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07-12 13:11高孝浏
海峡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永安市科普队伍

高孝浏

永安市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孝浏

(永安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福建 三明 366000)

该文结合永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推进情况,分析青少年科技教育在认识、队伍、经费、发展平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加强宣传引导、完善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活动覆盖面、整合科普资源等方面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发展。

青少年 科技教育 永安市

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事关国家未来发展,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提高青少年学习实践能力,为国家发展储备科技人才。近几年来,永安市积极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取得了一定实效,但在认识、队伍、经费、发展平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青少年科技教育怎样全面、高效地推进,才能为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需要进一步的研讨。

1 永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

1.1 打造品牌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自2015年起,永安市科协、教育局和科技局每年联合举办永安市青少年科技大赛,参赛人数从刚开始全市仅有9支队伍共18名选手,到2019年全市共有129支队伍、473名选手参加。经过多年的大力推动,青少年科技竞赛已成为了永安市一大品牌活动,为青少年科技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此外,每年都会开展以青少年为受众的科普活动,各学校定期开展校园科技节活动,科协每年举办1期科普夏令营。通过参加一次次活动,让青少年能够切身体会到科学的乐趣。

1.2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水平

为提升永安市青少年科技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永安市科协每年组织科技教师外出观摩和培训。2019年,共组织19人参加福建省青少年机器人辅导教师培训班,6人参加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指导教师培训班,13人观摩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4人观摩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展映展评活动等。

1.3 推进基地建设,夯实基础设施

科普场馆是青少年参加校外科技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截至2019年,永安市共建有25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其中省级示范工作室6个;11个科普教育基地,其中国家级基地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51个“科普中国e站”,其中省级示范e站5个。

1.4 健全组织架构,提高服务能力

永安市先后成立永安市青少年科教协会、机器人科教协会,围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持续推动活动开展,为永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提供组织保障。在协会的带动下,各学校根据自身优势资源以及科技辅导员自身专长,组建了以三中、一中、西小、实小、巴小为基地的科教活动小组,这些活动小组依托学校资源开展青少年创客编程、机器人竞赛、人工智能设计制作、机器人创意制作等活动,同时,通过组织各校教学教研等活动,让更多的老师成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授课教师和研究者。

2 永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较为薄弱

受我国教育体制影响,大部分家长还只看重应试课程,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总体认识还是比较薄弱,很多家长还是认为让孩子参加科技教育活动就是去玩,很多家长宁愿花大价钱去报各种培训班,也不同意孩子参与青少年科技教育项目,很大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发展。此外,部分学校没有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认为只要抓好应试科目成绩就可以,对青少年其他方面的发展重视不够。除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办学宗旨外的学校,对科技教育活动很少进行组织开展。部分学校对各部门开展的各类科技教育活动配合不积极,态度敷衍,直接导致活动效果不显著。

2.2 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因学校教师数量有限,大部分学校不能为青少年科技教育配置全职科技辅导员,科技辅导员普遍是由各学校计算机、物理等工科类学科教师兼任的。由于教师自身教学任务繁重,放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上的精力就有限。此外,受教师专业知识的限制,学校又没有组织参加专业的培训,导致科技辅导员对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兴趣和教学能力普遍不高。科技辅导员队伍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现阶段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要求。

2.3 活动经费无保障

现阶段,青少年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市财政,受制于现有资源的配置情况,几乎没有一所学校专门设置青少年科技教育经费,难以保障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发展。由于缺乏经费,导致相应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场所、人员、设备器材等基础设施得不到配置,影响着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向前推动。此外,经费的缺乏,使现有青少年科普场所(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校园e站等)难以及时更换新器材,科普场所应有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2.4 城乡发展不够平衡

因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均衡,青少年科技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更加明显。近年来,永安市积极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受人力、财力等因素影响,主要以城区青少年科技教育为主。截止目前,永安市科协共建设了7家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仅有洪田镇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一家为乡镇工作室,且工作室的设施、活动开展情况都与城区存在较大差距。在每年组织参与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技比赛的队伍中,来自乡村学校的队伍极少。2019年,在第三十五届三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永安市共上报了50个项目,全部来自城区学校。在2019年三明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永安市共组织44个队伍参加,没有一支队伍来自乡村学校。

3 推进永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对策

3.1 加强宣传引导

公众缺乏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正确认知,主要源于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各单位在推进科技教育时,要充分运用微博、微博、公众号等公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小视频制作、科普表演等形式,报道推广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尤其是有特色的、典型的活动要重点报道,通过广泛的宣传,提高人们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了解,支持青少年参与科技教育活动。争取教育局将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办学、教学评估的指标之一,建立完善考核体系,对大力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并取得良好成绩的学校给予表彰,鼓励学校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

3.2 完善队伍建设

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必不可少。要制定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评价指标,争取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方面向科技辅导员倾斜,调动教师加入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积极性。吸收退休教师、科技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等优秀人才加入科技辅导员队伍,拓宽科技辅导员的来源渠道。各学校和有关部门要经常开展科技辅导员培训,积极组织科技辅导员外出学习、交流经验,不断提升科技辅导员的综合能力。

3.3 加大资金投入

只有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才能保障青少年科技教育良好运转。市科协和教育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积极争取市财政设置青少年科技教育科目经费,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开展提供有力支撑。青少年科技教育需要长期的连续投入,仅仅依靠市财政的支持,将无法深入、高效的推进,还要积极拓展资金渠道,积极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和赞助,大力支持青少年科技教育,建议成立永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金会。

3.4 扩大活动覆盖面

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要不断拓宽辐射面,尤其是基础薄弱的乡村,要先从基础的、难度低的、投入较小的项目开始推动,如航模、车模项目,由点到面地扩展科技教育活动,使更多乡村、非重点校的青少年可以参加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让青少年能够亲身感受科技、体验科学探索的魅力。在青少年科普设施建设时,要向乡村倾斜,支持乡村青少年参与科技比赛和活动,拓宽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受众面,从而逐渐缩小城乡差异。

3.5 整合优质资源

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推进进程中,要不断整合社会团体、大专院校、企事业等单位的优质科普资源,进一步发挥校外活动中心、博物馆、科普基地、科普中国e站、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等场所和平台的优势,将各类优质资源汇总共享,积极打造科技教育共享平台。

[1] 王丽娜,李晓晗,赵爽.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培训问题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7(9):97-98.

[2] 杨孟刚.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的作用[J].科技风,2019(8):11.

G775

A

1673-8683(2020)01-0074-03

猜你喜欢
永安市科普队伍
科普达人养成记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科普漫画
解析毛竹刚竹毒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林改后天然林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富和福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