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分析

2020-07-18 14:54李秀花
读写算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传统教学

李秀花

摘 要随着各国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各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而这样的频繁文化交流也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日益受到了世界的关注。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影响力不断扩大,世界上正在兴起一股中国国学热,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想要来到中国学习传统的中华文化。然而,外国学者发现想要真正地学好汉语就必须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文就从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入手进行探讨,以此提高中学生的个体素质。

关键词中华文化;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R814.41,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7-0025-01

中华的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的精神力量来源,是中华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必要基础。传统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知识之魂。在新课标的语文教学之下,教师应当承担起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责任,对于中华的炎黄子孙而言,应该始终保持高远的目光、积极开放的心态,以这样的方式来面对中华的传统优秀文化和外来的优秀文化。而在中学语文的教育上,学生往往表现为文言文、古诗文阅读能力较差。教师更加注重于知识的传授与文章选段的背诵,反而忽略了情感的熏陶和文段的理解与感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关注的力度不够,并没有将传统的优秀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甚至传统文化的发扬被阻隔。所以对于怎样继承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中学时期是学生接受和发展知识的最好时刻,通过长期以来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会表现出社会性和动荡性两个方面。而在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正是开始拥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刻。由于他们年纪尚小,心智还不成熟,因此,在这个年龄段,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在这样的一个时期中,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的熏陶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带领着学生在學习古典文化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基本素养。

(二)对古诗文内含的鉴赏意义

高中语文教学更多的其实是在于实践的教学,需要让学生能够自我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并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和感受。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应该着重于引导学生进行古文的鉴赏,并且通过介绍来了解文章选段中的内涵。比如儒释道文化的讲解,在对这三者之间进行讲解的时候,要带领学生注意区分其中的区别与联系。要讲清楚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家之间的根源和传承,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结合相关的电影、名著、音频、视频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具体直观的讲解,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教学过程中了解到儒释道三家的文化。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解“言”析字。刘勰在《文心雕龙》一文中曾经指出,“字”在文章的构成中的意义,其音形在文章的结构中起着相对应的作用和意义。在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方式来渗透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古代的汉语发展历程中,汉字的衍生过程就是由音和形所构成的,文言文由于自身书面语言系统的特殊性质,属于古汉语体系,所以在对于古代文言文和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字的由来进行解说,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字是如何来的,从何处而来,通过字来了解文言文,通过字来传承古典的中国文化。汉字的最初由来是从人类自身出发的,因此汉字的造型是有一定的根据和来源的,比如说,保护的“保”,就是取自于妇女抱幼子之形,企求的“企”则是取自于人踮起脚尖直立的向上渴望的形态,跟从的“从”也是仿照两个人并列行走而衍生出来的。学生在了解和思索了汉字的由来之后,在对于古代的文言文和古诗词的理解上就会更加通透和清晰。

(二)因“声”求“气”。汉字声调的起承转合都是为了使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有韵律感,更加美好,因此,在对学生教学文言文和古诗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代的诗人作家是如何进行朗读的,他们不是向现代人一样平音阅读,而是在古诗文的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音律的设计,平仄之声,宫商角徽羽的音调设计,都是为了使文章在读起来的时候更加有音律感,更加朗朗上口。但是,很多时候为了使文章或者是诗词读起来更加有音律感,诗人就会对文章进行倒装,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觉得文章读得不通顺的原因了。在对于文化的背景有所了解了之后,学生就会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有更深的体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文章的背诵和默写是重点,更重要的就是教师对文章中作者所需要表达的情感对学生表达得淋漓尽致。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由于世界经济技术的发展,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增加。本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够使学生对中华传统的古诗文拥有更深刻的感悟,培养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树立起自己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吴碧芬.论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学底蕴的塑造[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8(08).

[2]陈佳欣.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文学教育(中),2011(09).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传统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少年力斗传统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