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情感:教师成长的内驱力

2020-08-06 15:00王雪佩宋洋
卷宗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教师成长

王雪佩 宋洋

摘 要:职业情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自己的职业产生的各种主观体验,是教师成长的内驱力。职业情感通过唤醒教师自觉成长意识、促进教师心理健全发展和提高教师生命境界等影响教师个体的发展。涵养教师职业情感可以从教师本体和外部保障两大角度入手,增强教师职业情感,促进自我成长。

关键词:职业情感;教师成长;价值作用;涵养途径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提出“好之”“乐之”的内在态度情感有利人的学习成长。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从情感这一角度来看,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动机内驱力和情绪是引起认知行为的因素”[2],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情感是影响学业的变量之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教师有强烈的情感体验,有积极和消极的情感因子,“如果工作没有给你们乐趣,那就离开学校,在生活中正确地判断自己,找一个心爱的职业。否则,工作时期你们将会感到痛苦。”[3]1993年,我国学者朱小蔓教授出版了《情感教育论纲》,认为情感教育“是作为教育意识、教育思想渗透于诸育之中,发挥粘合剂的作用,使原有分割的诸育实现功能性的统一。”[4]首次从教育学角度专门探讨人的情感发展问题,突出教师人的属性,强调了对教师的尊重。纵览古今中外的学者的观点,我们发现教师的职业情感影响着教师从教的积极性,是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本文对教师职业情感进行分析研究,追寻其价值意义,探索如何涵养教师职业情感品质,促进教师自觉成长。

1 教师职业情感界定

1.1 教师职业情感的内涵

情感一词本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主观体验。根据主体需求的满足与否,这种体验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的情感。根据《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职业伦理学卷》,把职业情感界定为“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心境状况。”[5]心境状况归根结底也是一种情感的起伏。参照心理学的解释,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教师职业情感: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自己的职业产生的各种主观体验。这种体验因具体的教学情景不同,自然会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积极的职业情感,如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教师的道德感,教师的责任感,教师的使命感等。目前学者对教师职业情感内涵的研究,多集中在外在的、宏观的感受,对教师成长中的微观的,内在自然的情感探索较少。本文在这一点上力求有所突破。

1.2 教师职业情感的特征

教师职业情感既有情感的一般共性特征,也具有其独特的要求。

1.2.1 以爱为本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归属和爱是人的基本需要,而爱就是一种情感。从事业一门职业的初衷应是喜欢与爱。“真正的永不消失的教学热情必须建立在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上”[6]教师职业情感当以爱为本,热爱教学工作,热爱学生,热爱知识,热爱同事,对教育事业满腔的热爱正是督促教师成长的动力。爱是最基本的职业情感,后续发展起来的情感都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当一种教书育人与教师人生乐趣联系起来的时候,那么教师这一职业已然超越了它的固有属性,成为寻求人生幸福的载体。

1.2.2 丰富多样

“真正的教育者向来都是情感丰富的人”[7]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他对欢乐,对忧愁,对令人担心的事,都有着深刻的内心体验”[8],这种体验直接丰富了职业情感的内涵。不仅包括宏观的情感,如对教育的爱,对学生负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对教育事业初心不改,敢当使命,安贫乐教,默默奉献等外显性情感。同时也包括诸多教师成长中的微观的,内在自然的情感。如内在坚定的意志力,为完成自己的目标,以强大的意志力忍受磨难,克服险阻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还包括教师的自律、自我监控、自我更新等内显性的职业情感。职业情感愈是丰富,愈能促进教师自我的成长。

1.2.3 持续稳定

教师对教育事业应有稳定而又持久的热情,对教育事业执着痴迷。从事教育事业几十年,外部环境几经转变,如若教师对教育事业缺乏忠诚的情感、坚贞的意志,那么必定心襟动摇,淡化了对教师与事业的热爱,从而不思进取。一名有上进之心的教师,会及时调整心态,面对人生中面临的挫折困境,时刻保持着积极向上的职业情感。

2 职业情感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黑格尔认为:“没有激情,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不曾完成,也不能完成。”[9]教师职业情感在促进教师个体全面发展,塑造更专业的自我方面有重要作用。

2.1 职业情感唤醒教师自觉成长意识

教师作为成长的主体,其关键是在自主性和自觉性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长久以来对教师的培养倾向于以外部推动替代了教师自身的内生意愿,极大限制了教师的成长,唤醒教师的自觉成长意识,教师愿意且主动成长是当务之急。职业情感包含了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的自我意识方面的内容,如自我效能感、自我反思、自我监督等领域。这些职业情感促使教师有意识的反思、规划、激励自己。在自我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就产生了成长的自觉意识,教师的主体性得到回归。

2.2 职业情感促进教师心理健全發展

教师是教学任务繁重且容易倦怠的职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对压力、困境,易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拥有持久强烈的教师职业情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心理结构健康,消减焦躁、抑郁、沮丧等消极情绪。有强烈职业情感的教师往往充满干劲、心情愉快地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及时调整自己消极的心态,保持昂扬的激情,更好地迎接教学工作。

2.3 职业情感提高教师生命境界

宗白华在《美学与艺术》中写道:“人生的真实内容是永远的奋斗,是为了超越个人生命的价值。”职业情感是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因,促使教师思考从事职业的价值和生命的境界。在长久的实践活动中,教师须认识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延伸,是自己诗意的栖息在这凡世间的载体。职业情感中的事业感、责任感和神圣感使得教师超越名缰利锁的物质世界,从社会中被动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也是在育己。自我反思,自我塑造,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追求更高的事业高度和人生价值。在点燃他人探索知识火焰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的生命轨迹,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

3 涵养教师职业情感的途径

3.1 教师本体的角度

3.1.1 完善观念系统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10],它包括了教师的信念、理念、价值观等内容。教师对教师职业如何看待,就会形成不同的观念,进而影响教师的成长。

所以,要涵养教师职业情感,就需要改变教师对教育、教师职业的思想认识,完善教师的观念系统。

首先是教师应清晰把握教师的使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面对的是有鲜活生命的人,这注定教师不是一个普通的职业。教师不仅只是传授知识,还担负着每个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师应深刻理解教师与众不同的使命,认识到教师职业是神圣的,值得敬畏的。这种敬畏促使教师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关爱学生,形成师爱和责任感等情感。

其次应正确对待教师工作的物质待遇。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社会却赋予教师诸多的期待,诸如“春蚕”“蜡炬”“灵魂的工程师”等。教师应该客观评价自己的职业和工作,用这些期待时刻警醒自己,平和心态,甘于奉献,问心无愧。只有对教育和教师职业有正确的观念,才可以形成积极的职业情感,促进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3.1.2 优化人格品质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11],是教师个性和独特气质的体现。研究表明[12],卓越教师都具有鲜明的人格特征,如乐观踏实、谦逊好学,勇于挑战,甘于奉献,乐观豁达等。教师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地方之处在于:良好的性情修养和道德情操是从事教师行业的基本要求。

优化人格品质,首先要锻造教师性情。教师能够积极向上、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除了受自身观念影响,也和教师自身的性情修养分不开。乐观开朗的教师在面对教学中的困境总能坦然面对,不会整天哀哀怨怨,及时调整心态,勇敢面对挑战。教师应该有意识的锻造自己的性情,时刻提醒自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

其次,提升教师道德修养。道德修养直接反映出了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有必要加强道德修养,做到“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严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不仅是对自己德行的锤炼,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也是丰富了教师职业情感的内涵,加深了教师对工作的情感。

最后,提高教师文化底蕴。教师的文化底蕴,指教师在知识积累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教师展现出来的行为举止等方面的总和。文化底蕴的积淀,需要教师熟读经典教育著作,潜心研究思考。假以时日,教师日积月累的探索和研究就会融进教师气质,并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展现出来,增添教师的人格魅力。

3.2 外部保障的角度

3.2.1 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人具有社会属性,受环境的影响。对情感的产生自古有“触景生情”之说,强调了外界环境对人情感的影响之大。教学环境是指学校里与教学相关的所有因素,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营造轻松愉悦、公平公正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教师职业情感的涵养。

首先,教师最先接触的环境是校园里实实在在的景色。一花一草一桌一椅虽然是静默无言的,却沾染着四季的情意,一花一叶皆有情,感染着教师的情绪。其次,营造良好的同事关系。教师日常接触最多的除了学生,就是同事了。同事不是单指一个人,它其实是一个教师集体。集体中各个个体之间,会因资源、利益、行事方式等的差异而产生冲突,致使同事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紧张、压抑、敌对的状态,甚至整个教师集体分裂为若干小团体。这种不和谐的关系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同事之间应倡导开放、共享、合作的关系,交流思想,共同进步。营造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教师才会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教师们才会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学习、成长。

3.2.2 完善教师成长机制

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教师有自主成长的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为教师提供成长的平台和机会,有一套完备的教师成长机制,教师职业情感才会稳定持久。教师从新手到熟手的过程,不仅靠自己的摸索,更需要有计划的培养。学校开阔思路,借鉴优秀教师成长经验,为教师成长提供更多平台。

职业情感是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对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涵养教师情感,使教师拥有强烈的职业情感,才能促使自身的成长,勇攀教育事业的高峰,从而大力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安德森等编著,蒋小平等译.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3][7][8]朱永新编.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4]魏英敏.中国伦理學百科全书·职业伦理学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第斯多惠著,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8]朱永新编.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31

[9][苏]休漠著,曾晓平译.道德原则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李定仁,赵昌木.教师及其成长研究:回顾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06).

[11][12]周春良.卓越教师的个性特征与成长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王雪佩(1990-),女,汉,河南商丘人,讲师,硕士,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文化教育。

宋洋(1991-),男,汉,河南漯河人,讲师,硕士,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文化教育。

猜你喜欢
教师成长
课堂的点滴,用心呵护
试论微课在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以工作室为载体引领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