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及其核心物质基础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2020-09-16 10:15白万富周红兵石松利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物质基础药理黄芩

李 倩,白万富,周红兵,常 虹,石松利,2

(1.包头医学院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60;2.包头医学院蒙中药活性物质与功能研究所)

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疫情已在世界范围扩散,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而目前临床上尚未发现针对此病毒的特效药物。我国传统中医药历史悠久、疗效肯定,在历次重大传染病防控中都发挥了大有可观的作用,多种中药在乙型肝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抗病毒领域效果显著[1],在此次防治新冠肺炎上的作用更得到各方肯定。各地区因时、因地、因人制定适宜方案,辨证用药,灵活应用[2],各省累计确诊病例中医药治疗参与率均高于95 %[3]。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无污染等特点的中药在此刻显示出巨大潜力。本文回顾国家及各省地区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方案,利用中医经典理论,结合临床表现分析病因病机,对中药复方及其核心物质基础治疗新冠肺炎现代药理研究综述,期望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1 中医对COVID-19的认识

传统中医将此次新冠肺炎归于中医瘟疫类疾病,称为“疫”。《黄帝内经》初见“疫”,以“木疫、火疫、土疫、金疫、水疫”合称“五疫”。《素问·刺法论篇》记载:“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4]。晋代王叔和《伤寒例》首见“寒疫”,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较完整的记载了“风疫”。明代吴有性《温疫论》将“异气”与“疠气”均称为“疫毒”。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充分表现了流行性、传染性强的特点。

2 基于临床表现分析COVID-19中医病因病机

此次发病呈流行性,传染性强。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也会出现恶心、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5]。重症患者呼吸困难,严重者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心脏损伤、脓毒症休克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危及生命[6]。以上症状主要反映出湿热以及湿热化毒的病理本质。杨道文等[7]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结合运气学说等认为此次新冠肺炎病位多在肺,也伤及脾胃,以“湿、热、毒、瘀、虚”为病机要点。但从症状分析病因,主要病因还是湿热,没有明显寒邪致病的特征。王玉光等[8]便将病因归属为湿邪为主的疫疠范畴称“湿毒疫”。结合国家及各省地防治方案,显示本病从轻型到危重型大都是湿热(或称湿毒)引起,湿热外邪是致病的主要病因,热瘀交结是其主要病机,治疗重在祛湿化痰与清热解毒[9]。

3 中药复方及其核心物质基础治疗COVID-19现代药理研究

3.1中药复方治疗COVID-19现代药理研究 中医药学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与疾病斗争实践经验,因其可早期干预治疗、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在此次新冠肺炎中仍发挥重要作用[10]。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11]及地方方案,中医治疗COVID-19根据患病程度及肺证不同分别推荐了连花清瘟颗粒、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适宜经典复方,多为清热解毒、宣肺祛湿,这些中药复方可用于抗炎、抗纤维化、调节免疫等,曾在非典及甲流期间具大有可观的治疗作用,详见表1。

3.1.1连花清瘟方 连花清瘟方由银翘散和麻杏石甘汤结合而来,具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等功效,能够通过提高人体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病毒感染后的气道炎症和肺部炎症损伤,并降低病毒感染后的肺指数等,有效地治疗多种流感病毒诱发的呼吸系统疾病[12]。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在中医治疗COVID-19 医学观察期推荐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用以早期湿毒郁肺证,能够明显改善发热、咳嗽、乏力、气短等临床症状,取得良好效果。

3.1.2血必净注射液 血必净注射液是基于“四证四法”中医治则及“菌毒炎并治”理论制成[13],方中君药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赤芍、川芎、丹参活血祛瘀、清心除烦,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共奏活血化瘀、舒通络脉、溃散毒邪的功效。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危重疾病。因此在此次新冠肺炎临床治疗期治疗重型疫毒闭肺证、气营两燔证,危重型内闭外脱证均推荐血必净注射液,并显示良好的治疗作用。

3.1.3其他 在国家方案的基础上,各地方根据“三因制宜”原则,梳理方案。在预防方中,以益气养阴、扶正固表为主,玉屏风散应用最广,治疗期以升降散、达原饮、黄连解毒汤、双黄连口服液、痰热清注射液等清热化湿解毒救逆方为主,可能与该病情在中期或重症期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最为紧迫有关[14]。

3.2中药复方核心物质基础治疗COVID-19现代药理研究 经过药物筛选、优化,研究者通过网络药理学,对以上等多种中药复方进行有效成分的筛选与推测,结果显示方中多使用黄芩、柴胡、金银花、连翘、苦杏仁等清热解毒、解表化湿药,核心物质基础为黄酮类(槲皮素、山奈酚、黄芩素、汉黄芩素、木犀草素等)、植物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生物碱类(咖啡因、黄连碱)、苷类(柴胡皂苷、甘草酸等)等,大多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纤维化及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槲皮素可通过降低TNF-α、IL-6、IL-1β等炎性因子水平,下调肺组织NF-κB、TLR4、TRAF6等表达减弱炎症,保护肺组织;黄芩素可抑制p38 MAPK、TGF-β/Smads等信号通路改善肺部纤维化;汉黄芩素、木犀草素可一定程度抑制流感病毒,提示在设计治疗COVID-19药物时可考虑以黄酮类为主要成分15]。通过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相互作用的结果,进行网络筛选、预测,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可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新药的研发与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详见表2。

4 小结

结合国家及地方中药复方诊疗方案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对中药复方及其核心物质基础与新冠肺炎的关联及其潜在作用机制做初步探究,结果显示达原饮、连花清瘟方、痰热清注射液等中药复方及其核心物质基础槲皮素、黄芩素、木犀草素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生物碱、植物甾醇等,可通过抗炎、抗病毒、抗纤维化、免疫抑制等途径参与治疗新冠肺炎,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表2 中药复方核心物质基础治疗COVID-19现代药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物质基础药理黄芩
山西晋城启动黄芩示范项目
UFLC法同时测定黄芩汤中3个有效成分的含量
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临床用药分析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高职院校动物药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伊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济南版生物八上《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
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及方法之我见
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及其当代建构
能源安全视角下中国与丝绸之路国家的能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