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 观察得法

2020-08-31 14:58于庆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牛排用心早餐

于庆

习作教学,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写什么?这个问题困扰着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当下的学生习作,堆砌、罗列、拼凑写作素材的情况较多,写出内心体验、表达出真情实感的少。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世界,让他们将自己的见闻、感受、想法表达出来,看似简单,实则很不易。学生年龄小,经验少,对生活的体会也较浅。因此,教师在习作指导中,更应该做个有心人,不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特别是要关注一些有趣的人或事,从而让学生的习作内容不空洞,变得有血有肉、生动感人。

一、明晰观察意义,讲究观察方法

生活是学生最真实、最熟悉的环境,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有目的地去体验生活,并把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等融入到思考中,诉诸于笔下,可让习作不再困难。鲁迅指出:“一个萝卜,一只鸡,在他的记忆里并不含糊,画起来当然就切实。写作也是这样。一件事情,如果他观察细致,不含糊的话,写起来就具体了。”面对生活,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将视觉、触觉、嗅觉等感知到的信息进行综合,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思考,把握写作的要点。

很多时候,学生在观察生活时盲目性强,不知道要观察什么。在生活里,学生缺乏细心,也不会留意生活中的细节,更没有观察生活的自主意识,很多学生都习以为常,觉得观察就是“看”,没什么深奥的。

观察,除了要有明确目标外,还要讲究观察的方法。观察一件事物,如果看的不够清晰,则会显得凌乱。观察时,首先要明确观察对象,要以此为中心,不能随心所欲。其次,要注重观察的顺序,不能随便看,不分章法。很多时候,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观察,喜欢哪里,就多看哪里,如此,观察就容易陷入局部,忽视事物的整体。面对景物,可以分为远看、近看;面对人物,可以观察面貌、神态、动作,还可以揣摩人物的心理等。也就是说,观察如果无序,则必将导致习作内容的无序。

二、引导观察生活,用心获得感受

教师进行习作指导,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怎样观察生活?要从用心开始。观察如果不用心,无法获得真切的感受,便难以唤醒学生的观察热情。用心观察是提高学生观察力的基本条件,也是让学生走进生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前提。如某一顿早饭,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观察,并未用心去体会,则一顿饭菜就是普通的饭菜,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样的一顿饭,天天观察,只能让学生食之无味。但是,如果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饭菜时,将目光再移向在厨房忙碌的父母身上,从父母的动作、神态等方面,观察桌上饭菜与父母辛苦之间的关系,那这顿早饭,绝非单纯的一顿饭,而是融入了父母的无言付出,能触动学生内心的深刻情意。

在一次习作中,学生对早餐的描写就写了一段话:早晨起来,妈妈为我做了一份牛排,白色的盘子上,放着一块略显灰色的牛排,中间还夹着一些血丝。看到学生对早餐的观察,确实是观察了,还有白色的盘子,牛排里还有血丝。教师在启发学生时,提出几点疑问:“为什么妈妈在早晨要做牛排早餐?平时每天的早餐都是谁做的?你喜欢妈妈给你做的早餐吗?”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妈妈知道我爱吃牛排,特意学习做了一次,因为火候把握得不好,结果牛排的中间好像没有熟透。平时都是妈妈为我做早餐,因为妈妈起得早,我很喜欢妈妈做的早餐。”教师又问:“看到妈妈为自己做的牛排早餐,你心里有什么触动?在这份感动里,如果再让你写早餐,你会怎么写?”在第二次写早餐时,学生的观察更细致了,也融入了自己的感想。“当天蒙蒙亮时,妈妈就在厨房里开启了一天的忙碌。几分钟后,妈妈做好的牛排端出来了。洁白的盘子上,粉嫩的牛排冒着热气,整个屋子里散发着肉香。我看到了最喜欢吃的牛排,迫不及待地切下一小块,放入口中。哇,好鲜嫩的肉块,好有韧性的肉质。这种伴着黑椒味的牛排,太好吃了。”可见,用心去观察,在观察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与思考,才能让习作内容更丰富,更充实。

三、放大生活点滴,学会抓住特征

观察是有目的的活动。在观察生活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放大观察目标与对象。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对于生活中的事件,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观察生活,就要让学生抓住一个特点,去放大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比如捡起地上的一片树叶,请学生放大去观察,然后写下来。有学生写道:“我捡起了一片树叶,认真观察起来,但看了又看,没有发现什么。”有学生写道:“我捡起一片树叶,认真观察后发现,这是一片银杏叶,颜色是金黄色的。”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颜色有何变化,仔细观察银杏叶,虽是金黄色的,但黄的色泽深浅不一,正面看,黄色较深,反面看,黄色略浅。同时,如果再仔细辨析银杏叶,我们会发现,叶子的纹路也是不一样的。可见,抓住观察对象,通过放大的手法,引导学生找到观察的顺序和方向,要抓住对象的细微特征,去仔细观察。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看似平常,但只要放大观察,就会发现熟悉的世界竟然如此精彩。以“挤牙膏”为例,生活中挤牙膏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对于挤牙膏,只要你放大去观察,会发现每个人挤牙膏的动作未必一样。有人在挤牙膏时,从底部向上逐渐往上挤;有人会在牙膏中间向上挤;有人在挤牙膏时,一边挤,一边将牙膏边整齐地卷折起来;有人在挤牙膏时,把牙膏挤得凹凸不平。由此,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小事,从这些平常的小事中去放大观察,再结合自己的感受与想象,去敏锐地捕捉生活中放大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四、调整观察视角,融入情感体验

在生活中,对于同一事物,观察的视角不同,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观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问题,体会问题。看一個人,不能将视线锁定于某一点,还可以观察人的言行举止,神态面貌。当莫泊桑请教福楼拜“没有什么好写的”时,福楼拜反问道:“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么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很显然,在观察一件事物时,我们要尽可能地从多个视角去观察,不仅要用眼去观察,还要用耳朵去听,要用鼻子去嗅,要用手去摸……要通过多个感官的体验和感受,来形成对某一事物全面的认识。也就是说,对于观察,绝不能随意,而是要有目的、有计划,要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关键性细节进行仔细观察,对所经历的事件进行回顾、反思,融入到内心,才能在表达时有话可说。

在观察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布置一件观察任务,很多学生将之作为“任务”,敷衍了之,没有认真去观察,也没有思考观察的意义,更没有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导致观察仅限于看,没有情感。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材料都是诸位生活里原有的,不是从生活以外去勉强找来的。”也就是说,在习作指导中,学生要在自己生活里寻找写作素材,从观察生活中积累点点滴滴,只有做到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在观察中注重目的、方法、观察顺序,才能够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写作材料,能让自己的观察更深刻,写出来的文字更有情感,让习作更出彩。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让观察变得有目的、有意义,就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会情感,去放大生活中的点滴,抓住观察的细节,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趣。小学生要注意观察生活的角度和方法,要学会如何观察生活,才能从生活中找到源源不断的习作素材,作文才能成为一件乐事。

(作者单位:山东乳山市乳山口镇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牛排用心早餐
用心
早餐
打包的牛排
四招辨出 重组牛排
脑筋急转弯
用什么写作
用心,让家更有味
美味的牛排
用心
早餐,你吃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