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分析

2020-08-25 01:57王丽庭
教师·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王丽庭

摘 要: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进行生本教育的策略。具体策略主要包括问题引导,启发思考;小组合作,碰撞思维;课堂评价,落实目标;拓展阅读,丰富素材。以期为教育同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写作素养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本教育;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1-06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5-0047-02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其核心在于“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生本教育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得到应用与推广。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进行“生本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缓解学生对作文的抵触心理,为学生的自我表达搭建广阔的平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践行生本教育,浅谈四个方面的体会。

一、利用问题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合理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写作任务,并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逐渐放下对写作的抵触,在问题的探究中“有话可说”,为写作中的自我表达奠定基础。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有一个想法》的习作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引导学生领悟如何根据某一事件表达自己“想法”,并利用问题来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形成自己的想法。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教师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展现了放学时校门口发生的惊险一幕。针对视频内容,教师与学生展开了平等对话,学生逐渐梳理信息,并表达自我想法。

师:看了刚才的视频,请说一说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

生1:时间是下午放学的时候,地点是学校门口。

生2:事件就是一辆车把小女孩撞了。

生3:并没有撞到小女孩,是差点撞到。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将之前描述的内容串联起来呢?

生4:下午放学的时候,各班的同学都挤到了校门口,校门口有许多接孩子的家长,车多、人也多,一个小女孩冲出校门口的时候,差点被一辆车撞到。

师:对这个事件,同学们有什么看法吗?

生5:我觉得这个小女孩走路太不小心了,过马路的时候应该左右看看,不能乱跑。

生6:我觉得是司机不对,放学的时候人太多,司机应该给行人让路,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师:大家的想法都非常棒。那么同学们还能不能拓展一下思路,从交警、学校、家长等角度表达一下观点,或者说一说你的建议,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危险呢?

生:我觉得交警应该在学生放学的时候来校门口帮忙指挥一下交通,不要让大家乱走。

生7:我建议校长可以派一辆车来帮助小朋友。

生8:我觉得家长在接孩子时应该排队,否则太乱了。

生9:我觉得学校应该规定家长必须来接孩子,不然学生自己放学后乱走,太危险了。

生10:我觉得放学的时候可以在校门口设置路障,让车辆绕行,这样车就不能开进来了。

…………

由上述交流过程可以发现,教师将课堂讨论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师生之间以平等的态度对社会问题进行解读。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则通过独立思考发表自我观点,从而逐渐完成了“破题”的任务,并且自我表达的过程体现了“我有一个想法”的写作主题。

二、引导小组合作,促进学生思维碰撞

新课程改革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在更加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与同龄人交换观点;在相互交流中获取更多的学习素材,同时拓宽表达思路,提高思维能力;突破自我认知的局限,培养合作精神,实现健康情感的塑造与发展。基于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生本教育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利用学生间的沟通与互动,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植物朋友》的习作教学实践中,教师依托小组合作实施教学过程:

第一,教师利用课件给各组学生分别出示一个关于植物的谜语,并要求各小组交流讨论,猜出谜底,同时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到谜底的”。在猜谜过程中,各组学生根据谜面中的细节,如描写牵牛花是“蔓儿细又长,攀缘向上爬,花儿绽笑脸,吹起小喇叭”,描写松树则是“叶子似针尖,形状像宝塔,常年披绿衣,不畏严寒立冬雪”等,对植物特征进行解读。第二,教师点明本节课的写作主题,并为各组安排合作讨论任务:通过抽签来确定所要描写的植物,从外形、颜色、气味和习性等方面进行描写,重点抓住花、茎、叶各部分特征。在合作探究中,各组学生一方面对教师提供的植物图片进行观察,并交流植物外形的细节;另一方面结合生活经验,分享各自对植物的独特了解,以不断丰富写作内容。小组长将组内合作讨论信息进行集中汇总,并集思广益,整理语言,初步形成写作文本。教师为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给予充分的展示空间,学生则通过组内的补充、组间的讨论完成合作任务。

由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得到启发与调动。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打破了单独习作的困境,在小组讨论中拓宽了思路,并获得了新的观点与新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而激发了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在共同创作中完成了写作任务。

三、完善课堂评价,落实生本教育目标

评价对小学生写作而言,不仅具有检验与考查的效果,更具备激励与指导的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形式比较单一,即在学生完成写作后通过写评语对学生的写作结果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形式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学生对教师的评语缺乏理解,无法做出针对性的修改;此外,评语强调的是学生的写作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与学生主体的发展性相分离。因此,在生本教育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发展性,调整作文评价方式,将评价融入学生的写作过程之中,同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与自我纠正,从而提高其自主表达能力。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续写故事》的习作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并结合“过生日”这一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创作表达。在评价环节,教师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首先,结合写作思路的推进,对学生的表达进行及时点评,如教师要求学生看图,了解图上的故事,并把故事续写完整。学生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寫出了其中的主要内容,教师则从赏识教育的角度,给出评语,着重强调学生在自主表达中的优点,同时针对其在人物的神情、动作等细节描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其次,教师针对小组合作交流中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对一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言不积极的情况进行指正,通过平等的沟通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互动。再次,在完成习作任务后,教师则将学生个体以及各小组纳入评价中来,要求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对续写故事的独特想法,并以个人和小组为单位进行点评,从而促使学生从多方面吸纳建议,主动完成对作品的修改与完善。

由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将评价融入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来。在评价中,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的位置,而是成为评价的主体,既能够对他人的作品进行点评,又能够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自我纠正,从而及时汇总写作建议,打破传统教学评价的时滞性,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从而体现评价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作用。

四、拓宽阅读范围,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基于生本理念,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丰富阅读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引导其主动充实习作内容,并通过二次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的动物朋友》习作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在课上完成写作指导后,将学生的创作延伸到课下,即为学生安排阅读任务,包括推荐丰子恺的《白鹅》、老舍的《母鸡》、季慕林的《兔子》等经典散文。结合其中的经典片段,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描写动物特征方面的手法,并对比自己的作文,分析二者存在的差异,在比较中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其完善写作内容的动机。

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并利用情境模拟的方式,调动学生大胆表达的欲望:教师以“动物保护协会选拔动物爱心大使”为主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深入生活,通过观察、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动物。在主题活动的引导下,学生回归现实生活,观察动物的外形,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感受动物与人的关系等,在生活中获取更多的写作素材。

在完成写作素材的积累与拓展后,学生对“我的动物朋友”这一话题必然会形成新的表达观点。教师这时可以设计“二次作文”的任务,鼓励学生在一次创作的基础上,结合通过拓展阅读与生活实践所获取的素材,再一次呈现观点,并通过对比体现自己在阅读积累与写作表达能力方面的提升。

由上述教学案例可以得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依据生本教育要求,将学生写作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拓展中,学生不仅从书本中获取信息,也从生活中获取材料,进而逐渐认识到第一次写作中的不足,从而产生进一步表达的欲望。最后,在完成二次作文的过程中,融入拓展学习素材,充实创作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进行生本教育的关键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应围绕学生的情感认知特点,利用写作任务来驱动学生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合理表达自我观点,并在循序渐进中引导其主动创作,从而不断提升其语文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秀琴.刍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5):19,22.

[2]王会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版,2018,15(12):156.

[3]李 倩.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135-136.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