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儿童古筝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0-07-12 11:50汤少芬
大众文艺 2020年17期
关键词:古筝儿童教学

汤少芬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达州 635000)

一、儿童古筝教学研究现状评述

目前,有关儿童古筝教学的教材不多,现有的教材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纯粹性的乐谱类,这类教材是单纯性的乐谱,包括练习曲、乐曲等等,例如张婧编著《少儿古筝乐曲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版)等等,第二类:以简单教学为主,配合相关技术点的练习曲或乐曲作为辅助,这类教材的内容安排方式是目前该研究领域最主要的形式之一,例如宋颐清、黄颖编著《少儿古筝演奏快速入门》(安徽文艺出版社 , 2012年版);王红婷编著《简易少儿古筝教程 专注4-9岁启蒙》(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孙文妍、何宝泉编著《少年儿童古筝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曹蒙蒙编著《幼儿古筝教程》(蓝天出版社,2014年版)等等,第三类:有声教材,这类教程的设计与构想与时俱进,比较符合当代社会人群的思维模式,例如江澹曦、陆晶编著《快乐音乐:轻松学古筝》(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等。

有关儿童古筝教学的理论专著比较少见,相关的研究论文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基于儿童古筝教学进行浅表性的叙述,例如王维莎著《以趣激情,引人入胜:浅谈儿童古筝教学》发表于《群众文化》2003年第3期;王婷、文华娟著《儿童古筝教学方法浅谈》发表于《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9期;崔俊春著《浅谈儿童古筝入门教学方法》发表于《大众文艺》2013年第9期,等等。第二类:以“兴趣”作为准绳单一性地浅析儿童古筝教学,例如张瑾著《谈如何培养儿童古筝学习中的兴趣》发表于《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11期;张倩著《如何激发儿童学习古筝的兴趣》发表于《音乐大管》2013年第17期;方丽平著《论古筝教学中儿童兴趣培养的途径》发表于《音乐大观》2014年第3期,等等。第三类:从“心理”角度入手,结合学琴孩童的心智发展等方面进行交融性探索,例如陈颖著《琴童在古筝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调适》发表于《青春岁月》2014年第6期;陈翠菊著《儿童学习古筝过程中的心理分析与调适》发表于《大舞台》2011年第4期等等。

综上所述,儿童古筝教学受到了大众的普遍重视,然而针对性的阐述儿童古筝教学问题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就从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探析如今儿童古筝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社会现象。

二、儿童的心理特征

儿童心理特征表现为复杂与简单并存的综合体,儿童时期是每个人培养社会价值观念的初始阶段,同时也是对事物进行认知教育的重要环节,教育内容的不同、教育方式的不同,又或是生活环境的不同对于孩子的教育与发展将起着不同的作用。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竞争心理也是他们比较明显的心理特征之一。竞争心理是社会生活实践中客观存在的竞争活动在人们内心世界的反映,俗称“上进心”“好胜心”。[1]儿童时期,孩子对世界充满着好奇,许多新奇、可爱、生动、活泼、鲜亮的事物,极其容易吸引住他们的眼球。儿童的年龄越小,注意的稳定性就相对较差,根据心理学家观察、研究后得出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约在15-30分钟,儿童年龄越小,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越短,年龄越大注意力的集中时间相对延长,大龄儿童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有可能超过30分钟。[2]然而,儿童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要远远超过一般情况,例如,在游戏的条件下,5至6岁孩子注意持续时间可达到96分钟。因此,我们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应该以兴趣为中心,来引导儿童自主学习、自发学习。

三、儿童古筝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儿童古筝教学普遍呈现出业余性、随意性、非系统性等现象,其教学目的各不相同、教学意义也不尽一致。究其源头,商家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优化教学资源,有些甚至连基本的教学条件都无法保证,执教者和受教者也都没有相应的在较为严谨的教学体系下扮演各自应尽的角色。因此,各种乱象,甚至违法行为横行于世,儿童古筝教学也浮现出来许许多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提出这些问题,不仅仅服务于儿童,不仅仅服务于古筝教学,更希望通过一个小小的儿童古筝教学来反映各种社会现象,甚至能起到稳定一个社会的基本运行机制的作用。

(一)教学资源紊乱对儿童古筝教学的影响

良好的环境造就优秀的古筝演奏者,设施齐全的古筝学习场所造就优秀的古筝音乐。完备的古筝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快融入古筝的音乐世界,更好地用古筝表达心中情感。培训机构需要设置固定的环境优美的古筝学习教室,并在教室内配置相应的媒体设备,保证古筝的数量与质量,选择具有现代化特性的教科书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3]然而,许多商家为了牟取暴利,不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为教学质量着想,更别说让他们从学生角度出发,配置先进的教学设备来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有些教师也为了个人利益不会要求学校配备齐全、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设施通常只是一个简单的教室、一台古筝及单一的古筝教材,有些培训学校甚至连固定的古筝教室都没有办法保证,只为学生准备一台简单的古筝。

(二)师资资源对儿童古筝学习的影响

鲜有人能够在乐器上自学成才,古筝是一门有着较强技术性的民族乐器,一个专业的、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执教者对于古筝的学习是至关重要且事半功倍的,不管学习者将来是否准备走古筝专业演奏的道路,都需要一个非常专业、有着丰富教学经验且敬业的古筝执教者,否则将会养成许多难以改正的毛病,为以后古筝的学习埋下祸根。执教者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将来的学习程度。现在许多培训机构里的古筝老师大都是没有教学经验的在校大学生,甚至有些培训学校的古筝老师并非古筝专业,他(她)们通常只接受过区区几年甚至几个月的业余古筝培训。这些执教者自身在古筝演奏方面就存在许多的问题,他(她)们没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素养、严重缺乏古筝演奏的专业技能,更谈不上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学生在他(她)们的教学下会接收许多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技能技巧,在古筝的学习中会走很长的弯路,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古筝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最终可能导致学生对古筝失去兴趣,从而放弃学习古筝这一乐器。由于没有专业的古筝教师,很多学习者在启蒙阶段就没有接受到严格、专业、规范的古筝基础知识,诸多细节都不到位,养成了许多不好的弹奏习惯。另外,因其商业性、功利性,他们往往只考虑自身利益,甚至使用了各种手段,来误导没有分辨能力的学生和家长。这些教师,很大程度上为了利益,极力配合培训学校的要求,片面的追求进度,而不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个性化的教学规划。由于基础没打扎实,越往后学越吃力。尤其是那些只学了几年甚至几个月就来教学的老师,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缺乏一定的音乐基础素养,他们自身的演奏能力受到很大的局限,在教授曲子的时候,他们不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使得学生感受不到古筝音色的优美动听,感受不到古筝的魅力之所在,久而久之,学生对这一乐器的喜爱程度也会大大降低,最终弃学古筝。

(三)教学模式对儿童古筝教学的影响

在儿童古筝教学中,受教者为儿童,毋庸置疑儿童也是教学的核心,儿童的智商、情商、心商、健商、体商都将直接作用于教学本体。即我们熟知,一位优秀的学生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决定因素不仅仅是一位优秀学生是否具备优秀的素质和学习成绩,而是受教者本体是否真正具备良好的智商、情商、心商、健商、体商。

诸如此类的先天条件决定着每位学习古筝的儿童,第一,良好的智商决定了儿童对知识的复杂程度的把握能力,能较好地掌握各种演奏技法,同时也能较好地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度;第二,良好的情商、心商决定了儿童学习演奏和欣赏不同音乐风格的敏锐度,也决定了儿童学习古筝过程中与执教者和家长能够进行良好的交流的能力,从而促进古筝教学的顺利开展;第三,在没有歧视、纯学术的角度下,不得不提到健商和体商的问题对儿童古筝教学的影响,受教者的健商和体商对受教者古筝演奏技巧的熟练把握能力和健康的心智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例如,一名先天条件(手指能力超群)优秀的儿童掌握各种较为复杂的古筝演奏技巧的能力也会较高,虽然先天条件较弱的儿童也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对某演奏技巧的掌握,但是,有可能存在两种风险,第一,在同龄条件下,相对先天条件较好的学生而言,学习成绩可能滞后,也可能因此而放弃古筝学习;第二,可能会受到执教者等多方的压力,从而影响古筝学习,甚至是放弃古筝学习。

好奇心是每个儿童的天性,新鲜事物越是具体,越是新颖,越是对比鲜明,越能引起孩子的关注。单一的教学形式,容易让儿童对于学习产生疲劳情绪,使其对所学事物失去兴趣。新颖丰富的授课形式,更容易抓住学生的眼球。在目前的古筝教学中,大多数的执教者都是采用固化的教学模式,没有结合儿童的智商、情商、心商、健商、体商的个体特征制定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调整,提高儿童的学筝兴趣。

四、结语

教学资源、师资资源、教学模式决定着教学的最终效果,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她)们肩负着古筝这一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体的继承与发展。然而,当代社会儿童古筝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对于儿童古筝教学的探索任重而道远。深入、细致、与时俱进的儿童古筝教学研究对儿童的古筝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猜你喜欢
古筝儿童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留守儿童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六一儿童
第一次弹古筝
教育教学
我爱古筝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