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

2020-09-10 07:22林婉茹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0年48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林婉茹

摘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积极应用读写结合的方法于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丰富多样的写作材料,让他们在读中获取写作经验,促进他们阅读技能的提升。读与写是紧密关联、相互促进的两个环节,教师要善于将两者在阅读教学中的融合应用,才能够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本研究从五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教学实例着手,探究读写结合的意义及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应用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阅读教学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汲取营养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品格,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阅读是一项长期的积累过程,是对小学生学习毅力与信念的考验,五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又随性,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当中难度较大。基于此,教师的阅读教学应不断创新,以趣味化来引导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读写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边阅读,边做笔记,便于在写作过程中合理应用,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1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深化对阅读的理解。傳统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先理解文章大意,在固定的答题模式下回答问题。如果教师长时间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渐渐降低。为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会答题仅仅是浅层次的目标,更关键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对阅读的深化理解。文章阅读过程中,读写结合能够融合学生的独特感受,提升个人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部分,读与写的增加会强化学生阅读理解的深度,促使他们对文学的热爱程度也会大大提升。

第二,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五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读与写的結合会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随着小学生阅读量的提升,在读与写中不断感悟与反思,引导他们读有内涵的篇章,写有感悟的内容,汲取的营养肯定会越来越丰富,思想境界也会达到新的高度。“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即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篇章中丰富个人精神世界,茁壮成长。

第三,有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生活素材是一个作家写作的源泉宝库,倘若缺乏足够的阅读经验,就难以灵活把握手法的使用,创作出引人入胜的文章。读写结合对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极其关键,阅读中学生要判断作者的情感,感悟文章的写作意图,在写作中将输入的内容经个人润色后再输出,并内化为个人的素材与资料。读与写的结合对学生概括总结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2.1利用书写读后感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

“读后感”在小学阶段是一个常见的写作形式,主要是教师让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籍之后,记录下自己在观看时候的感受,进而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使用这样的方式,尤其在针对小学生时,因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都在不断的充实,书写作文的能力也正在持续优化。学生在阅读之后完全可以对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进而从更深层次了解文章作者书写时的心理变化,真正意义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是依靠文字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答案。

比如,在学习《落花生》这一篇文章时,虽然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多学生都能了解到这篇文章的主要内涵,也懂得人要想花生一样做一个有内涵的人,要具备奉献精神,讲究什么是内在,如何服务社会等等。但即使他们了解到了这些概念,也只是停留在了文字表面,对于他们的主观意识以及人生理念都没有起到相关的指导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后写一篇与之相关的观后感,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映衬文章的一些感悟和感受。以这样的写作方式来进行写作,学生会从内心中真正受到作者情感与思想的熏陶,进而达到主观意识上的理解。

2.2利用角色扮演,升华学生素养

角色扮演是当下教学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形式。而这一形式的教学主要建立在文本内容基础之上,再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利用角色的形式将内容体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到文本当中,体验文本人物内心的真实活动,在表演时,还可以深刻理解和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好自身的作用,以便帮助学生对任务的形象、性格以及特征等进行更好的塑造,将文本内容作文基础,在这一基础之上实现对人物形象的创新。

比如,在学完《愚公移山》这一篇文章之后,因为文章本身就是以故事的形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此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利用小组形式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对剧本加以创设,再将其中的角色分配给各个小组成员。在表演准备环节,学生们都会认真且仔细阅读文本,并掌握其中的一些情节,之后再根据剧本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不仅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还培养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激情。当学生结束表演后,教师再要求学生用逻辑通顺的语言写下整个表演过程的情感经历,以及对其他同学哪一个表演场面感触最深。

3结语

总之,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立足课堂,准确找到读写结合的切入点,积极创新读写结合的有效形式,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才能高质量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目标,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经鑫.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9,(33):58-59.doi:10.3969/j.issn.1674-6023.2019.33.034.

[2]相贝贝.探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0,(84):47-48.

[3]吴淑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J].魅力中国,2019,(46):188-189.

[4]林珠花.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读写引导模式探究[J].读与写,2020,17(15):43.

[5]李丽丽.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探析[J].语文课内外,2020,(15):239.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