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外侧路径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2020-08-27 07:24王红旗
颈腰痛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融合术椎弓椎间盘

王红旗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河南商丘 476100)

极外侧路径下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path interbody fusion ,XLIF)是新型微创减压融合术式,可避免常规后路手术破坏脊柱后方稳定性及损伤硬膜囊、神经根[1]。本院近年来,开展XLIF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患者,获得了优良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本院行XLIF手术治疗的38例DLSS患者,男22例,女16例;年龄51~79岁,平均(64.33±5.69)岁;责任节段:L2-34例、L3-410例、L4-524例。

1.2 手术方法

(1)椎间融合:取屈髋侧卧位,调整腰桥使肋缘、髂嵴间距增大。透视确认病变椎间盘,切口选择左侧腋中线患病椎间盘中心点,长3~4 cm,打开皮肤与深筋膜,钝性分离肌肉到达腹膜后间隙,以能触及椎体侧方为宜。置入导针与初级扩张套管,依次逐级插入扩张管并进行腰大肌肌束分离扩张,使其处于椎间盘侧面。扩张管于腰大肌的前、中1/3间走行,使腰丛处于扩张通道后方。通道管置入并连接自由臂,固定并撑开工作通道,暴露患椎、椎间盘侧方。将椎间盘侧纤维环切开,逐级刮除椎间盘以及终板至软骨。对侧纤维环进行适当松解。试模确认融合器规格,将自体骨(不足者添加人工骨材料)填入融合器并植入椎间隙,使融合器长轴朝向对侧。透视明确融合器完全将椎间隙前、中部占据,且终板边缘硬骨质覆盖融合器边缘。(2)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转俯卧位,透视下明确椎弓根穿刺点。采用空心穿刺套管针进行双侧椎弓根穿刺,置入导针,沿导针将椎弓根螺钉拧入椎体。由一端切口置入预弯的连接棒,将螺帽拧入,再次透视明确固定良好。冲洗术腔,安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

表1 手术前后功能症状及影像指标比较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出血、手术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功能症状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24个月评价腰、下肢VAS评分、ODI指数、以及JOA评分;改良MacNab标准:末次随访评价,优:功能受限、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活动正常;良:症状显著改善,功能恢复;可:症状、体征缓解,但仍需治疗,功能部分恢复;差:症状、体征无明显减轻甚至加重;记录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用时(85.42±12.78)min,平均出血(62.17±7.76)mL,住院(9.12±3.43)d。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6、24个月的JOA评分逐渐升高,腰和下肢VAS评分、ODI指数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末次随访时,按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9例,良15例,中4例,优良率为89.47%;术后1例发生慢性腰背疼痛,采用物理治疗后缓解,1例切口感染,采用抗生素针对治疗后痊愈;无继发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随着腰椎退行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DLSS手术治疗患者基数逐渐增加,各类椎间融合术式丰富。微创TLIF(MIS-TLIF)虽然具有一定的微创优势,但仍需切除致压的增生韧带、小关节以及椎间盘组织,同时存在一定的植骨不融合、融合器下沉风险。XLIF较TLIF的不同点在于,手术入路选择腹膜后腰大肌肌纤维侧方,工作通道建立时导针与扩张管处于患病椎间盘侧位中心点,由扩张通道将融合器置入椎间隙[2]。既往报道TLIF手术单节段耗时113~151 min,出血125-338 mL[3];本研究采取的XLIF术,手术用时(85.42±12.78)min,平均出血(62.17±7.76)mL,表明XLIF术较常规手术创伤更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6、24个月JOA评分逐渐升高,腰、下肢VAS评分、ODI指数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症状、体征改善而言,该结果达到了既往常规TLIF术一致的远期疗效[4]。XLIF术自腹膜后腰大肌肌纤维侧方入路,不需要进行大血管、腹膜及神经的过多剥离与牵拉,也不会损伤前纵韧带以及前方椎间盘纤维环,同时无需切除椎间小关节,有效保护了腰椎的轴向旋转以及背伸运动[5],能够避免常规后路与前路手术的相关并发症。本研究术后仅出现1例腰背疼痛、1例切口感染,无融合失败、内固定断裂等,手术安全性更高[6]。

本研究的手术优良率为89.47%,说明XLIF术的远期疗效确切。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骨性结构对手术视野的遮挡,L5-S1或L4-L5受高位髂骨遮挡的病例不适合开展XLIF术治疗,因此术前需要进行严格的影像学检查,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融合术椎弓椎间盘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MRI“HIZ”征结合CT 引导下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价值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