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心理干预必要性分析

2020-08-12 11:19侯莉莉谭远飞周殷华卫巍余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8期
关键词:门诊医护人员肺炎

侯莉莉,谭远飞,周殷华,卫巍,余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广东 深圳)

0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陆续播散至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现已证实为20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国家卫健委已发布1 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将其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1-3]在这场全国动员的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我院按照上级安排,从全院各科室紧急抽调人员迅速组建了专门的发热门诊。本组研究对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心理干预的必要性进行了调查,对其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我院发热门诊第一批医护人员( 工作时间从2020年1月23日 至2020年2月5日,共计14日) 作 为调查对象。医护人员合计38 人,其中31 人参与调查。男性7 人,占比22.58%,女性24 人,占比77.42%。医生20 人,占比64.52%,护士11 人,占比35.48%。

1.2 研究工具

根据研究目的,研究组人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小组内多次讨论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填表人相关信息,包括性别、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第二部分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战役的态度;对感染冠状病毒的风险认知;参与发热门诊工作是否有心理恐惧;是否愿意心理疏导介入等4个模块,合计22个条目。所有条目均采用陈述句式,每组陈述后有“非常不同意”、“基本不同意”、“有点不同意”、“不确定”、“有点同意”、“基本同意”、“非常同意”七个选项,填表人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其中一项作为该题答案。

1.3 研究方法

得到科室同意后,向所有调查对象表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使用问卷星通过微信工作群发放调查问卷,24 小时后结束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SPSS 19.0 软件,所有数据均实施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科学历18 人,占比58.06%,硕士学历11 人,占比35.48%,博士学历2 人,占比6.45%。初级职称21 人,占比67.74%,中级职称9 人,占比29.03%,高级职称1 人,占比3.23%。工作年限1-5年14 人,占比45.16%,工作年限5-10年7 人,占比22.58%,工作年限10-15年9 人,占比29.03%,工作年限15-20年的1 人,占比3.23%。

2.2 参加抗冠的积极性

在“抗冠是医护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工作”选项中,选择“非常同意”的有23 人,占比74.19%,选择“基本同意”的有7 人,占比22.58%,“我愿意为抗冠工作承担更多任务”选项中,全部选择了“非常同意”(70.97%)或“基本同意”(29.03%)。

2.3 抗冠风险认知

在此组模块的回答中,受调查人员在回答“工作中我有感染上新冠肺炎的风险”,选择“有点同意”的有4人(12.90%),选择“基本同意”的有6 人(19.35%),选择“非常同意”的有4 人(12.90%)。在回答“我担心自己把新冠肺炎病毒传染给家人”,选择“有点同意”的有10人(32.26%),选择“基本同意”的有3 人(9.68%),选择“非常同意”的有8 人(25.81%)。大多数人认为此次发热门诊工作风险更大,同时担心自己或家人感染上新冠病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抗冠风险认知)。

2.4 参与发热门诊工作是否有心理恐惧

在此组模块的回答中,受调查人员回答“当得知疫情时,我感觉到害怕”,选择“有点同意”的有1 人(3.23%),选择“基本同意”的有7 人(3.23%),选择“非常同意”的有11 人(35.48%)。“现已脱离发热门诊,我依然感到害怕”,选择“有点同意”的有4 人(12.90%),选择“基本同意”的有11 人(35.48%),选择“非常同意”的有11人(35.48%)(详见表2:有无心理恐惧)。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 对心理干预的需求

调查显示,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医护人员都对心理干预有一定认识(83.87%);且认为心理干预对自己有帮助(64.52%)。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医护人员希望在参与发热门诊工作前(77.42%)、参与发热门诊工作期间(80.65%)、结束发热门诊后予以心理干预(74.20%)。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是否让单位给予心理干预,意见不统一(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心理干预需求)。

表1 抗冠风险认知

表2 有无心理恐惧

表3 心理干预需求

3 讨论

3.1 对新型冠状病毒认知不够

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型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常见症状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目前科学界尚未完全掌握病毒是如何进入机体,如何在机体内存活和复制,以及如何导致器官损伤等等。对病毒的认知不清,容易导致医护人员的恐惧心理的发生。

3.2 穿防护服对心理造成影响

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各地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都划定了的普通工作区和隔离工作区。隔离工作区要求医护人员做到二级,具体包括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镜、医用防护口罩、工作服外套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和一次性鞋套(二级防护要求)。疫情防控中在隔离区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在轮班期间处于高风险、高强度的状态,上班期间由于防护需要处于身体环境封闭,轮班期间以及工作结束后都处于医学观察期,不能回家正常起居,而是要单人隔离居住,这与产生感觉剥夺的环境类似。感觉剥夺引起的不良后果之一就是压力。从生理上看,压力会影响皮质醇的产生和儿茶酚胺的释放来影响人体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影响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4]。几乎所有参加调查的医护人员表示,这是第一次穿戴防护服开展工作,他们平时都是临床各科室的工作人员,有自己相应的医学专业,几乎都没有穿脱防护服的经历。普遍存在既担心防护不足造成自身感染的风险,又担心防护穿戴过多,活动不便影响医疗护理操作的心理。

3.3 疫情本身带来的心理压力

在中国传统最重要的春节假期突然通知全院员工停止放假,已放假的员工要求尽早返院上班。特别是为控制疫情,中国疫情大暴发中心武汉于2020年1月23日开始实施出行禁令,全国各地陆续启动了紧急应对措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这些史无前例的政府行为,让所有人都感觉到这次疫情非同小可,非常严重。这些非常态的措施也对每个人的心理造成了冲击,需要时间去吸收和适应。研究表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必然会引发个体继而产生相应的群体心理应激反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可能发生心理卫生问题的人群通常涉及5 大类:一是病人或幸存者;二是隔离人群;三是与前2 类人群有关的人,如其家属、亲人等;四是医务或救援人员及其家人;五是一般公众。常有的情绪心理是恐惧、担心、过度疲劳和紧张,有的面对死亡的打击,流露出抑郁、焦虑、悲伤等情绪。

3.4 对心理干预的认知和需求

心理干预(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心理干预的手段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康复、心理危机干预等。[5]目前心理干预的形式已经从早期单纯的个体治疗领域,进一步扩展到针对团体或特殊群体的多层次干预。相较与国外自上世纪70年代, 就开始的心理干预项目的运作, 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开展得较晚,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局限性。从本次调查来看,大多数医护人员都期待在工作前后及工作期间能有心理干预帮助自己,但采用何种方式干预,由谁来组织心理干预,参与调查的医护人员并没有相对统一的意见。限于篇幅,本文在此不做展开阐述。

猜你喜欢
门诊医护人员肺炎
门诊支付之变
来势汹汹的肺炎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