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让数学课堂呈现精彩

2020-08-13 06:50宋桂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学习情境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宋桂平

摘 要:学习数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较强,多数学生觉得数学抽象难懂且难学。数学课堂上开展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系统梳理,便于其理解记忆。本文旨在探究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措施,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数学教学 实验教学 思维能力 学习情境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数学学科这样逻辑性强的学科,教学中尤其需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课堂之中引入实验教学法,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动手实践,从动手的过程中体悟知识的探究全过程,探究的过程当中学生可通过交流、总结发现数学知识的本质,可深入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还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以下为数学课堂中引入实验教学的几点措施:

一、提高数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有很多的因素会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形成负面影响,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属于课堂教学效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愈成熟,他们的学习驱动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注重趣味性。采取实验教学的方法,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或者在课堂上讲有趣的实验小故事,让学生能够融入课堂教学中。利用趣味性的实验和故事将学生引入预设的教学主题情境中,让学生主动学习形成主动学习思考好习惯。比如在学习圆周长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先设计一个趣味实验,如何在没有软尺的情况下测量一个瓶盖的周长,教师可先为学生准备一根细线,缠绕瓶盖一周之后将线剪断,用直尺测出线的长度,最后能够得到瓶盖的周长,这个测量圆周长的实验结束之后,可以再次提问,使用这种绕线的测量方法还能不能用于测量其他的不规则物体,如果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测量,则测量过程当中什么是需要注意的。通过不断的问题探究式学习,可以点燃学生动手操作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带着学习的兴趣不断地去深入学习[1]。

二、让他创设数学实验教学情境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任一学科教学的教学都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数学老师可利用实验教学法的特点,开展数学实验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操作性强、趣味性浓的实验教学情景,用以充分点燃学生,让其发现内心的学习需求以提升其学习热情。小学数学老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数学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创设一个教学情境,让其身临其境地感受数学真理神奇的神奇之处,因此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为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实验情景。例如多数小学生喜欢在河边收集鹅卵石,收集鹅卵石后喜欢比较鹅卵石大小但是却没有特别好的比较方法,教师可以如何测鹅卵石体积大小入手,让学生对此产生好奇心之后,心生困惑,从而思考鹅卵石体积测量方法,考虑到鹅卵石的体积不规则,如何计算鹅卵石的体积需要用心思考。在计算鹅卵石的体积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一起动手量,采取实验探究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由于这个问题与自身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趣味较高,通过探究式主动学习,学生可轻松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知识[2]。

三、帮助学生树立主体学习意识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而学习动机则来源于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高效的学习来自学生内在的真实学习需求。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主体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发现内在的真实学习需求。由于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心智发育尚未健全,对于自主学习模式了解程度低且不知道如何去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合理的引导学生,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数学实验学习,让其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3]。例如在学习数学长方体的有关知识时,如果教师只是向学生单纯讲解长方体的数学理论知识,后续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学习,无法真正地理解所学的长方体特征知识,自然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用实验室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准备实验素材,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个长方体学生,在制作长方体的过程中,学生经过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注意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制作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通过这个长方体制作实验,学生会自发的去探究长方体的知识点,深入的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这样教师能解放双手,而学生又可成为学习的主人,可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四、重视实践操作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小学数学老师需要提高对实践操作教学的重视度,用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习得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学数学采取实验教学法,不仅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是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最真实的实验结论,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反思过程当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以认识三角形知识为例,教师可让学生提前准备好牙签、小木棒和火柴棍等实验材料,课堂中让学生使用长度不一或者是长度完全相同的小木棒拼三角形,之后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测量每根小木棒的长度,通过长度测量的实验让小学生去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一定会大于第三边的数学理论。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教学,小学生的思维大门可打开,小学生可通过不断地思考学习,将课堂上讲解的数学知识充分消化吸收。

结语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扭转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数学知识与实验融合,让學生通过亲自操作、亲自探究的方式来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知识,可有效提高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验教学,让学生更多地去动手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娇娇.实验教学让数学课堂更精彩[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04):111-112.

[2]杨勇.数学实验——让数学探究学习更有深度——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数学之友,2018(02):63-65+67.

[3]袁晓新.实验让数学课堂呈现精彩——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应用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9(18):12-13.

猜你喜欢
学习情境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探讨数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方法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