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教育背景下研究生原始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探索

2020-10-09 11:04沈一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

摘 要 原始创新是指在未知领域缺乏必要参考的情况下进行开拓性的创新探索工作。现阶段高校国际化教育体系存在着许多缺陷与不足,基于国际化教育体系存在的目标及途径不清晰问题,本文将国际化教育背景与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培养联合起来,为促进高水平国际化教育体系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探索。利用国际化教育带来的创新文化影响,加强对研究生的思维引导,培养、提升其原始科研创新能力,探讨和分析了航空特色工科背景下,研究生的原始科研创新需求和培养理念。

关键词 国际化教育 原始创新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工科高校是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何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时代课题。近年来我国虽然在科技发展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一些关键性技术上,仍然受到西方国家的限制。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具备原始科研创新的能力,即在无据可循的环境下,取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区别于二次创新,原始创新是在未知领域缺乏必要参考的情况下进行开拓性的创新探索工作,是最高层次的学术科研创新,意在给后来研究者提供宝贵经验与研究方法。原始性创新蕴含着科学技术质的变化与发展,将促进人类认知和生产力的飞跃。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不仅能指导该研究方向的一系列后续研究,还可能开创一个新领域或新学科,从而使一个国家在领域内保持长期的领先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其成果很可能直接引发大规模技术创新,并借助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规则而获得相关技术的垄断地位,进而有助于提升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内容,教育国际化给我国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国际化教育包括但不限于公派学生出国留学、访问、参加会议,与国外知名大学进行短期互访或联合培养,也可以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校授课、讲座、访问等。以推动国际化教育体系的发展进程为目标,时代大趋势要求研究生具备高水平国际化视野,推动高校将教学工作最终落实于培养研究生的原始科研创新能力,帮助研究生了解并掌握当今世界最前沿的学术科研成果,激发研究生对未知研究领域的思考,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型思维,切实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

1国际化研究生教育研究现状及分析

在全球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着力开展研究生的国际化教育工作是使研究生与国际接轨的关键举措。只有接受国际化教育,了解国际科研动态,站在国际科研前沿,高校研究生才能够了解新兴的国际科研动态,从而主动探索未知领域,激发原始科研创新。但一些高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真正内涵,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的意识停滞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其具体目标和途径不清晰,或者没有可以有效保障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目标实现的措施和手段。现阶段,对于国际化教育的建设与推进,国内很多高校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但学校国际化教育平台存在着很多缺陷与不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方面,双语教学课程流于形式,双语课程未起到应有的效果。由于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双语课程的授课方式仅局限在PPT展示上,老师上课过程中与研究生互动较少,课堂枯燥乏味,研究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双语教材的编写还存在很大的漏洞,缺乏优秀的双语教材,研究生课下自学受到阻碍,导致双语课程教学未能起到应有效果。同时,国际化课程安排不合理,课程宣传力度不足。此外由于语言障碍,研究生与教师交流受到一定阻碍,导致国际化课程效果低下,极大浪费学校资源。

另一方面,国际化交流方式较为单一。现阶段高校国际化交流方式主要为国际会议的参与,但由于出国交流时长较短而收效甚微,无法了解到国际会议更加核心、深层的研究内容。而较长时间的国际教育活动例如联合培养,短期或长期互访等方式由于研究生比例较低,机会较少,这都造成国际化交流活动形式趋于单一,无法适应越来越高的国际化教育要求。同时,研究生申请国外交流活动的手续和流程繁杂,学校相关部门工作效率低,打击了研究生申请出国交流的积极性。此外,高校引进的留学生来源单一且管理较为混乱,部分留学生科研积极性不高,缺乏与国内学生的交流沟通,需要高效的留学生管理办法来治理留学生管理较为混乱的现象。

2改进与实践探索

2.1国际化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建设

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不仅仅是把研究生送到国外进行培养,更重要的是在国内实施国际化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措施。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和院校特色,从培养机制、课程设置、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出发,进行研究生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这对提高研究生国际化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双语课程流于形式的问题,一方面院校需要促进教师的出国学习交流活动,积极落实双语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力求对应性强、表达准确。此外,适当设置课堂活动以吸引研究生进行课下学习和内容巩固,且对调动研究生课堂积极性,促进对书本内容的融会贯通都将有促进作用。课堂教学仍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一环,不仅需要在学习内容上与国际接轨,也在学习方式上,需以更加新颖的互动式课堂作为主要教学方式。针对国际化课程的安排与宣传问题,学校应积极创造与国外著名专家、学者和教授的交流授课机会,以提高国际化课程的质量。同时,穿插一些非学术性但更具吸引力内容,同时加大国际化课程的宣传力度,增加研究生的课程参与积極性。鼓励提高国际化课程的最终考核与评价要求,保证国际化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为解决国际化交流方式单一的问题,学校层面上应增加与国际知名大学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丰富国际化课程的广度来增强研究生课堂兴趣;推进对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提供的帮补政策,提高国际交流的可能性和积极性。针对留学生引进与管理问题,学校应加大监管力度。对于留学生科研工作的监管需采取一些更有效的措施,设置更加具体合理的管理机制,督促留学生的科研学习工作,形成更加严格规范的留学生管理办法,加强留学生管理力度,从而提高留学生成果产出。

2.2研究生原始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水平国际化平台建成后,应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国际化交流学习,开拓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使研究生了解世界范围内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建立一定基础知识储备后,需要对研究生积极地引导,使其能够将已学到的知识化作原始创新的动力。原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代研究者们最重要的科研素质之一。本文的重要内容便是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加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同时鼓励研究生勇于攻坚克难,尝试原始科研创新,具体实践措施有以下几点。

培养研究生探索前沿领域的能力,提高思维活跃性。先进的国际化教育一方面能够拓宽研究生们的视野,增长其见识,使其了解国际上的科研工作现状,也侧面引导研究生提出自身工作的不足,发掘现有工作中的潜在问题,锻炼提升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需以督促研究生广泛阅读文献作为补充,以定期组织研究生进行文献汇报为形式,在总结文献工作内容的同时,引导研究生思考其中揭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锻炼从已知寻找未知的能力。并鼓励研究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提升研究生的思维活跃程度。

培养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抓住重点问题的能力,学校在为研究生提供良好国际化教育平台的同时,更应注重研究生研究思维的培养。对于研究思维的培养,导师可抛出一些疑难问题让研究生尝试总结问题的关键,要求研究生理顺疑难问题的条理逻辑,给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并予以指导。一方面促使研究生形成条理清晰的逻辑思维,同时加强与研究生的思维碰撞,讨论其可取之处。

此外,需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化团队合作理念。原始创新的难度与个人力量有限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工作量巨大的原始创新活动。导师培养研究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为研究生提供国际化教育的机会。例如研究小组形式的学习,共同研究同一课题的小组几人信息互通,分工明确,成果共享,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特长,同时促进交流和思维碰撞;切身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工作方法及其優势,锻炼合作能力。与此同时,培养研究生勇于攻坚克难的决心与毅力也同样重要。国际化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研究生科学知识,同时也是教育研究生学习科学家们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鼓励研究生勇于拼搏,培养研究生不畏困难的品质,以身作则,树立一个优秀的学习榜样。学校也应加强对研究生创新型工作的奖励力度,让研究生切身体会到创新工作的价值。

国际化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研究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科研和交流能力,高校可以通过使用英文教材进行全英或双语教学,同时与世界先进的研究生院合作开展课程并进行学分、学历的互认等方式来促进施教内容的国际化。课程设置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桥梁和中介,国际化的课程要既面向国内研究生也面向国外留学生,重在培养多元文化和国际化社会背景下的独立思考和科研能力,应当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和观点,将国际上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传授给研究生。

2.3研究生原始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

培养研究生的原始科研创新能力需要健全的评价机制辅助,逐渐完善研究生原始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也是本文的目标之一。对于研究生教学工作而言,教师可以要求研究生查找国际前沿的科研结果,让其自行发掘其中遗留的科学问题,并分析研究结果存在的仍需要改进的方面。最后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与关键问题,并以作业形式提交,教师对作业进行评阅并批注,对研究生的创新思路进行评价讨论。对研究生课题研究而言,高水平论文和原创性的发明专利是很好的评价手段。学校可以组织权威多领域专家学术咨询委员会提出原创性因子的概念与相关的评判标准,利用文献数据库,对比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对研究生发表的论文进行原创性方面的鉴定,并给出研究生论文的原创性因子,对于高原创性因子的论文予以重点奖励。除此之外,研究生申请国外著名大学深造的比例也可以从某一方面体现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

2.4航空特色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原始科研创新能力的工程拓展

新工科是高等工程教育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与部署。聚焦国家未来发展战略,面向特色行业努力培养具有原始科研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航空航天特色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满足行业和产业的未来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航空航天特色工科高校应尽的职责。根据航空特色工科建设与发展的内涵特征,现阶段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把握我国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主动权。

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部署高校和工科优势高校,要构建航空航天工科专业新结构,建设适合研究生的创新培养体系,就必须将国际化教育观念与发展趋势结合起来。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国际化教育为研究生提供亲历国外研究氛围和学习先进研究方法的机会,在多方对比中获得更加真实且全面的专业知识与契合自身的科研方法。而正是研究生原始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的前提和起源,原始创新不能凭空出现,虽然原始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创新探索,但未知领域的规律在已知的研究中一定有直接或间接的体现。研究生的科研灵感和方法是对现有研究进行整理并从国际视野出发进行系统的思考后得到的,这也是原始科研创新的落脚点。面向新时代的特色优势专业升级改造的路径探索,以及航空航天工程实践教育的体系构建,需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航空特色新兴工科专业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实施平台建设方面做更多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实现新工科专业建设由学科导向向产业需求导向的转变、由专业分割向跨界交叉融合的转变、由适应服务向支撑引领的转变,在航空航天特色新工科建设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3结语

本文将国际化教育背景与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培养联合起来,在讨论如何建立高效完善的国际化体系的同时,探讨了国际化教育对研究生原始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利用国际化教育影响促进研究生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实践办法,希望通过国际化教育与导师指导之间的配合,使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提升。在培养研究生原始创新能力的同时,对研究生原始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也应跟上时代潮流,准确评价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并对真正原始创新能力优秀的研究生给予重点的培养与奖励,提高研究生群体开展原始科研创新积极性,期望形成一套具有独特性的、可以极大促进研究生原始创新能力的教育方法,也为我国高质量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与支撑。

作者简介:沈一洲,1988.04,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先进微纳织构加工技术与表面工程。

参考文献

[1] 王永利,史国栋,龚方红.浅谈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57-58.

[2] 严建新,徐莉莉.论原始性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08):13-17.

[3] 孙连坤.推进高校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改革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02):94.

[4] 周晓蓉,黄金泉.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1-2.

[5] 刘秀梅,贺杰.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创新模式的对策及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175-176.

[6] 杨昊.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问题及对策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7):15+68.

[7] 施大宁,梁文萍.航空航天特色新工科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8(09):26-28.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
“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