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020-09-14 12:38赵俐红
关键词:颈动脉神经功能年龄

熊 洁,赵俐红,李 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 61004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好发于老年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IS发病率也显著升高[1]。及时入院就诊可改善AIS患者预后,但部分患者经相关治疗后,病情仍呈进行性加重,而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预后较差,临床称其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2]。AIS中PIS发生率为20%~40%,病情进展多延续至发病后7d,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3]。故分析PIS发生的影响因素,给予相应防控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有其必要性。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324例>60岁AIS者临床资料,以评估PIS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PIS诊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9月我院324例>60岁AIS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且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4]诊断标准者;年龄>60岁者;发病至就诊时间<1d者;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心源性等其他因素引起脑栓塞者;合并严重感染或近1个月存在感染征象者;近1个月手术或外伤史者;近1周内使用激素治疗者;伴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324例患者男性221例,女性103例;年龄61~72岁,平均(65.21±4.32)岁。

1.2 方法利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5]评估患者就诊至发病7d内神经功能缺损变化情况,若SSS评分较就诊时增加≥18%,则判断为PIS,否则为NPIS组。记录两组性别、年龄、就诊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吸烟史、酗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颅内动脉或颈动脉狭窄、血压降低、发热情况及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D二聚体(DD)水平。其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SSS评分评估,SSS评分0~15分为轻度,16~30分为中度,31~45分为重度;生化指标均为患者入院24h内常规抽取的肘静脉血;血糖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株式会社,AU2700)检测;TC、TG、LDL-C、HDL-C采用酶比色法(试剂由浙江世纪康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检测;DD使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年龄>60岁AIS患者PIS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分析用SPSS 19.0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年龄>60岁AIS患者PIS发生的单因素分析324例年龄>60岁AIS患者中PIS 76例(23.46%),纳入PIS组;非PIS 248例(76.54%),纳入NPIS组。两组性别、年龄、就诊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吸烟史、酗酒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情况及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S组糖尿病史、颅内动脉或颈动脉狭窄、血压降低、发热发生率及血糖、TC、LDL-C、DD水平明显高于NPIS组(P<0.05),HDL-C水平则低于NPIS组(P<0.05),见表1。

表1 影响年龄>60岁AIS患者PIS发生的单因素分析[n(%)]

2.2 影响年龄>60岁AIS患者PIS发生的多因素分析将影响年龄>60岁AIS患者PIS发生的单因素代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糖尿病史、颅内动脉或颈动脉狭窄、血压降低、发热及高血糖、高TC、高DD是影响年龄>60岁AIS患者P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 2。

3 讨论

年龄>60岁者是AIS的好发人群,且此类人群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可严重影响病情进展,使AIS致残率及致死率进一步升高[6]。另外,在长期高血压的影响下,脑血流自动调节阈值上移,脑缺血区脑血流自动调节机制可完全丧失,加重脑水肿,引起缺血范围增加,加速病情进展,导致PIS[7]。而临床研究发现,PIS的发生发展与机体血压、血糖、血脂多种因素相关[8]。对此,本研究也就影响年龄>60岁AIS患者PIS发生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以制定防控措施,减少PIS发生率,为改善AIS患者生存质量提供新思路。

表2 影响年龄>60岁AIS患者PIS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就诊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AIS患者发病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与PIS发病无明显相关性。PIS组糖尿病史、血糖水平明显高于NPIS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血糖水平较高者脑组织葡萄糖水平较高,易出现葡萄糖无氧代谢,导致乳酸堆积,使脑组织缺氧坏死加剧;脑缺血缺氧时,高血糖能引起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增多,引起线粒体损伤,诱导细胞缺氧坏死,造成病情加重有关[9]。且PIS组颅内动脉或颈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NPIS组。考虑该结果与AIS发病后参与侧支循环代偿的脑血管或颈动脉存在狭窄,可导致代偿不足,易加重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有关[10]。此外,PIS组血压降低、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NPIS组。推测该结果由以下2个因素作用引起:①AIS患者多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对脑血流调节能力较差,在血压显著降低时,半暗带区缺血及脑灌注不足情况将进一步加剧[11];②发热则能促进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引起缺血缺氧脑组织产生乳酸增加,诱发酸中毒,加速神经细胞坏死[12]。而PIS组TC、LDL-C水平高于NPIS组,HDL-C水平则低于NPIS组。即脂代谢障碍与PIS的发生相关。究其原因可能与脂代谢紊乱影响血栓素A2的释放,使血栓形成增加,扩大梗死灶面积,促进病情恶化有关[13]。另有学者研究发现,脑组织损伤严重者释放大量凝血因子,激活凝血-纤溶系统,而PIS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凝血-纤溶系统紊乱密切相关[14]。本研究结果也表明,PIS组DD水平明显高于NPIS组。这也说明,AIS患者继发性纤溶亢进使DD水平,可诱发PIS。

除上述结论外,本研究还发现,糖尿病史、颅内动脉或颈动脉狭窄、血压降低、发热及高血糖、高TC、高DD是影响年龄>60岁AIS患者P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也证实,PIS的发生与糖代谢、脂代谢、发热、血压调节、凝血-纤溶功能紊乱和侧支循环障碍等多种因素相关。不仅如此,还有学者提出,缺血引起的炎症反应是导致AIS继发性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能诱导PIS的发生[15]。但本研究收集的资料有限,未探究炎症反应与PIS的关系。故还需后续扩大样本量,纳入更多因素,完成Logistic回归分析,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合并糖尿病史、颅内动脉或颈动脉狭窄、血压降低、发热及高血糖、高TC、高DD的年龄>60岁AIS患者更易出现PIS,临床可根据上述指标制定防控措施,以改善AIS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颈动脉神经功能年龄
变小的年龄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