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动”起来,课堂就会“活”起来

2020-08-31 20:02关礼雯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老虎狐狸

关礼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真正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笔者做了些尝试。

一、画一画,涂一涂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到中、高年级时抽象思维才逐步发展。涂涂画画是儿童喜欢做的事。在教学描写性较强的文本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绘画涂色,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文字转化为图画,从而更深层次地领悟文本的内涵,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更好地品味文字之美。

如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燕子》一文写道:“二三月的春风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教学这一自然段时,笔者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用彩笔画上相关内容,并要求学生边画边想:“你涂上了哪几种颜色?为什么?大自然美丽的颜色是谁涂上的?”学生完成绘画练习后,“青”的草,“绿”的叶,“鲜艳”的花在学生的笔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富有生机的春景图,他们对文本中描绘的“烂漫无比的春天”就有了一个感性认识,抽象的文字材料与形象的视觉材料和谐统一起来,学生心中便拥有了美好的春天。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就会很快走进课文里那个光彩夺目的春天,不用教师过多点拨,学生的体验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扮一扮,演一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去扮一扮课文情节当中的任务,演一演故事情节片段,使学生对人物心理及整个文章所描述的画面有身临其境般感受的同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其中,寓言故事和童话故事等课文,最适合采用这种方法。

如教学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时,在厘清故事主要内容后,重点指导学生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讀。通过分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模拟各个角色,揣摩角色的心理,体味角色的言行动作。为了在朗读中促使学生熟悉课文语言,笔者抓住描写狐狸和老虎神态、语言、动作的关键字词进行适当点拨。这样,学生不仅在读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为进入角色的表演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的教学就是以表演的形式来进行。笔者请几位学生分别戴上扮演狐狸、老虎和其他几种小动物的头饰到讲台前表演。只见一只“老虎”东张西望,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学生已经不需要依赖课本,各自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展开表演。

“老虎”看着逮住的“狐狸”,好像回味起了肉的滋味,不时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还用小手抹着流出的口水,嘴里说着:“这肉一定很好吃!”引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虽然“舔”“抹”只是细小的动作,但这位学生却表演得相当好。在接下来的表演中,在“狐狸”“眼珠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摇了摇尾巴”一次比一次具有欺骗性的谎言下,“老虎”从想吃“狐狸”到“一愣”,再到“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接下来,“半信半疑”,最终“信以为真”,上了“狐狸”的当。表演的学生充分把握了角色的心理,把狐狸的虚张声势与狡猾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通过他们的表演,在一次又一次的品读对话中,学生走进了文本,明白了遇事应开动脑筋,不能盲目相信他人,否则就会上当受骗,而这正是课文想要传达给学生的道理。

在教学中,采用丰富多样、灵活新颖的教学形式,才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欢迎,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学习语文的快乐,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大通路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老虎狐狸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老虎喜欢吃什么
老虎不在家
狐狸和猫
狐狸
老虎变成猫
狐狸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