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疫情催生的在线教育高潮

2020-07-14 09:57李伟杰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堂教育教学

李伟杰

疫情催生在线教育高潮,给未来在线教育与常规课堂教育融合提供了机遇。不少老师在他们的朋友圈里发出云课堂的实景照片,乐此不疲地担当起“教育主播”的新角色,对“云上生活”赞誉之情不绝于口,有人甚至发出“在线教学比课堂面授效果更优”的评判,事实果真如此?

笔者以为,答案不应该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简单结论,最合乎现实的结果可能会是一个互补共生的全新关系,这将主导未来教育的终极走势。

近十几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现代化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真正意义上形成在线教育高潮的,却是这次疫情之下的“封城”之举。宅在家中无法出行的师生被迫采取“停课不停学”的方式,遂使网络在线教育大行其事,各路平台英豪逐鹿中原,在大张公益助学义旗的同时,也开始了富有远见的争夺师生资源的大战。这既是偶然的危机中的机遇,也是或然的应激反应的妙手,更是必然的教育自身发展的趋势。

当今,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化教育已成不可阻遏的潮流,这些年来,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遗余力地布局下,从城市到乡村的现代化教育水准,较之从前有了飞速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及运行速度的提升,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运而生,都为多种形式的“云课堂”“实景课堂”在线教学提供了可能,这些都使得教育从形式到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其一,加速了知識更新的速度,改变了教育少慢差费的现状。与互联网+时代同时到来的搜索引擎、知识付费平台,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原有的知识体系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显示出超乎人的极限的库容,学生在掌握相关体系、原则、规律等之后,并没有太大必要去死记硬背,很多东西都可以随时查找。另一方面,很多过时的无用的或被证伪的内容,可以随时被更替、扬弃,而又有更多新的被确证的知识内容在平台上动态化生成,不断更新完善既有的知识体系,有效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将不可逆地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向,即从单纯的知识积累转向以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为特征的核心素养的提升。

其二,弥补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缺陷,重构新的绿色教育生态。在线教育形态下可以实现远程无障碍的互联共通,不仅可以共享平台上的所有物化资源和平台提供的工具服务,还可以通过云课堂共享师资资源。过去所谓的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可以通过这样的联合方式,极大地改善教学质量,提升教育综合服务能力,带动其原有教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并提振他们的信心,从而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先进学校的差距,达致教育真正的均衡化。目前,很多城市重点学校与偏僻乡镇学校的结对帮扶,就是以这样一种远程同步的交互式课堂实现的。

其三,催生多种多样的全新教育形态,克服了原有教育方式的时空限制。在这次疫情来袭的日子里,除了“云课堂”之外,“云讲座”“云研讨”“云备课”“云考试”“云阅卷”“云班会”等多种线上教育活动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以“云研讨”会议为例,过去一般市州级学科研讨活动,有个百八十人参加就算比较大规模的会议了,而现在一次云研讨活动在线人数少则四五百人,还避免了集中群体活动可能造成的诸多问题,更不用说经费几乎为零,节约了大量开支,老师们线上踊跃发言,发言人次达数十人之多,效果超过原来的现场活动。云研讨经录播程序保存,还可以方便因时间冲突未能参会的老师们会后观看。再比如一些学校组织的“云班会”,邀请家长参加,使家校联谊成为更实际的可能,受到普遍欢迎。

其四,技术环节的改善不仅提升效率,还提供了更多的虚拟学习空间。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移动5G、区块链、AR/VR/MR等新技术支持也让新的教育形式层出不穷,例如交互式备课、考试阅卷、作业批改等的网上实施,实景课堂背景下的现场互动、沉浸式学习情境设置、在线学习行为评价分析、个性化教案学案的精准设计对接辅导等都已成为现实。过去的外语口语教学是一大难点,如今在线虚拟一对一口语辅导成为常态,学生人机对话可以瞬间了解自己的差距和进步程度;外语写作教学也有了光速发展,作业批改网可以就学生主题作文从语法到语言习惯提出修改意见,直至完善;母语作文及主观题批改也接近成为现实,人工智能背景下对主题、语法、情感、结构、风格等都可设定上中下品,并对较为个性化的存在保持一定的宽容度。在大型考试的网上阅卷过程中,纯人工阅卷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小,直至最终仅成为抽查审核者,极大地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以上是在线教育无可替代的巨大优越性,这将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得到更大的强化,是任何人都无法阻遏的历史潮流。

但是,在线教育并不能完全取代常规课堂教学。目前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在线教育活动毕竟缺乏人与人面对面相处的真实场景,隔着机器对话毕竟有一种冰冷的隔膜感,高效的背后隐藏着不可知的封闭和冷漠。这使在线教育注定只能成为一种有益的补充,而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育。青年学生如果长期脱离群体活动,只参与网络对话形式的教学流程,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及性格养成,使学生难以形成真正的团队合作意识,逐步蜕变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甚或产生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不仅难以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就连最基本的为人处世教育都会成为问题。

其二,在线教育多借助于电子产品来实施完成,这对学生视力有着或多或少的伤害作用,控制使用时间就成为必然。当下,很多学生在常规课堂上的用眼都超出了正常范围,需进行一定程度的矫正,更不用说无节制使用电子产品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高中学生视力不良率已达到70%以上,值得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所以,无论在线教育有多么先进,都只能是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使用的辅助手段。

其三,在线教育的即时反馈与有效评价目前来说效果还不够理想,一些教师囿于原有面授课堂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定式,较少设计出以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案例。因而,教师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沉溺于自身的“主播”状态,较少关注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也没有充分给予每个学生个体表达交流的机会,双向互动流于形式,全看教师兴之所至的随机检查,反馈不及时不充分,更不具备全覆盖的代表性,也就谈不上教学评价的精准,更不具备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跟踪指导的针对性。因而,如何在教育评价方面开发出配套产品,也是在线教育需要继续开发的方向。

其四,在线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体现专业化水准。疫情下的在线教育更多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教师缺乏在线教育的心理准备和知识技术储备,仓促上阵的结果仅是将“云课堂”变成简单的网上面授直播,最多加上了一些PPT多媒体展示和视频播放微课教学而已,很多技术手段运用还停留在较原始的初级形式,课程安排上与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并无太多实质性区别,不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其自主探究意识和合作互促精神,对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并无太大帮助。甚至,在时间安排及有效利用方面,也未突出网络在线学习的特点,战线拉得过长,师生俱感疲惫不堪。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未来疫情结束之后,在线教育一定会因时而化,因地制宜地生成因人而异的精品课案,成为常规课堂必不可少的有益补充。教育部正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网上教学优秀典型案例,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在线教育的真正成熟将会在不太久的明天。

责任编辑/杨万军

猜你喜欢
课堂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美在课堂花开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