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媒介使用与国家认同研究综述

2020-09-10 07:22韦意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国家认同少数民族

摘 要:当今国家想象的构建离不开媒介的积极参与,大众传播在少数民族个体与群体的国家认同构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国家认同、媒介使用、少数民族与两者的关系3个层次,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梳理与评述,认为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扩大,但是从媒介角度进行的研究亟待丰富,同时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现有研究覆盖区域和群体仍需补充。

关键词:国家认同;媒介使用;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030-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丝路精神’下中国国家形象在东盟国家的传播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XW075;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受众的媒介使用与国家认同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KY0504

麦奎尔认为,“社会整合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功能,也是媒介研究的重要理论范畴”,[1]核心命题之一为媒介与国家认同的相互关系。随着大众传播的全球化以及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少数民族个体与外界在交流的过程中,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断发生冲突与变化。大众媒介在少数民族个体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少数民族如何通过媒介建构国家的概念是近年来值得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关注国家认同与媒介研究的相关文献,同时专注在此关联研究下有关少数民族的议题,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一、国内外对国家认同的研究概述

国家认同是一个政治概念,20世纪70年代,其概念作为行为主义深受关切的主题之一,开始正式进入政治学领域。[2]

如何定义国家认同?台湾政治学者江宜桦将这个概念拆分,逐一分析了“国家”和“认同”两者的内涵及外延:“国家”的概念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部分,前者指政治共同体,后者指近现代的民族国家;“认同”的意义有三,一是“同一”“等同”,二是“确认”归属,三是“赞同”“同意”。江宜桦指出,国家认同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那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灵性活动”。[3]

研究“认同”,探索社会现状下国家认同构建的有效路径,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目前,国内外有关国家认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就目前的成果检索情况看,研究涉及政治学、教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国内已有不少学者针对国家认同研究进行了评述。

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一)国家认同的本体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为国家认同的内涵,包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国家认同的内涵可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制度认同3个部分进行分解。李龙、支庭荣提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制度认同是国家认同研究的3个传统范式。[4]

关于民族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从中国多民族、多族群的国情出发,试图重新定义和解释民族认同;将族群理论引入实践,分析特定情境中族群的资源竞争与配置;将研究范畴由传统的研究少数民族取向到同时注重对汉族的重新思考。

基于文化认同角度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同一国家中不同族群的文化语境,影响个体身份的认同;以文化作为共同体的想象符号,是国家认同构建与传播的基础。

基于制度认同角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民身份和政治权利的基本形态、国家认同多元因子开发两个方面。代表性成果主要为李素华和肖滨的相关研究成果。

(二)国家认同的对象研究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看,针对国家认同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三大类:跨境(界/国)民族、青少年以及国内少数民族群体。

1.跨境(界/国)民族为对象的国家认同研究。陈茂荣在《国家认同问题研究综述》中总结,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从历史学视角考察某类族群的国家(族)认同;从国际关系角度,研究国家安全现状并延伸探讨世界政治规范;认同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延伸影响。[2]在中国知网上以“国家认同”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有文献5487篇,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3个方面:考察某类族群的认同源流,特别是历史、风俗等方面;研究当前政治制度下,跨境族群(如港澳台三地)的认同建构;研究某个特定媒介或特定媒介内容对跨境族群(如港澳台三地及海外华人)的国家认同影响。代表性成果有周建新的《和平跨居论》,马曼丽的《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述》,李文珍、夏银平、梁浔的《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影响因素与建构》等。还有台湾学者从原住民本土文化、外来殖民文化混杂形成的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源流之间的关系角度进行的国家认同研究。

2.青少年群体的国家认同研究。瑞士学者皮亚杰最早开始进行这个维度的研究,早在1951年就开始通过访谈的方式调查青少年对祖国以及国际关系的看法。国内学者的研究目前集中于3个方面:国家认同的培养、特定地区或学校青少年国家认同的现状调查、边疆或跨境地区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代表性成果有傅承哲、杨爱平在《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心理融合机制》中从心理融合机制进行探析,认为从底层心理认知的角度可以更好地增强青年的认同感。[5]安晓镜、杨未艳、朱姝、王晓庄的系列论文,就如何增强认同的问题对云南楚雄少数民族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表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两者关系呈现正相关,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提升多元文化意识水平进而提高国家认同水平。[6]此外也出现了一定数量针对新疆、云南和贵州等边疆或跨境地区的青少年实证调查研究。

3.少数民族群体的国家认同研究。在中国知网以“国家认同”和“少数民族”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现有文献大多从历史、文化、社会视角进行论述。就现有文献发表年度看,2017年之前因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积极推动相关研究,每年发表期刊数量较多,大多集中于路径分析、建构问题和对策建议3个维度。

(三)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两者间的关系以及民族与国家如何互相认同一直是重点研究方向。国际研究中的主流观点是普遍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两种。与之对应,国内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主要有矛盾论和多元共存论两种观点。张永红、刘德一在其论文《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中支持矛盾论(有部分學者对应“Ethnic Group”的概念,在研究中将“民族认同”称为“族群认同”)。矛盾论观点认为从国家角度看,处于国家场域下的地域文化的陈迹还未彻底清除,从族群视角讲,各族群的强烈独特利益诉求可能导致族际间不和谐甚至出现对立与冲突。多元共存观点认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矛盾性(冲突性)并非固有属性和完全内容,两者长期共存才是事实,并强调了和谐共生的意义所在。[7]钱雪梅的研究支撑了这一观点。她从认同的特性角度入手,认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多元共存才是社会的现状。[8]

二、媒介使用与国家认同研究

“媒介即信息”,媒介本身及其承载的信息通过接触和使用影响受众社会意识的构建,进而影响受众对国家这一想象的共同体的认同观念。身处媒介化社会,通过媒介获取和消费信息将成为国家认同构建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受众角度研究媒介对国家认同的影响,一个可供借鉴的重要理论是教养理论。美国学者乔治·格伯纳认为大众媒介(特别是电视)对受众的“主观现实”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存在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養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现实观。[9]

在教养理论基础上,中外学者对媒介使用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国家认同的媒介构建研究、媒介使用与国家认同构建关系研究。

(一)国家认同的媒介建构研究

此方向主要从媒体介质和内容角度分析媒介在建构国家认同中产生的影响。在此方向下,部分学者研究的角度为特定媒介文本所建构的集体认同。戴维·莫利认为,电视连接家庭、国家和国际,维持“国家家庭”等各种共同体的形象和现实。[10]卢嘉、刘新传从新媒体与国家认同角度进行研究,在《互联网与国家认同:媒介生态学视角下基于全球33个国家的实证研究》中以33个国家为样本进行调查,通过研究评估互联网这一新媒介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方式和强度,进而证明全球领域内互联网的参与将有效消解种族民族主义。在中国混杂交融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大众媒介和国家认同两者呈现的结构形态和发展路径呈现出多元的态势。[11]

部分学者从个案出发,聚焦特定节目与受众认同建构的关系。德默兹等通过希腊报纸如何报道马其顿问题探讨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问题。邢彦辉、林如鹏认为电视仪式是一种符号性集中体现的象征仪式,作为重大的政治传播行为,为国家想象的代表性符号出现提供了条件。通过对电视重大仪式的研究,可以揭示电视媒介对受众国家认同的构建影响。[12]黄玲的研究同样发现,在有关奥运的相关报道中,大众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在新闻话语的生产制作层面实现了国家认同观念的传播。[13]

(二)媒介使用与国家认同建构的关系研究

此研究方向关注城市居民、集体行为、后现代语境、传播科技发展(尤其是新媒介)对媒介使用者的国家和社会认同产生的影响。陆晔提出,目前已有实证研究显示,媒介使用行为会对其在国家认同的不同维度上产生作用。[14]其在《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中以上海城市居民为调查样本,从经验主义出发,研究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使用行为如何对公众社会凝聚力的主观感知产生作用,并进而对国家认同产生影响。孙玮提出,互联网在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不同领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参与新社会运动集体认同感的建构,在公共事件中承担社会动员和组织功能,形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新媒介事件,在鼓吹民族主义的同时,也通过网民代表公众参与政府、商业机构和传统主流媒介之间的利益博弈,并对集体行为模式产生影响,通过差异化意见表达和舆论监督实践体现出朝向公民社会的参与式特征。[15]

三、少数民族媒介使用与国家认同研究

国内学者目前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学、社会学还有政治学领域,从传播学领域切入的研究所占比例较少。身处媒介化社会,媒介对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构的影响是一个亟须关注的议题。

针对大众媒介(包含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及其他传播形态如何对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构产生影响,国外研究主要从3个视角展开:一,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的个体涵化态度的影响;二,少数族群身份认同产生影响的相关变量;三,少数族群媒介对族群共同体认同的影响。

国内研究主要基于以下3个研究角度:

(一)特定媒介形式的使用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构建

现有研究中,部分学者关注少数民族在接触广播、电视或电影等单一媒介形式后,对个体或群体从身份认同上升至国家认同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杨洪新的论文《电视文化对新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构》,提出电视媒体通过提供主流价值观、文化认同的范式、大众文化产生的示范效应以及直播建构的媒介仪式增强国家认同感。[16]吴丽和韩湿则分别对1949至1966年这一段独特时期电影如何建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进行了研究。

(二)特定媒介接触内容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构建

部分学者关注新闻、电视剧等特定媒介内容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舆论导向和传播情况,借此研究少数民族接触特定媒介内容后对国家认同建构产生的影响。代表成果有南长森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商娜红、江宇、刘晓慧、王辉、吴达慧、王婧对广西少数民族青年媒介素养状况进行了田野调查,完成了关于大众传媒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关系研究的系列论文。他们基于实证调查,描述其传播媒介的使用与接触状况,勾勒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所处的媒介环境,描绘该地区青年的社会和民族观念,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手资料。[17]

(三)研究少数民族群体的媒介使用情况和国家认同的关系

张健博士结合其在中国几大城市的访谈调研,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人”身份的建构过程以及对今天居住在城市中的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的影响。集体记忆的挖掘和建构对处于流动状态的少数民族群体的国家认同建构有显著影响。[18]张媛的博士论文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分析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形成的传播动力机制,探讨不同传播形态的结合如何共同作用并影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变迁。[19]

四、结语

就国内外对少数民族的媒介使用与国家认同的关联研究现状来看,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认同研究范围扩大,但传播学视角研究亟待丰富

国家认同成为了多学科研究的主题,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都加入研究领域中,项目立项和论文发表近5年维持一定数量。现有研究中针对媒介与国家认同的研究多从个案出发,研究某个或几个少数民族群体在特定传播形式或特定传播内容下的国家认同建构,通过实证调查为后续少数民族媒介使用与国家认同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但目前国内关于此领域的研究整体数量不多,从传播学路径来说,对媒介与国家认同的研究多集中于运用内容分析或者话语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研究大众传媒如何通过传播内容来建构国家认同,而从受众层面入手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二)研究对象较为集中,但分布区域涉及覆盖群体有待补充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媒介对少数民族群体国家认同的构建尤为重要。就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针对少数民族群体及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媒介使用与国家认同的研究集中在新疆、西藏、云南和贵州等几个区域。同为民族自治区,内蒙古、宁夏和广西的研究相对缺乏。同有跨境族群的省和自治区如吉林、内蒙古和广西,相关研究数量较少。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大多从少数民族群体的历史、风俗等着手,研究其国家认同的源流,仅有少量研究涉及媒介使用对少数民族群体认同观念构建的影响。

总之,目前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传播学视角下的认同研究仍需丰富,研究对象的领域和类型需要扩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少数民族群体对媒介的接触频率和黏性不断增加,对该领域的研究目前还需要不断扩展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2.

[2] 陈茂荣.国家认同问题研究综述[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77-81.

[3]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8-11.

[4] 李龙,支庭荣.我国媒介与少数民族关系研究的知识图谱与热点基于CNKI(2001-2016)的数据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4):164-168.

[5] 傅承哲,楊爱平.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心理融合机制[J].当代青年研究,2018(6):117-122.

[6] 安晓镜,杨未艳,朱姝,王晓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初中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自尊、多元文化意识的链式中介效应——以云南省楚雄州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8(6):111-118.

[7] 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8-101.

[8] 钱雪梅.从认同的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6):16-25.

[9] 郭镇之.北美传播研究[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281-282.

[10] 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M].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52-73.

[11] 卢嘉,刘新传.互联网与国家想象:媒介生态学视角下基于全球33个国家的实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8(4):32-41.

[12] 邢彦辉,林如鹏.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符号机制[J].当代传播,2019(1):42-45.

[13] 黄玲.国家认同:对北京奥运报道的话语分析[J].新闻爱好者,2009(22):42-43.

[14] 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J].新闻大学,2010(2):14-22+80.

[15] 孙玮.生活政治中的集体认同建构——大众传媒与新社会运动关系分析[J].复旦政治学评论,2008(00):215-224.

[16] 杨洪新.电视文化对新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构[J].当代传播,2012(5):60-62.

[17] 商娜红,江宇,刘晓慧,王辉,吴达慧,王婧.媒介化社会:当局与旁观——基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媒介使用与接触状况调查[J].文化与传播,2016(12):1-15.

[18] 张健.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中国人概念及政治认同[D].哥伦比亚大学,2007.

[19] 张媛.媒介、地理与认同——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变迁[D].浙江大学,2014.

作者简介:韦意(1988—),女,广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家认同。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谢雱绥宁少数民族村落油画写生作品选
少数民族的服装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定义的新思考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
从社会资本视角看中国政治发展的条件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