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我院感染科住院肝病患者的病因构成分析

2020-08-12 11:18蒋伟华辛小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8期
关键词:药物性免疫性酒精性

蒋伟华,辛小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重庆)

0 引言

肝病按病因分类可分为病毒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紫癜性肝病、心源性肝病等,按疾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肝炎、肝硬化、肝癌。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医学及药学事业的进步、卫生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医意识的转变,各种肝病的发病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据相关文献报道,乙型肝炎等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发病率较前有所下降,而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等非感染性肝病在所有肝病中所占的比率则有所升高,临床医生需了解肝病疾病谱的构成及转变,从而为更加快速、准确的诊断疾病提供基础。本研究旨在研究近3年来我院感染科住院肝病患者的疾病构成情况,为肝病住院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2016年01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住院的肝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出院诊断、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转归等相关信息。

1.2 检测方法

入院后完善血常规、肝功、肾功、甲功、血脂、血氨、乙肝两对半、HBV-DNA 定量、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丙肝病毒定量、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EB 病毒标志物、巨细胞病毒检测、铜蓝蛋白、腹部彩超(肝、胆、胰、脾、肾)、肝纤维瞬时弹性成像、肝脏脂肪含量测定、腹部CT、腹部CTA+CTV 等相关检查,对于无法明确病因者,部分患者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测。

1.3 纳入标准

1)感染科以肝炎为主要表现的住院患者;2)入院时转氨酶升高≥2 倍正常值上限或总胆红素>34.2umol/L。

1.4 诊断标准

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的标准;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的标准;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年版)的标准;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5年版)的标准;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酒精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的标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非酒精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的标准;肝衰竭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制定的《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

1.5 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的数据按肝病种类、性别、治疗转归等分别分类,数据采用Excel 软件进行统计,并结合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性别分布

从表1 可以看出,2016年至2018年共收治肝病住院患者2579例,其中男性1637例,占63.47%,女性942例,占36.53%,男女比例接近1.7:1,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

表1 不同年度的性别分布情况

2.2 各病种例数及构成比

从表2 可以看出,肝病住院患者以肝炎患者为主,肝硬化住院患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肝癌患者趋于稳定趋势。表3 及表4 的结果显示,肝炎住院患者中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多见,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占绝大多数,但总体占比有下降趋势,戊型病毒性肝炎所占比例亦较高。非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以药物性肝损伤占比最大(其中又以中草药、抗结核药物最为常见),其次是脂肪肝和自身免疫性肝病。从表5 可以看出,导致肝硬化的病因中,乙肝后肝硬化占主导,其次为酒精性肝硬化。

表2 不同年度各种肝病的分布情况

表3 不同年度各种肝炎的构成比情况

表4 不同年度药物性肝损伤药物种类构成情况

表5 不同年度各种肝硬化的构成比情况

2.3 肝衰竭构成情况

结合表6 及表7 的结果可以看出,肝衰竭患者占肝病住院患者的1/5 左右,总体呈下降趋势。以肝炎病毒导致肝衰竭所占比例最大(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所占比例最高,约95%左右),其次是药物和酒精,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肝衰竭相对较少。

表6 不同年度肝衰竭情况

表7 不同年度肝衰竭病因构成比情况

2.4 治疗转归情况

从表8以看出,肝病住院患者的好转率逐年升高。

表8 不同年度病人治疗转归情况

3 讨论

本资料显示,近年来我院感染科肝病住院患者中以男性患者为主,男女比例接近1.7:1,这可能与男性存在喝酒、生活不规律等不良习惯有关,加之长期的精神压力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肝病的患病率增加[1]。

我院感染科肝病住院患者中以肝炎患者为主,约占70%左右,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多见,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所占比例最高,但总体占比有下降趋势。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我国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抗病毒药物的广泛使用有关[2-6]。然而,有学者认为新生儿疫苗接种计划对于控制乙肝而言是远远不够的,需进一步关注未接种疫苗的14岁以上人群,加强男男性行为者、女性性工作者、吸毒者等高危人群的保护[7]。此外,有关部门需加强乙肝相关知识的宣教,建议慢性肝病患者及早正规治疗及规律随访,做好乙肝的疾病防治工作。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肝病患者中所占比例亦较高,主要是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且目前戊型肝炎疫苗上市时间较短,普及率较低,人群普遍易感[3]。相信通过不断的改善卫生条件、加强戊肝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及积极鼓励群众接种戊型肝炎疫苗,戊型肝炎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有所控制。肝炎病毒为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约占60%左右,主要因为人群对于相关疾病的认知欠缺,缺乏及时就医观念,有关部门应做好病毒性肝炎的知识科普,提高人群对于疾病的认识,增强就医意识,以期减少肝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在非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以药物性肝损伤所占比例最大,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药物使用复杂,人群对于药物性肝损伤的认知不够,自主择药及用药情况较为普遍,导致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越发常见[8]。而我院最常见的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是中草药及抗结核药,分别占31.87%-56.67%、13.33%-28.05%,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8-10],而中草药中又以何首乌、雷公藤、土三七等最为常见[11]。对此,有关部门应加大药品监管力度,医务人员及药师需严格把控药物的使用,做好药物性肝损伤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人群认知,患病及时就医,避免自主择药,从而降低药物性肝损伤的患病率。

我院感染科肝病住院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约占2%左右,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检测手段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不排除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刺激机体出现自身免疫功能紊乱[3]。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以自身免疫性肝炎所占比例最大,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男女比例接近1:5,与国内其他研究[3]结果类似,提示对于女性肝病患者,除考虑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及药物性肝损伤以外,自身免疫性肝病亦不容小觑。

根据部分省市的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为0.50%-8.55%[12]。而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为6-35%[13]。另一项基于全球非酒精性脂肪肝流行病学、发病率的META分析则显示,全球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由2005年的15%上升至2010年的25%[14]。而我院感染科住院肝炎患者中,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占0.62%-2.86%,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占1.24%-2.47%。可见脂肪肝患者在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并不是特别高,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脂肪肝患者可于门诊口服药物治疗及定期随访,且部分脂肪肝患者并未对疾病产生应有的重视。然而有学者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将成为未来5年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主要病因[15]。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大脂肪肝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人群对于脂肪肝的认知,临床医生也需要更加重视脂肪肝的诊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减少脂肪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技术的进步,肝衰竭患者所占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肝病患者的总体好转率不断提高。但临床医生仍需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诊疗水平,做到更加快捷的发现及诊断疾病,同时还要加强患者教育,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从而减少疾病的复发及减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猜你喜欢
药物性免疫性酒精性
护肝布祖热颗粒通过抑制凋亡减轻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勘 误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