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负压吸引清石鞘在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0-09-14 12:38周文杰胡振兴
关键词:石术肾镜肾结石

刘 聪,陈 冰,周文杰,胡振兴

(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乐山 614000)

肾结石容易发生尿路堵塞,导致肾内积水而发生疼痛,甚至会发展成为尿毒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对于肾结石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法缓解,或者结石直径较大无法溶解时,则进行外科手术治疗[1]。目前,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完善,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微创手术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微创手术根据取石通道直径大小而分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等特点,但是学者对这种手术方法存在较大争议[2]。本研究选取我院近一年所收治的8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分别联合负压吸引清石鞘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探讨最佳手术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入选患者均经过B超、肾脏CT、尿常规等临床检查确诊,结石大小、位置明确;知晓本研究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心、肺、肝、肾等功能异常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患者;既往存在上腹部手术、肾脏手术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结石部位等一般资料见表1,经过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负压吸引清石鞘,取患者俯卧位,建立静脉通道,放置输尿管镜,插入导尿管,垫高患者腰部,取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操作部位,沿着输尿管注入生理盐水,促使肾盂内充盈膀胱,形成人工肾积水。在C臂或B超引导下精确穿刺目标盏,利用筋膜扩张器扩张手术通道,逐级扩张到F18,留置 F18 负压吸引清石鞘,建立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和中心负压吸引相连,针对手术需要,调整负压,将压力控制在150mmHg,经鞘放置微创肾镜,利用负压吸附系统,清除碎石。放置F5-F6双J管,留置肾造瘘管。术后监测患者体征变化,注意术后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操作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②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及肾血流指标,包括肾血流最高速度(Vmax)、尿素氮、血肌酐,阻力指数(RI)、心脏收缩速度/心脏扩张速度(S/D)。③对比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二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腹腔脏器损伤、术后出血、腹膜后血肿、感染和尿源性脓毒血症等)。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获取的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手术相关指标、肾功能指标、肾血流指标采取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检验,性别占比、结石部位、轻石率、并发症发生率采取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如果组间对比数据差异值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肾血流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肾功能(Vmax、尿素氮、血肌酐)、肾血流指标(RI、S/D)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Vmax、RI、S/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肾血流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清石效果、二次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二次手术率和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腹腔脏器损伤、术后出血、腹膜后血肿和感染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4所示。

表4 两组患者清石效率、二次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复杂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多见于青壮年,主要表现为腰部不同程度的疼痛、酸胀,结石数量、大小不同,疼痛感也不同。如果结石位置固定、体积较大,则多表现为腰部酸胀,随身体活动时隐隐作痛;如果结石体积较小,可随身体运动而移动,致使腰腹部出现阵发性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3]。临床上对于该病既往多采取药物、开放手术和体外冲击碎石法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结石直径小的患者,开放手术主要针对伴有较大创伤、出血量较多患者,体外碎石需多次实施才可清除结石,容易造成肾功能损伤,损害患者机体功能[4]。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腹腔镜技术、医疗器械的不断进步,经皮肾镜逐渐应用在临床中,成为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治疗手段。而经皮肾镜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通道,本研究基于此,就不同通道应用效果展开对比研究。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皮肾通道明显缩小,可减少扩张次数,降低术中对肾脏损伤,降低术中出血量[5-6]。在碎石过程中,输尿管镜比较细,摆动幅度比较大,扩大了手术适应证[7]。但是也有学者表示[8],肾输尿管镜操作腔道比较小,主要通过高压灌注的方式进行取石、碎石,这样可能影响取石效果及清石率,延长手术时间,并发感染等疾病。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负压吸引清石鞘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对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肾血流指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Vmax、RI、S/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负压吸引清石鞘对肾功能、肾血流的影响,主要是手术对肾实质的损伤、高压灌注对肾脏集合系统的损伤较小。通过本研究证实,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通道更小,联合负压吸引清石鞘可减轻肾脏损伤,进而促使肾血流恢复。

观察患者的手术清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次取石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负压吸引清石效果优于单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且可降低二次取石率。另外,经皮肾镜取石需建立肾通道、肾造瘘等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肾实质性损伤,进而引发相关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负压吸引清石鞘可减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因此,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负压吸引清石鞘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因微通道操作通道直径受限,不宜处理体积较大肾结石,但是对于多发性结石、复发性结石优势明显。

总而言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负压吸引清石鞘在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清石率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二次手术率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是两种手术各有各的特点,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还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手术方式,以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石术肾镜肾结石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留置输尿管导管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分析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喝矿泉水不会加重肾结石
甜饮料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
常喝甜饮料易患肾结石吗?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