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码” 就业扶贫奏响致富曲

2020-08-24 10:54马红梅
当代贵州 2020年20期
关键词:加码协作劳动力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马红梅

就业是民生之本、脱贫之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需要狠下“绣花功夫”,全力推动就业扶贫工作。

5月7日,贵州省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坚持内外并重、多措并举,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和边缘户劳动力充分就业、收入稳定,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必须夺取全面胜利,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针对目前实际,贵州确保答好疫情防控加试题、夺取脱贫攻坚总攻歼灭战最后胜利。就业是民生之本、脱贫之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就需要狠下“绣花功夫”,全力推动就业扶贫工作。

注重实效提升技能促增收

“培训课上,我学到了很多育婴方面的知识,这对我今后出去务工提高收入有很大帮助。”5月7日,提及几天前参加的贫困劳动力培训课,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龙镇龙泉村村民刘会兰表示收获很大。

刘会兰是龙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听闻村里将举行育婴师技能培训后,主动报名参加。

“本次参加培训的51户村民,有49户是贫困户。讲师零距离指导,能让广大村民更直接地掌握就业技能,从而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真正实现增收致富。”龙泉村党总支书记徐能卫向记者介绍,类似的就业培训,村里每年至少开展2期,培训主要围绕种植、养殖、家政、育婴等方面,旨在帮助村民提高生产生活技能。

近年来,为解决剩余劳动人口和贫困户就业问题,海龙镇始终把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就业指导等作为工作重点,先后组织大棚蔬菜种植、家政服务等多样就业技能培训,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实行全员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是从授“鱼”到授“渔”,变“输血”为“造血”,实现精准扶贫的有力举措。

对于易地扶贫搬迁户何英来说,劳动技能培训是她实现就近就业的法宝。自搬到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龙江新区以来,她一直为生计发愁。

就在何英一筹莫展之际,大龙经济开发区移民服务中心从4月24日起,开展了为期10天的技能培训。本期培训内容是珠绣,主要以实操为主。在一群学员中,何英的手法格外娴熟,她笑言:“早点学会,等结业的时候,我就可以选择把材料领回家做,这样既能赚钱又能顾家,何乐而不为?”

为进一步稳定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着力解决像何英一样的新居民生计问题,大龙经济开发区以保障就业为核心,持续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班。今年来,类似的技能培训已开展9期。

对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是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环节。

2019年贵州出台《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要求对所有农民群众开展全员培训、规定培训、精准培训、建档培训、持续培训,努力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

贵州大力实施劳动技能培训,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扩宽渠道就业门路更宽广

“轰隆、轰隆、轰隆……”

5月7日,记者走进平塘县克度镇马鞍社区就业扶贫产业园,老远就听到机器不停运转的声音,产业园扶贫车间内,工人们正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现在每天都有10多个村民来扶贫车间上班。”湘黔手袋厂负责人李昌军告诉记者,湘黔手袋厂去年创收100多万元,解决了30余名周边村民的就业问题,发放工资40多万元,今年随着订单量不断增多,湘黔手袋厂吸纳了更多村民到扶贫车间务工。

湘黔手袋厂的稳定运行,得益于克度镇一系列复工复产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克度镇通过实施“一企一策一议一方案”精准解决企业困难,帮助本地企业复工复产,从而助推贫困劳动力和刚脱贫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截至目前,克度镇湘黔手袋厂、群星工艺公司、鑫音服装厂、旭阳藤艺公司等扶贫车间和多家餐饮、酒店已复工复产。

克度镇人大主席徐光跃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扩宽群众的就业渠道,今年以来,克度镇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还通过扶持本地农业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带动本地劳动力就业;用好就业扶贫相关政策,鼓励本地企业解决就业;积极推动旅游相关的服务业复工复产,推动群众就业增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群众就业创业。

这4个方面的举措加大了克度镇扶贫车间及扶贫企业的就业扶贫力度,带动贫困群众3000多人就业增收。

扩宽就业渠道,是助推贵州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为进一步扩宽农民群众的就业渠道,贵州省将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或生产线“引进来”,截至2019年底,贵州共建立就业扶贫车间和基地2048个,吸纳就业21.2万人。

东西协作劳务就业谱新篇

成贵高铁毕节市大方站,工作人员正在登记返岗农民工信息。(罗大富 摄)

“多亏了东西部扶贫协作这个平台,不然我现在还是贫困户呢。”

说这话的是台江县南宫镇松老村村民周绍坤。

周绍坤原本是松老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4月,通过台江县就业部门引荐,他来到了杭州金杭包装印业有限公司上班。踏实苦干的他很快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人才,月薪从几千元一举过万,完成了从贫困户到脱贫户的华丽转变。

今年春节疫情期间,为尽快让农民工返岗就业,台江县组织在外务工村民统一乘坐免费专列返岗。2月17日,周绍坤带上该村贫困户周志荣、李林梅、周西东、周不付、周凯丽,一起乘坐政府提供的免费专列到杭州金杭包装印业有限公司务工。如今,周志荣等5名贫困户每人每月平均工资5400元以上。

就业是当前民生的头等大事,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近年来,台江县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狠抓劳务输出和提升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加强驻杭劳务联络工作站的工作职能,切实做好劳务输出各项工作,强化就业扶贫宣传力度,积极带动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脱贫,增强了自主脱贫内生动力。

目前,在杭州市余杭区委区政府的大力协调下,台江企业与杭州市属、余杭区属国有企业结成结对帮扶关系,在余杭区11家企业建立就业基地,组织动员1200余名劳动力(贫困劳动力约占50%)到浙江省务工。同时,台江县和余杭区还通过共同开发公益性岗位,带动1509名贫困人口就近就业。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由东部上海、广州、杭州、宁波、苏州、青岛、大连等7个发达城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8个市州。

此后,在贵州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东西部扶贫协作越来越紧密,贵州与沿海发达城市跨越山与海的时空距离,紧紧连在了一起。

如今,贵州与对口帮扶城市持续专班化、项目化深化协作,以东部之优补贵州之短,以先发优势促后发效应,在劳务协作扶贫等方面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新格局,推动贵州就业扶贫工作向更高更深层面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加码协作劳动力
把担当写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精·红”网格治理为群众幸福加码
Fanuc协作机器人在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上的应用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平台加码,一波轻喜剧“来袭”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苏陕协作拓展“深度”——“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之五
协作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