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学教育在小学低段的应用

2020-09-10 07:22铁焰荣
南北桥 2020年1期
关键词:蒙学语文教材小学教育

铁焰荣

【摘    要】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让教育者的视角回归到了传统文化,而在语文新一次教材改版过程中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经典蒙学文本也被编入了新教材。随着新教材使用和普及,这次变革在教育实践当中的意义也逐渐开始凸显出来。除了传统的德育功能,从当今语文教育的视角看来,蒙学教育不仅符合儿童认知心理还能提升语文素养。但落实在实践中蒙学教育仍然出现不少问题,诸如蒙学体系的不完整、教学形式的单一,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积极发挥地方教材和活动课程的作用。

【关键词】蒙学  小学教育  语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1.124

一、蒙学教育的现状

(一)蒙学的发展

蒙学是指我国古代对于儿童的启蒙教育。自先秦到清末蒙学一直处于发展状态:在西周时蒙学为官办,称为“小学”;春秋以后蒙学为私人办理;汉代称蒙学为书馆;宋元时期蒙学游客巨大发展,无论是在教学方法还是在教材上都有了巨大进步,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后期国家基础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最早的蒙学教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西周到唐代,多为综合性读物,如:西周《史籀篇》、秦代《仓颉篇》、西汉《急就篇》、南北朝《千字文》、唐朝《开蒙要训》;第二阶段是宋代以后,多为分类专题编写的著作,如:识字类的《百家姓》、德育类的《童蒙训》、历史类的《十七史蒙求》、诗歌类的《唐诗三百首》、自然科普类的《名物蒙求》。

这些蒙学著作不仅将识字文本和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充分地注意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及汉字书写的特点。其中甚至不乏名家手笔,如朱熹的《蒙童须知》。这些教材直接提升了蒙学的教育质量,也顺应时代要求,成为当时的儿童启蒙教材。

时代变迁,教育目的随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发生改变,作为儿童启蒙教材的蒙学也在不断的变化。以《百家姓》为例,宋朝版百家姓以国姓“赵”字为首,而明朝版的《百家姓》以当时的国姓“朱”为首。除此之外,各个时代的《三字经》也都随着意识形态的不同均有所增改。而我们今天在对蒙学的教学中也应该顺应时代精神,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二)新教材中蒙学地位

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旨在稳固国本、传承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尤为凸显。2017年9月统编语文教材全国推行,大幅增加了古诗文的篇目。小学阶段部编版《语文》新教材包含古诗词128篇,与北师大版《语文》旧教材相比,增幅达87%。同时,初中语文的古诗文增加51%,高中增加古诗文16%。

具体到新增古诗文中的蒙学部分,部编《语文》教材选编中增加了节选自《三字经》《弟子规》的篇目,在一年级下册的《姓氏歌》中加入了《百家姓》的部分内容,甚至在识字类课文《天地人》中都加入了《三字经》的内容,这些都对于古代蒙学融入现代小学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部分地方性教材也引进了蒙学教育,以成都市地方性教材《国学经典》为例,在小学低段的教材中编入了《弟子规》全文,这是地方性教材对于部编教材的一个拓展与补充。由此可见,蒙学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二、蒙学教育的意义

(一)蒙学文本符合儿童认知心理

关注儿童心理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中国古代开始,蒙学教育就非常注重儿童心理。宋代王阳明《蒙训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就提到“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反对传统的“督责罚”提倡“讽诱导”的方式教育儿童诗歌、礼仪、书本知识。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儿童学会知识。

从西方的现代心理学来看,以《三字经》为代表的蒙学读物通常都是三言、四言的韵句。这种句式整齐、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文章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从组块记忆的角度来讲,美国心理学家米勒认为人的短时记忆是由7±2个单位组成的,蒙学中三字一组块,六字一押韵的模式减少了记忆组块,降低了儿童记忆的负担,便于儿童记忆。

从音乐的节奏促进记忆的角度来讲,韵句给人一种音乐的“舒适感有助于提升儿童学习的兴趣”。从儿童记忆具有情绪性的特点来讲,韵句生动有趣加之节奏带来的“舒适感能充分调动儿童情绪”,更有利于儿童记忆;最后从认知发展阶段论来讲,小学低段的学生正处于前运算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蒙学通俗易懂简单直观的内容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对于我们今天的儿童而言,蒙学的学习主要体现在诵读经典等方面。通过对蒙学经典的识记背诵,有利于训练儿童的记忆能力;歌谣式的韵句诵读也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最后了解古代儿童学习的知识,也可以极大地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对了儿童解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完整的歷史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蒙学教育提升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对语文素养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蒙学教育所传递的正是符合新课标培养“语文素养”所要求的。首先,蒙学文本中语言在押韵的同时言简意赅意韵深远,不仅能提升学生们的语感,而且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让学生能够从诵读中感受到汉语言文字之美在进入小学初期就能产生对语文的喜爱。第二,蒙学中本身带有的识字功能也能让学生在掌握经典的同时提高识字能力;同样对此类经典的诵读还能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韩兴娥以《三字经》的体式创作了《三字童谣》,学生通过学习更加浅显通俗的《三字童谣》能够自己独立创作一些韵句儿歌,究其根本这都是蒙学教育能带给小朋友的正面意义。第三,蒙学文本中大量的生活知识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最后,蒙学文本中大量的典故有利于学生积累文本素材、提升阅读能力。

(三)蒙学教育与德育的结合

伟大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我想不到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对于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涉及蒙学内容也充分体现了“教育性教学原则精选的内容切合时代特点,潜移默化地将德育内容包含其中。如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人之初》节选了部分三字经的内容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教育学生要热爱学习;《语文》二年级上册五单元日积月累《弟子规》节选部分:“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教育学生应保持自身的整洁卫生,有良好的仪表仪态;还包括“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教育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值得推崇的,什么是不值得推崇的。基于学生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一条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下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低段学生通过对蒙学经典有甄别地诵读,能在价值观形成初期就能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浸润,在心灵深处埋下美德的种子,这样看似不经意实则精心布置的教育性教学也能极大程度的让学生内化这些传统美德。

三、当今蒙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当今蒙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蒙学教育体系不完整。蒙学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洗礼有着自身独特的体系和相对完整的发展,但是受历史局限性影响,古代蒙学读物中存在大量宣扬封建糟粕的内容,如:男尊女卑、封建礼教、三从四德等。教材编选者将蒙学文本编入小学课本的时候进行了严格的甄别,但是在保证了内容“正能量”的同时破坏了结构的完整性。零散分散在几册的蒙学文本也不利于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这一局限性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旧的知识和新的知识连结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这可能造成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流于表面。

另外由于体系的不完整,造成学生对文本意思的不理解。从而在诵读的过程中不能正确的断句。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常常出现“唱读”和“拖音”的情况,这样的诵读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建立声律上的启蒙而且也不能正确的培养学生语感。

2.教学形式单一。分散的教材对教师而言也是不成体系的,不成体系的结果导致教学形式单一。在实践中很多教师(特别是小学低段)对于蒙学文本的教学仅局限于诵读和识字教学,并没有深入地挖掘文本背后的德育思想、传统文化和文言启蒙。此类空洞的教学仅仅把蒙学经典作为识字文本,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采用传统机械的诵读方式,学生无法对文本产生兴趣,更无法内化其中的价值。而教师也没有真正的发挥好这类文本的作用,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都是对教材中宝贵的文本的浪费。

(二)当今蒙学教育的建议

1.开发蒙学教材。在地方性教材和校本教材中加入完整的蒙学经典内容,帮助学生对蒙学经典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如四川省成都市的地方性教材《国学经典》就将《弟子规》相对完整地呈现给了学生,学生通过对地方性教材的学习有效避免了教材局限性下管中窥豹的局面。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为学生补充更加多样化的文本,除常见的《三》《百》《千》以外《笠翁对韵》等韵文也都可以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资源。

2.转变教学观念从整体上去认知。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了教师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缺失。在此背景下应在师范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帮助教师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传统文化体系,保证教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之前更应该加强教师队伍自身的学习,培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让教师在面对此类篇目时能意识到蒙学材料并不仅仅是识字材料,更是可以当作“定篇”展开专题性的学习。在专题学习中可以尝试由教师引导让学生学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对篇目的典故、写作背景、作者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让学生能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整体认知。

3.丰富教学活动,提升学习的“仪式感”。增加学生的仪式感可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感和认同感,让学生产生“颈部以下的学习”从而产生知识的内化。在蒙学的学习过程中首先是诵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将文章读正确、流畅。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学生诵读虽然能按照要求进行,但能否做到吐字清晰、发音正确、注意停顿和重音,注意语调和语速,教师的在课堂上的评价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评价中教师应多采用一些鼓励性的评价,因为这样更有利与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与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作为教师教学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学生的疑难、困惑,在具体评价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还要因材而异,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只要教师能坚持训练,时间长了就一定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一教学要求。

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放录音、范读或带读等方法,让学生注意文本的停顿,培养学生语感。范读时,教师放慢语速,让学生能清楚地感受到儿歌或经典诗文的停顿。甚至还可以夸张地范读,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打节拍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找到诵读的感觉,知道诵读应该是抑扬顿挫的,让学生感受其韵味,然后带着学生逐句读,再师生合作读等。例如在教学《弟子规》的时候,老师先放录音,让学生先整体感知诗句的停顿和节奏,再进行范读、带着学生逐句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其节奏。

在完成了第一阶段学习蒙学经典的之后,多举办一些专题性学习活动,如举办诵读比赛、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组朗读、模仿古人举办一些诵读活动。或者是根据经典内的要求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如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在了解文本意思之后,在民主的氛围下建立相应的班规家规,把学校的要求和家风家训结合起来。通过活动创设和经典相对应的情境,增强学生的仪式感,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具有整体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将经典中的道德要求落入实处。

总之,蒙学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当今教育工作者将视角回归到蒙学无论是在政策还是在教育发展上都是大势所趋具有积极意义的,如何进一步深化蒙学教育在小学低段的应用仍然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話题。

参考文献

[1]张萌.优秀传统蒙学经典在小学德育中的教育价值研究[M].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

[2]罗洁英.蒙学教材的编写特色在部编本语文教材当中的体现——以一年级上册为例[J].教育观察.2018年(16):29-31.

猜你喜欢
蒙学语文教材小学教育
基于CiteSpace的蒙学教材研究可视化分析
日新才能启蒙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宋明蒙学中的音乐教育对当代儿童音乐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