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分析与路径优化
——以吉林省高校为例

2020-09-17 13:29张秋菊徐东北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战略服务

李 才,张秋菊,徐东北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国务院公布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并相继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同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 年)》,要求高校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高校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持。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有9 700 多个村,发展重头在农村,农村兴则事业兴,农业强则省强。吉林省高校数量众多,省属本科高校有35 所,是服务地方的重要人才库,肩负着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是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相对于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因具有独特的地缘、人缘和资源优势,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本文从地方高校视角,结合实证调查,探讨了吉林省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困境与路径,以期为全面提升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性提供有益参考。

一、现状分析

研究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典型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吉林省地方高校的大学生、教师、中高层管理者以及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的部分管理者进行了研究数据收集。编制了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研究的调查问卷(大学生版、教师版)、《乡村摸底调查表》及半结构化访谈提纲。调查与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地方高校师生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和了解、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响应、参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活动以及对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议等。通过“问卷星”共收回网上大学生问卷5 865份、教师问卷549份,访谈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及高校管理者49位。

(一)调查信息情况

被调查学生中,大一学生占60.8%,大二学生占22.1%,大三学生占14.7%,大四学生占2.4%;男生占23.4%,女生占76.6%;来自城市学生占30.1%,来自县城学生占19.4%,来自乡镇农村学生占50.5%;涉农高校学生占21%,师范类高校学生占19%,其他高校学生占60%;涉及教育、管理、旅游、农学、生态、中药等51个专业(图1)。被调查教师中,教学岗位占71.9%,科研岗位占8.4%,管理岗位占14.8%,其他岗位占4.9%;工作1 ~5年的占14.8%,工作6 ~10年的占10.0%,工作10年以上的占75.2%。

图1 被调查大学生专业关键词分析词云图

(二)取得的进展

1.开展了与乡村振兴有关的宣传培训

部分高校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及专题培训,师生对乡村振兴有关政策有一定的了解。调查高校中开展相关培训的占26.9%,有38.5%的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了解乡村振兴知识,其中通过“形势政策”课了解乡村振兴政策的占大多数。

2.成立了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机构

有18.5%的高校成立了有关乡村振兴的组织机构,有的学校正在酝酿成立相关机构,如“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乡村振兴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等。这些机构大多为校级科研单位,绝大部分机构负责人为兼职。

3.实施了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举措

涉农高校起步较早,跟进较快。有10%的高校出台了服务乡村振兴的相关方案,8.4%的高校开展了服务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47.8%的高校组织了乡村振兴的相关服务活动,如建立乡村振兴服务基地、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帮扶乡村基础教育、助力乡村组织振兴等,有的高校还划拨专项经费用于促进乡村振兴工作。

4.积累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经验

经过积极探索与实践,部分高校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以三产融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服务模式,如“高校+政府+乡村”的“U-G-C”人才培养模式,“支部+专家+项目+示范+农户”的校村合作模式,“科创+农创+文创”三创联动的“乡里农创园”模式,“学校+乡村+企业+合作社+农民”的“五位一体”党建联盟模式等。

(三)存在的问题

1.对乡村振兴政策的解读还不深入

2018 年,从国家到吉林省,一年内同时出台了多个有关乡村振兴的重要文件,可见国家和地方对乡村振兴的重视程度之高。但从调查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对文件解读还不够深入,对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认识还不深刻,如很多师生对“乡村与农村”“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等概念理解模糊。有的非涉农高校认为乡村振兴是农业院校的事,与己无关,目前仍处在徘徊、观望状态,或停留在政策驱动、被动参与层面,或作为精准扶贫的阶段任务来完成。

2.服务乡村振兴的贡献度还不够高

吉林省地方高校大都开设了涉农相关专业,如作物栽培类、食品加工类、水利工程类、建筑类、设计类、旅游管理类、电子商务类、数据科学类等专业,其中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有19所、环境设计专业25 所、产品设计专业17 所,但对涉农专业普遍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只有涉农高校开设的涉农专业才与“三农”有关。数据显示,教师教学科研工作涉及到乡村振兴战略内容的占19.7%,在授课过程中融入乡村振兴相关内容的占25.7%。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教学科研还不深入,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聚焦吉林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服务吉林农业大省的贡献度还不够。

3.服务乡村振兴的动力源不足

从学生层面看,地方高校大学生有到乡村发展的意愿,但顾虑因素较多,内部驱动力不足。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返乡创业比较担忧的是资金技术有限、创业不够稳定及风险较大等问题。地方高校农村生源较多,返乡就业或创业受到家庭阻挠、碍于面子等诸多因素影响,动摇了他们到乡村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从教师层面看,部分高校教师服务乡村振兴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参与度不深,激励教师投身乡村振兴服务的机制体制还不健全。

4.服务乡村振兴没有形成合力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基本处于天女散花、各自为战的无序状态,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引导,除几所涉农高校外,其他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多是自发的独角戏,高校间、高校与政府间、高校与乡村间的主动交流和协调互动不畅,没有形成合力。遍地撒网、舍近求远、重复合作、“本地高校不吃香”“外来和尚好念经”等现象比比皆是,导致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科学性、合理性大打折扣,降低了服务效率。如某些高校乡村振兴合作基地比较偏远,交通不便,驻村也有困难,这种合作既浪费资源,又很难取得实质性效果。

二、路径优化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高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明确服务定位,优化服务路径,提升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找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契合点和着力点,精准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努力为实现全面决胜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强化思想力

1.领会政策内涵

“乡村”与“农村”一字之差,含义大不相同。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是两大国家战略,有两套组织机构。乡村振兴是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的2.0 升级版[2]。如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乡村振兴的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些政策内涵需要专家精确解读,通过横向对比、纵向分析,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意义及原则,只有深入领会政策,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将思想力转化为行动力。

2.强化逐级培训

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 年)》,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地方高校应成立专兼职结合的培训团队,邀请懂政策、精研究、爱农村的乡村振兴专家对师生进行专项指导,通过开设乡村振兴相关课程和政策专题,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多元化培训形式,进一步加深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准确把握未来乡村发展的政策机遇。

3.加大宣传力度

服务乡村振兴是新时期赋予高校的新职责、新任务,地方高校要强化使命担当,主动融入战略实施,摒弃乡村振兴仅是涉农院校工作的狭隘思想,自觉把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到吉林高校创新发展和社会服务之中。应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多维度、多渠道宣传,特别是在各级党员干部中广泛宣传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真正理解、领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宗旨,将宣传力变为生产力。调查发现,在地方高校与乡村振兴战略接轨的初期,师生对政策宣传的诉求是排在首位的,如图2所示。

图2 高校教师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建议的观点云图

(二)提升匹配度

1.提升人才培养匹配度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新时代乡村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趋于专业化和多样化,尤其急需一批应用型的农业技能专才、创新创业型的带头人和复合型的综合管理服务类通才[3]。作为乡村人才主要供给侧的地方高校,应紧紧聚焦本地区乡村发展实际,深层次了解乡村需求,将人才培养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机结合,坚持“产销对路”。探索构建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U-G-C”应用型人才模式,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乡村振兴实践平台,着力培养扎根吉林、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人才供给侧和乡村人才需求侧均衡发展。

2.提升学科专业贡献度

结合高校分类管理,将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根据吉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新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增设新兴涉农专业,动态调整相关专业培养方向,构建与农业产业链相适应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群,提升学科专业适切性。如乡村建筑业目前处于缺设计、缺标准、缺组织、缺管理的状态,迫切需要相关专业人才,开设建筑类专业的高校可针对省内乡村需求,及时调整培养方向,为吉林省乡村建筑业品牌建设培育产业大军;再如乡村规划设计、乡村旅游项目设计、主题民宿的设计等,都需要省内高校适时而动,应势而谋,为乡村振兴输送更多急需的专业人才。

3.提升乡村服务契合度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经过由顶层到基层,再由基层到顶层的过程,如此经过上下几轮才能落地生根。高校融入乡村振兴一定是双向选择,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必须重心下移,深入乡村基层,建立双向沟通机制,促进“校村”良性互动。各级政府应从政策层面为地方高校参与乡村振兴设定路径、提供支持,使各高校能因地制宜、准确定位,发挥特色优势,开展点对点精准服务,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高校伴奏、村民参与的“校政企村”合作模式,提升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效率。

(三)激发活力源

1.思想引领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深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参与顶岗支教、暑期社会实践、乡村志愿服务等活动,以“硬核”的专业本领到农村建功立业,让学生成为乡村振兴战的认同者、拥护者、倡导者和实践者[4]。

2.课堂教学与乡村实践相结合

吉林省有丰富的乡村资源,地方高校地理位置多在城乡交界处,有服务乡村振兴的区位优势。通过深入挖掘乡村育人素材,合理拓展课堂教学空间,科学设计教学形式,利用乡村各种资源开展现场教学、项目实践及调查研究,引导学生参与教育扶贫、乡村文化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涵养乡村情怀、培育爱农意识、增强服务能力,补齐学生缺乏乡村了解和乡村实践的短板。

3.政策引导与有效激励相结合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一项新任务,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不可能是自发的,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保障。结合吉林省高校分类管理与分类评价方案的实施,各高校可适时调整相关评价体系,将服务乡村振兴的教学科研成果纳入评价指标中,在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科研奖励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教师深入农村一线,围绕乡村产业发展、文化振兴、教育振兴等领域,开展专业咨询、专项服务、专题培训及横向课题研究,多措并举激发高校教师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吸引更多教师投入乡村振兴工作。

(四)打造共同体

1.成立服务乡村振兴高校联盟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涉农高校的事,所有高校都是乡村振兴的助力者,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省级相关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指导建立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联盟,吸纳涉农企业、乡镇企业、科研院所等加入。通过建立健全联盟工作机制,促进高校间良性互动、优势互补,使各高校立足区域、辐射周边、协同合作、各展所长,有序开展乡村振兴服务,为助力吉林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2.搭建“校政企村”交流平台

高校服务乡村建设,往往缺少固定的交流平台,弱化了服务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全省有条件的乡村建立农创中心、大学生农创实训基地、大学生农创园等,为农民搭建一个“校政企村”协同合作的平台,乡镇干部、企业特派员、高校驻村代表和农民多元参与,建立对话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新农人培训、科技咨询及文化交流等活动,共同研究解决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通过村级合作平台建设,形成多方参与的长效机制,为区域乡村振兴提供服务保障。

3.完善组织协同机制

乡村振兴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促进人力、物力、财力有机结合,实现人才、资源、战略有效统一。地方高校作为乡村振兴人才与智力支持的主要供给侧,要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沟通合作,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融共享,汇集乡村振兴各利益相关组织构建乡村发展共同体,形成助推乡村振兴的巨大合力,更有效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三、结语

聚众人之智,集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乡村振兴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从现在到2050 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政府、高校、企业、村民等各利益相关组织和主体在科学规划的引导下,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协同合作、各司其职,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多主体共同致力于乡村振兴,使乡村振兴这个大生态系统良性运行,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村富”的奋斗目标。站在全面决胜小康的新历史节点上,地方高校应超前识变、主动应变,自觉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吉林振兴发展需求,不断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找准主攻方向,在持续服务吉林乡村振兴中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与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战略服务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小病毒大战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