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浅埋暗挖机械化施工技术

2020-08-12 02:21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14期
关键词:管棚注浆导管

张 伟

(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

0 引言

浅埋暗挖法是现阶段城市轨道工程中的重要技术,具备支护效果好、适应性强、效率高等多重特点[1-2]。针对埋深浅、稳定性不足的岩层,基于浅埋暗挖法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施工状况欠佳的问题。

1 工程概况

工人体育场站至团结湖站区间线路呈自东向西的布设形式,里程为右K32+197.262~右K32+876.626,本段施工总长679.364 m。以工人体育场站作为起始点,沿着人工体育场北路施工,最终到达团结湖站,平面布置情况如图1 所示。全线均为直线布线形式,左右线间距始终为17.2 m,轨顶埋深约29~35 m。根据现场情况,两端车站设计方式一致,均为暗挖车站。

2 暗挖机械化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

2.1 施工方案

根据本标段现场情况,选择矿山法施工,为满足沿线施工需求,中间区域设置临时施工竖井,并搭建适量横通道。开挖掌子面作业时必须预留核心土,采取上下台阶开挖的方式。以确保施工现场稳定性为基本目标,设置初期支护,拱背后背注浆回填处理,尽可能做到早封闭成环。根据现场地质环境,地下水是干扰正常施工的主要因素,其水位高于隧道底板,因此通过降水与堵水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并利用注浆工艺实现对地层的加固。

图1 项目团结湖站平面

2.2 工艺流程

对比人工开挖方式,尽管此处选择浅埋暗挖机械化施工技术,但二者在工法、作业流程上都大体一致。唯一区别在于由原来人力施工的方式经优化后转变为机械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施工工艺流程

3 暗挖机械化施工技术要点

3.1 超前小导管施工

搭建超前预支护结构,设置水煤气花管并完成注浆作业,实现对地层的加固处理[3]。利用顶进法完成小导管搭设作业,处理区域为拱顶180°范围内,工艺参数为环向间距300 mm,倾角22°~25°,完成搭设作业后要求导管外露长度达到20 cm。以施工现场地层条件为准,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如水泥水玻璃或其他浆液。全程注浆压力稳定在0.3~0.5 MPa,根据施工要求形成机械配套方案,如成孔设备、注浆设备等。施工干扰因素多,工艺复杂,需要注意4 点。

(1)钻孔前做好准备工作,综合考虑设计要求与施工现场的围岩条件,在合适区域标记孔位。

(2)检验钻孔深度,达到指定要求后及时调慢钻杆转速,顺利从孔内撤出。施工现场安排专员指挥,有序完成钻孔作业。

(3)小导管安装时,为确保安全作业环境,只有在钻机完全停机后方可执行此项操作。因设备持续运行,锚杆机构与铣刨装置若出现磨损状况需及时换新,除了此处可调节油缸旋钮外,其余任何时段均不可对其进行调节。

(4)针对粉土层地层特点,此环境下可通过静压手段顺利完成导管打设作业;由于卵石等地层硬度较大,因此需配备振动自转式设备。遵循合理的工艺流程打设小导管,具体为先拱顶、后两侧,每结束一根搭设作业后,需安排人员注浆,待其满足质量要求后方可打设下一导管。

3.2 土方开挖

台阶长度至少达4 m,施工中左右机械臂协同作业,利用挖铲挖土,根据施工需求操控铣剖头面,顺利完成掏槽作业。本次施工中,预留核心土规格为长度≥1.5 m,高度≥1.5 m,使其具备稳定支撑掌子面的能力。土方开挖时,各步距均≤750 mm。此阶段施工应要注意3 点。

(1)以现场地质情况为参考,灵活改进台阶法,确保台阶长度的合理性。

(2)土方开挖遵循由上向下的流程,拱顶处则优先处理中部,再完成两侧的开挖作业,仰拱顺序则与之相反。上台阶开挖作业时,若该处为黏土粉土地层,需配备铣刨头,实现对土体的有效切割;若施工区域为砂卵石地层,针对该处的地质特点,以人工开挖为主,并利用机械臂配合出土。

(3)设备要维持稳定运行状态,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停车,分析具体原因,采取维修措施。若现场存在大石块,需将其清理后再组织开挖作业。开挖时控制好铲斗工作姿态,不可碰撞隧道壁面,否则将威胁到整体稳定性。针对粉细砂地层的特殊性,为避免土体滑塌现象,在下台阶施工作业时应及时施作卸力槽,但不可影响人员的正常通行,即卸力槽与核心土之间必须留出足够的通行空间。

3.3 管棚支护技术

不同于常规隧道工程的是,浅埋隧道的复杂性更高,其对预支护技术提出更高要求,而这也是决定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根据现阶段的行业发展状况,超前预支护工法已经形成体系,其中以管棚法的应用最为广泛,具备操作便捷、成本低等多重优势。以管径为基准,可分为三类管棚形式:管径<129 mm 均视为小管棚,管径>300 mm 的均为大管棚,其余均可视为中管棚,即管径介于129~299 mm。

由于管棚直径普遍较大,且具有足够刚度,并且两端均设置了支撑梁,可有效缓解因开挖而产生的变形现象。根据此特点,若要有效避免施工变形现象或是将影响降到最低,则要从两个角度入手,即分别提高管棚与支撑梁的刚度。此处所提及的“棚”状结构,应具备2 个特点。

(1)分布于管间的软弱围岩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可形成微拱。

(2)含丰富的杆件结构,起到消减围岩压力的效果。

现阶段,管棚法的设计主要建立在大量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常见的有锚固岩体法。若要提升管棚法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则要准确认知管棚支护体的受力状况,尤为关键的是开挖应力释放阶段。从大量工程经验来看,管棚设计需要注意3 点:①管径和间距;②初支厚度;③注浆量和注浆压力。

3.4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若施工中遇到黏性土层等同性质的地质条件,此时可选用双侧壁导坑法,其采取“化整为零”的思想,大断面被拆分为6 个小断面,依次完成各部分的掘进作业,且在开挖作业时兼并浇筑。

两侧导坑上部是优先施工区域,遵循流程:超前小导管注浆→开挖(要求另一侧适当放慢开挖进度,约延迟4~5 m)→初喷施工(结构层厚度约5~6 cm)→搭设格栅钢架并挂网→复喷→下一循环。

再安排人员施工两侧下部,此处流程:开挖作业(要求另一侧适当放慢开挖进度,约延迟4~5 m)→初喷施工(结构层厚度约5~6 cm)→搭设格栅钢架并挂网→复喷→下一循环。

再施工中间上部,此处流程:超前小导管注浆→土石方开挖→初喷施工(结构层厚度约5~6 cm)→搭设格栅钢架并挂网→复喷→下一循环。经上述施工后,全面检查各支撑装置,明确实际收敛情况。

最后完成中间下部施工,此处流程:土石方开挖→搭设格栅钢架并挂网→封闭底部各仰拱(采取喷射施工的方式)→下一循环。

4 结束语

城市轨道建设领域由于地下施工环境复杂,对技术水平提出较高要求。现阶段,浅埋暗挖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实际结果表明,轨道交通工程隧道施工安全条件好、施工效率高、整体施工质量优良。因此,浅埋暗挖机械化施工技术值得被推广至类似工程中,在工艺、机械制造等方面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下,浅埋暗挖技术将取得更显著的发展成果。

猜你喜欢
管棚注浆导管
断层破碎带隧洞管棚支护参数设计方法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管棚预支护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注浆技术的应用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注浆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新型复合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曲线地段超长大管棚施工工艺探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洞身长管棚施工工艺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