问题,不可能全部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上解决,可以分三个层可能来逐步化解:首先,教师在批改备学作业时已经跟学生进行了第一次“师生对话”,发现学生自行解决了部分问题。如问题(3)“圆柱有什么特点?”学生能由平面图形中的一些图形特性去思考立体图形是否也有这样一些特性。接着,在课始的“小组交流”环节的“生生对话”中学生又解决了部分问题。如关于问题(4)“圆柱的表面积一定比侧面积大吗?”,小组成员中一定有学生明白圆柱的表面积包括2个底面积加上1个侧面积,所以圆柱的表面积一定比侧面积大。最后,在小组交流中未能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全班进行讨论。如问题(1)“一个圆柱体,削去一半,剩下物体的表面积该怎样求?体积该怎样求?”中的前一问,属于表面积的变式问题,要分两种情况研究,即分“横切”与“纵切”两种情况;后一问不属于本课研究范围的问题。又如问题(5)“圆柱和一个等底等高的长方体,哪个的表面积比较大?”,本题可以这样理解:圆柱的底面是圆,长方体的底面是长方形,在底面积相等的条件下,长方形的周长大于圆的周长,长方体四个侧面的面积,相当于底面长方形的周长乘以高,圆柱的侧面积是底面圆的周长乘以高,所以长方形的侧面积大于圆柱的侧面积。而表面积等于底面积的2倍加侧面积,最终长方体的表面积大于圆柱的表面积。而问题(2)和问题(6)可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深入研究。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活动和探究时间,不要过分干预和限制他们解决问题的行为,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会感到被尊重,进而才敢大胆地尝试、探究、发现和创造。

三、拓展延伸:问题梳理围绕“疑点”

课末的“释疑问难”环节又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此时,教师和学生要对这节课进行高度的梳理和概括,把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建构,并使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

1.拓展延伸

要让学生明白,这节课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为了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在每节课的最后,都会布置下节课的备学作业,并要求学生设计好相应的问题。如本节课中学生在备学作业中提到的一些有关于“体积”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可以放在下一节课的备学作业中。“圆柱体积”的备学作业可设计为:(1)举例说明什么是体积。(2)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探索圆柱体积如何计算,把想法写下来。(3)写出探索过程中的三个发现,提出三个令你困惑的问题。这样在下一节课的课前备学作业中,问题的提出就会相对“精彩”得多。

2.灵动释疑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教学以本来面目,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争论的习惯、合作探究的习惯,为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课前备学的课堂在此基础上会显得更为灵动,因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也对教师取舍问題的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充分体现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便其中可能有无价值的,或是与本节课无关的,甚至是不合理的问题,教师都要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面对生活情景,就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意识。

综上,教师要善于抓住关键的问题,引导学生深人探究,并通过对问题的了解,适当调整教学节奏和授课重难点,在看似杂乱的问题中,渗透“有序”思想。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又能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责编:罗艳)

猜你喜欢
问题处理
分析事业单位办公室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及问题处理
以住宿环节为例探讨教学负责人在培训办班中常见问题的产生和处理
大型建筑中强弱电系统的接地问题处理
浅谈施工阶段建筑工程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