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篇性揭秘的语文教学目标确定

2020-08-07 15:18汲安庆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芙蓉矛盾诗歌

汲安庆

第三届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大理大学的高思远同学借《涉江采芙蓉》微课教学设计顺利通过选拔,晋级决赛。

她大体是以“思”为课眼,以潜隐的三个矛盾(“不知欲遗谁,何必涉江采?”“环顾而凝望,真的是单方面?”“明知漫浩浩,何不早还乡?”)为课脉来经纬教学的。

对这首诗的教学目标,她定位如下:

1. 感悟诗歌核心意象,多角度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

2. 了解悬想手法、多角度交错叙写、虚实相生等表现技巧(教学重点);

3. 就诗歌情感表达内涵,实现我国古代爱情诗的打通。

三条目标的定位,有什么特点呢?

是的,聚焦了文本的篇性,也就是文本中体现的作者言语表现上的独特智慧和个性。

大凡经典之作,都有属我的篇性。从苏格拉底要求在细节的描绘中“现出生命”“表现出心灵状态”,到黑格尔、恩格斯强调典型塑造中的“这一个”,再到王国维突出的“大诗人之秘妙”,鲁迅关注的文中“极要紧,极精彩处”,优秀的作家创作时无不在追求:让作品燃烧着自我灵魂的火焰,彻底照亮读者审美的心灵。

作为语文教师,引领学生关注文本篇性的开掘,不仅是顺应创作的应然规律,更是呼应阅读教学的本质需求:要关注认知、情感、技能三大领域的目标,还要注意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全面渗透,以及教育目标、单元教学目标的忠实贯彻。如果不找到教学的着力点,再好的目标构想都会化为泡影。缘于此,孙绍振先生呼吁:“文本解读不应着眼于一望而知的表层的意象群落,而应着力于中层的情志脉以及更为深层的形式规范。”他说的“深层的形式规范”,正是指文本的篇性。

从言语表现与存在的角度说,着眼于篇性揭示,可以更好地化知成智,涵养言语情性与人格,使语文学习更好地从占有式学习走向存在式学习。台湾学者贾馥茗认为,创造是人类利用思考能力,经过探索的历程,借着敏感、流畅与变通的特质,做出新颖独特的表现。篇性审美不仅是独具慧眼的发现,更是为师生言语生命的绽放蓄势,进而可以更好地走向言语创造,确证自我精神生命的存在。

思远同学抓住文本潜隐的三个矛盾展开教学,不仅可以深度感悟抒情主人公欣悦、失落、期盼、忧伤的复杂思绪,而且可以一窥东汉末年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使得政局极为黑暗、动荡,人民流离失所,夫妇、家庭分崩离析,长期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的时代面影。

更为重要的是,教者沿三大矛盾还顺势开掘了文本“同思—同望—同心”这一内隐的情脉,并将悬想手法、互文之望、虚实相生等篇性也自然而然地开掘出来了,的确起到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效果。虽然上述篇性的审美开掘在目标中体现得还不是很充分,动作技能目标也有些弱化,但是顺应文本个性确立教学目标的意识已经跃然纸上,并在教学中得以不折不扣地贯彻了。

这种着眼文本篇性开掘的目标定位,比之浮泛的“初步掌握《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品味诗歌自然质朴的语言风格”,不知要精妙多少倍!

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辨识、捕捉文本的篇性呢?

从思远同学的教学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聚焦文本的矛盾处。从形态上看,矛盾有隐在矛盾和显在矛盾之分。从主体角度看,有自我与社会的矛盾、自我与自然的矛盾、自我与他人的矛盾、自我与自我的矛盾之分。从意识角度看,又可区分为有意识矛盾与无意识矛盾。抓住矛盾这个节点,篇性审美、人物内心密码的解读往往能势如破竹。本则教学案例聚焦抒情主人公行动与理智的矛盾,还有明知前途渺茫,想回乡又不敢回乡,依然痛苦憧憬和坚守的内心矛盾,像几尊精妙的微雕艺术,将个体的人格扭曲,巨大忧伤活生生地表现了出来。矛盾心理的微雕艺术,在《小石潭记》《赤壁怀古》等很多文本中均有生动、深刻的体现,如明明有亲朋同游,柳宗元偏偏说“寂寥无人”;赤壁之战时,小乔嫁人快十年,苏轼偏偏说“初嫁”。

二是凸显文本的浓墨处。浓墨处常常是文本篇性的枢纽,如《背影》中父亲攀爬月台的描写,《阿长与〈山海经〉》中关于两次“神力”的描写。《涉江采芙蓉》的浓墨处便是对思念之情的渲染——三重矛盾是在渲染,采、思、望、忧伤这些动词是在渲染,互文之望、互文之思是在渲染,个体忧伤、群体忧伤的隐性和弦更是在渲染,思远同学目标1中说“多角度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或缘于此,只是教学中照应得还不是很酣畅。

三是关注文本的淡墨处。淡墨不一定是边缘笔墨,有时也能形成类似于书法中的“斜中求正”、军事上的“以少胜多”之效。例如,《木兰诗》中对木兰战场生活描写的淡墨处理,恰恰更能体现诗人超越時代的英雄观;《我的叔叔于勒》中对若瑟夫形象的淡墨处理,恰恰可以更好地体现作者对人性中光明的天使元素的思考。《涉江采芙蓉》一诗的教学处理中,思远同学提到了“长路漫浩浩”,仅是是指路途遥远吗?不是,还指心灵之路、希望之路的漫长,这便将意象的象征义,还有诗人在绝望中种植微茫希望的可怜而卑微的心理给揭示出来了。

四是瞩目文本的空白处。比如教者提到的时代背景——东汉在选拔人才时沿用了西汉的察举制,迫使不少中下层知识分子为了谋求仕进,纷纷离家出走,游学异乡。但察举制的背后常常是贿赂公行、裙带关系,大多数下层士子仕进无门。这使得他们长期羁旅他乡,饱尝了生活的艰难,怀着满腹的苦闷。这些内容是被文本留白的,教者通过追问、还原等方法使之再现,便很好地让文本独感与共感和谐统一的艺术表现魅力充分释放出来。别林斯基说:“伟大的诗人谈着他自己,谈着我的时候,也就是谈着大家,谈着全人类……人们在他的悲哀里看到了自己的悲哀,在他的心灵里认识到了自己的心灵。”这种尺幅千里、韵味悠长的艺术表现境界,《涉江采芙蓉》也有,且被教者捕捉到并在教学中开发了。

至于说篇性如何被开掘,并将之转化为教学生产力,思远同学也做出了努力。她在整个微课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是矛盾激疑法、互文会通法、还原比较法,还有自主探究法等,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美中不足的是,这些技巧并未精练而巧妙转化成目标中的“行为条件”,让大家看得更为清楚、更明白。

不过,如何以文本的篇性为依据确定语文教学目标,从她的教学案例中,我们还是获得了不少启示:

第一,以篇性揭示为抓手,带动语文体性的捍卫,文本类性或文体的辨识,上出语文的高度、厚度和新度;

第二,篇性揭示要注意课眼的整体统摄,还有篇性之间或内部的有机关联;

第三,篇性揭示要立足文本,并注意多方会通,实现多文本的审美相乘;

第四,篇性揭示要和语文核心素养的积淀,还有师生的言语表现与存在紧密结合起来。

附教例:

涵咏潜在矛盾,感悟刻骨相思

——《涉江采芙蓉》微课教学设计

大理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高思远

教材分析:

《涉江采芙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属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该诗借助采芙蓉、望旧乡、长路等意象表达了游子、思妇的刻骨相思,也折射了当时社会动荡黑暗的面影。诗中的潜隐矛盾、互文之望等表现手法对游子、思妇相思之情的抒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构成了该诗的篇性。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诗歌的类性有了一定了解,但对篇性的审美开掘仍存在一定难度——如本诗的悬想手法,多角度交错叙写,就不一定知之甚深。基于这一情况,对篇性的审美开掘便成了教学的核心。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悬想手法、多角度交错叙写、虚实相生等技巧(教学重点);

2. 感悟诗歌核心意象,多角度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

3. 就诗歌情感表达内涵,实现我国古代爱情诗的打通。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流程:

一、检查所学,导入新课

1. 导入:从古至今,都有一种情生于人心、绵延不绝,那就是“思”。比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亲人之思;“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故国之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的恋人之思。今天,我们将会碰到又一种“思”,看看《涉江采芙蓉》的主人公为什么思、思谁、怎样思?

2. 朗读:配乐朗读诗歌,使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讨论、分享品味诗歌的收获。

二、了解背景,感悟情感主题

1. 分享:第一小组,与同学讨论分享诗歌的创作背景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期动荡不安时代人民思想情感的表现。由于党祸之变、黄巾之乱以及饥荒和瘟疫的发生,再加上统治者肆意屠杀,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夫妇、家庭的分离,是当时最普遍的现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的向往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确:人民流离失所,想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成了奢望。

2. 鉴赏:通过对诗歌的玩绎,你感觉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

3. 这种“思”的传达,你还能想到古往今来哪些动人的爱情故事?

如《国风·王风·君子于役》中妻子思念远戍的丈夫“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三、品读意象,挖掘潜在矛盾

1. 不知欲遗谁,何必涉江采?

明确:这在形式上是主人公心理和行动的矛盾冲突。

(1)为何不知遗谁?

明确:涉江采芙蓉这一过程说明,主人公在心理上全然生活在“心上人就在我身边”的这一幻境中,因“芙蓉之美”而忘却了“离居的现实”与“相思之苦”。这种失去理智、失去因“芙蓉之美”而忘却了“离居的现实”与“相思之苦”。这种失去理智、失去记忆的现象,正是极化情感的表现。

(2)这种忘记痛苦的幸福感是长久的吗?

明确:不是。当芙蓉采到手的那一刻,便从幻境惊回现实,美丽的芙蓉花成了幸福的由头,同时也成了痛苦的引线。因此,我们知道,主人公并不是“不知遗谁”,而是“无法送达”。

(3)诗歌打通

这种“理性丧失”到“理性复归”的表现方式,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也有体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正是从幻境返回现实的标志,也是感性与理性刹那间的矛盾。

2. 环顾而凝望,真的是单方面?

(1)“环顾”“凝望”只是单向的游子之望、男性之望、对远方故乡的深情凝望吗?

明确:并不是游子单向的凝望。“涉江”“采芙蓉”是涉及思妇的两个显性意象,似乎与“环顾、凝望”毫无关系,可如果联系她失魂落魄的心理,对远道丈夫的思念,我们能感受到女性凝眸远眺的隐性意象。所以,形式上的单向之望,实际上是互文式的双向之望。

(2)诗歌打通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异乡思念的是“我”,在故乡登高的是“兄弟”,这便是诗人单向的思念与想象,但这仅是形式上,内质上还是互文式的思念和登高。

3. 明知漫浩浩,何不早还乡?

(1)“长路漫浩浩”真的是指路途遙远吗?

明确:“漫浩浩的长路”并非地理意义上的长路,而是“希望之路”“实现人生价值之路”。“漫浩浩”道出了主人公绝望情绪的深重,但深重不是死灭,因为还有一点微茫的希望在支撑着他对信念的坚守,这才使他宁愿忍受离别相思的煎熬,也不愿早还乡。更为悲痛的是,这种痛苦的坚守却是得到另一半认可的“同心”。

(2)呼应社会背景

东汉末年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使得政局极为黑暗、动荡,人民流离失所,夫妇、家庭分崩离析,长期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

东汉在选拔人才时沿用了西汉的察举制,迫使不少中下层知识分子为了谋求仕进,纷纷离家出走,游学异乡。但察举制的背后常常是贿赂公行、裙带关系,大多数下层士子仕进无门。这使得他们长期羁旅他乡,饱尝了生活的艰难,怀着满腹的苦闷。

(3)诗中所体现的心、行矛盾,内心冲突,人格扭曲,巨大忧伤,仅是个案现象吗?

明确:不是。《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都表达了这种离别的相思。所以,这首诗既表达了个体之思,也表达了群体知识分子报国无门的社会之悲。一首好诗,在反映自我情感的同时,也能表现一个时代。古人评该诗“意悲而远,惊心动魄”(钟嵘《诗品》),正缘于此。

四、课后作业,深化体悟

对比阅读《西洲曲》,感悟相近时代中诗歌的不同情感表达。分别从“抒情主人公”“所托之物”“所寄之情”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五、板书设计

责任编辑 晏祥辉

猜你喜欢
芙蓉矛盾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秋华岁月,独爱这一树芙蓉开
蓉城立秋夜有寄
七月诗歌
矛盾的我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矛盾多发”可怕吗?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
让爱再一次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