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的学前教育专业“校-园”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20-08-06 15:00吴叶君
卷宗 2020年15期
关键词:合作教学教学质量信息化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时代的变革,对学前教育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前教育需顺应时代的发展,抓住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更新教育方式与方法,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形式,坚持需求导向、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高校与幼儿园合作的教学模式,形成产教研一体化,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質水平,同时提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质量,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校-园”合作教学;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1.安徽省省级课题“学前教育实训中心”(项目编号:2018sxzx09);

2.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院级课题“地方高职院校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路径设计”(项目编号:2018jyxm08)。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各行各业在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教育行业也需顺应时代的变化,寻求最佳发展模式。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要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以致用、学以实用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教学形式已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书本知识,而呈现出向动态化、形象化、视觉化发展的趋势,利用各种网络技术对其内容进行多媒体化、网络化来提高教学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推进我国教育事业信息化的发展,实现学前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除了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外,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对于如何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过程中,对学生来说知之甚少。在此情况下,学校和幼儿园、托幼机构势必要紧密合作,努力探索互惠共赢的合作模式,共同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至关重要。

1 开展“校-园”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关于如何在信息化时代下制定出切实可行、合理高效的学前教育专业“校-园”合作教学模式,满足社会对学前专业的质量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大力加强“校-园”合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课堂中所学与幼儿园实践应用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践,加深对知识的内化于运用,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校-园”合作是学校与幼儿园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学校与幼儿园开启深度合作,共建专业,共享资源,互惠共赢。 “校-园”合作的意义是双向的,即不仅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对幼儿园的发展来说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幼儿园的园长、优秀的一线的幼儿园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扎实的幼儿园活动的组织实践能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学科知识积累,擅长理论研究,能够站在理论高度提出学前教育的诸多问题并进行深刻反思,这就为“校-园”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高职学校为加快本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必须注重与就业方向一致的幼儿园之间进行教学合作,发展新的教学模式,为幼儿园有针对性地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强化学生职业综合素质。高职院校与幼儿园的合作教学模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形式,“校-园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并能够与就业市场无缝衔接。

2 信息化“校-园”合作教学模式探究

1)以幼教岗位为导向,“线上线下”优化课程体系。以幼教岗位为导向,即高校需根据幼儿园等托幼机构的岗位要求来适当优化调整课程体系,切实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双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线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中,对幼儿是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且能够合理安排幼儿每天的一日活动,对于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组织能力的要求更是格外注重。对于“线下”高校课程内容的设置时,关于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可在“校-园”合作教学模式中探索出幼儿教师的实践部分课程与高校教师的理论课程相结合,高校教师可以在校园内进行“线下讲授”,同时可聘请资深的幼儿园教师进行相应的实践指导作为高校教师课程“线上”的补充。线上课程时间上更为灵活,教师可以开展“线上答疑”环节,满足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需求。

2)教师岗位互换——合作教学,资源共享。据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任职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基本上是研究生学历,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学术研究各种,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然而实践经验不足,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讲授中难以结合实际经验,导致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深入理解。因此,通过“校-园”合作,实施教师岗位互换合作教学,让高校学前专业的理论课教师每周安排适量课时去幼儿园观摩幼儿园日常的各类活动或亲身从事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切实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选取幼儿园的资深优秀幼儿教师、园长到高校学前专业去任教,可从事实践较强的课程,使得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也能进一步提升,互利共赢。高校与幼儿园教学资源共享体系建设需要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共同完善高校和幼儿园的教学资源,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可以共同研发实践教学课程,满足教学需求。

3)连线教学,实训共享。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各个专业大多建设了相关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学前教育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专业,对技能要求较多,很多高校建设了诸如舞蹈实训室、钢琴实训室、声乐实训室、美术手工实训室、游戏情境模拟实训室等。而幼儿园是学前专业学生最好的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可以真实接触到幼儿,观摩多媒体化的课件设置,感受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的组织。高校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现场连线幼儿园,进行实时观看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方便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相关活动。因此,通过“校-园”合作教学的模式,资源共享,让幼儿园作为高校学前专业学生的见习、实习实训基地,促进学生对专业工作的适应。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亦可借助高校设备齐全的专业实训室,锻炼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合作双赢。

4)构建信息化“理论加实践”的评价体系。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评价,还需要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校-园”合作教学模式可通过高校和幼儿园对学生进行共同评价,了解培养的学生能否满足幼儿园的需要,能否胜任幼儿园的工作,既可以明确幼儿园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从而促进高校修正学生的培养方向。形成信息化评价机制,以便于更加灵活、便捷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构建“理论加实践”的评价体系将更好地保障教学的水平,促进学前教育质量和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3 总结与展望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也是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随着教育与信息化的不断融合,优质的资源可以实现“开放”与“共享”。基于信息化时代下的学前教育专业“校-园”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可以更好的实现高校与幼儿园二者间的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深度融合、互惠互赢。只有紧随时代,开展高效深入的“校-园”合作教学模式,才能实现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桂英.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科学,2012(03).

[2]张楠.浅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合作[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7).

[3]张建华,张阳,宋丽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1(20).

作者简介

吴叶君(1992-),女,汉族,安徽,助教,研究生,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猜你喜欢
合作教学教学质量信息化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初探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