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的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
——以西琉璃厂街区为例

2020-10-14 08:23荣玥芳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琉璃厂权重活力

荣玥芳, 闫 蕊

(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 100044)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记录了城市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的转变,是激发人们民族信心和爱国热情的实物[1]. 现代城市如果没有历史文化的沉淀,则会显得肤浅、苍白及缺乏根基,现代文明之所以如此的璀璨,主要原因在于其蕴涵的丰富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能够赋予街区吸引力、汇聚力、竞争力和创新力. 历史文化街区如果能够拥有活力,就意味着街区能够拥有很多吸引力,吸纳人才、汇聚资本,并在与其他街区的竞争中占得先机[2]. 由此可知,街区活力建设对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 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历史文化街区出现“低迷期”,历史文化街区在改造中关注空间改造,而弱化了街区社会活力,使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陷入了困境,如何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面临着重大挑战.

因此,本文将“活力提升”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目标,构建外部物质空间和内部活动与交往街区活力评价体系,以定量研究的方法,对街区的活力进行评价,探索当前历史文化街区活力缺失的具体原因,以期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1 历史文化街区活力概念

1.1 街区活力

凯文·林奇在《城市形态》中将街区活力定义为:一个聚落形态对于生命机能、生态要求和人类能力的支持程度.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也认为正是人与人的活动及生活场所相互交织的过程,使城市获得了活力[3]. 这些研究引导人们从关注城市形态转向关注人在城市中的体验和活动.

1.2 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4]. 历史文化街区的一大特征是集中成片、有大量居民在其间生活,这其中不仅包括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物质空间,也包括了活态的生活气息与其特有的社区文化,在保护过程中不应只保护历史空间形态,还应该保存在其中生活的人及其生活方式,保护非物质形态的内容,保持地区活力.

1.3 历史文化街区活力

本文认为历史文化街区不仅包括既已存在的历史遗存与历史肌理,也包括生活在街区中人的生活与活动,所以研究的历史文化街区活力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外部物质空间和内部活动与交往.

2 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现状

目前学界已经有很多的学者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例如:EWING等[5]提出街区活力指标主要包括意象性、围合性、人性尺度、透明度和复杂性;严钧等[6]基于层次分析法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4方面植入历史街区文脉的评价指标,建立一个城市历史街区活力综合评价标准体系,并以长沙文庙坪历史街区为例进行了探索;杨晓艳等[7]主要从交通活力、环境活力和设施活力对福州南街街区街道空间活力进行评价;雷诚等[8]选择空间可达性、空间性质、空间质量3个一级指标构建了苏州大儒巷历史街区活力评价体系;韩乐等[9]选择公共开敞空间、可进入绿化、停车设施、游憩设施、互动公共游乐设施5项指标构建了基于公共空间活力的城市历史街区评价体系.

目前,随着历史文化街区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在定性和定量上均对历史文化街区活力构建了评价体系,但大多从外部物质空间构建评价体系,对历史文化街区生活活力研究较为少见. 而在定量评价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确定权值系数,层次分析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权重系数计算方法,其权值系数的确定主要依赖专家,人为因素较大,计算过程过于烦琐. 本文提出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的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方法,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外部物质空间需求和内部活动与交往需求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模型,提供更为简捷有效的方法.

3 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对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进行综合的评价,在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针对性原则. 指标体系最终从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角度出发,尽可能选取影响历史文化街区活力的各方面因素.

全面性、综合性原则. 首先,指标的选取要符合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的普遍情况,不能局限于部分典型的历史文化街区;其次,选取的指标要有综合反映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活力情况的作用.

计量性、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应充分考虑是否能够获得,各项指标应能够准确计量或统计,使指标选取和使用具备可操作性.

独立性原则. 各指标之间应该具有较好的独立性,能独立地考量历史文化街区活力某一方面的影响、能力或水平,各指标之间不存在多重线性相关.

3.1 街区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通过借鉴相关研究资料的成果,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外部和内部2个方面整理得出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指标,包括外部物质空间需求和内部活动与交往需求2个方面.

3.1.1 外部物质空间需求

外部物质空间需求主要是指历史文化街区居民进行基本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包括既存的空间形态与基本的生活保障设施. 外部需求主要包括历史遗存、建设强度与形态、商业功能、配套设施. 其中历史遗存主要包括地区肌理、历史建筑和地区风貌;建设强度与形态主要是指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商业功能主要指街区的商业发展,包括商业聚集度、商业混合度;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和广场公园.

3.1.2 内部活动与交往需求

内部活动与交往需求主要指历史文化街区中的人与其活动空间质量和交往感受的需求,内部需求主要是人口情况、公共空间品质和交往活动感受. 其中人口情况主要包括街区中人口结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公共空间品质主要包括街巷高宽比、公共空间连续性、公共空间绿化程度和公共空间休憩设施;交往活动感受主要包括邻里亲密感、地区人群归属感和地区文化认同感.

结合上述内外部需求可以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表1).

表1 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指标

3.2 街区活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指标权重是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模型的重要部分. 该部分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易平涛等[10]提出序关系分析法是给一种直观、简便、易计算的主观赋权方法,能够弥补传统层次分析法存在的不足,对指标向量的权重进行计算. 选择10名来自政府、高校以及建筑规划行业等具有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经验的相关人员进行指标重要性评价.

3.2.1 外部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专家调查法,对指标之间的重要性进行评价. 对于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外部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有历史遗存A1、建设强度与形态A2、商业功能A3、配套设施A4这4个指标. 第一位专家给出的A1、A2、A3、A4的序关系为A1>A4>A2>A3,可得wA1>wA4>wA2>wA3.

其重要程度之比满足:

式中:wA1、wA2、wA3、wA4为指标的重要程度.r2、r3、r4为评价专家提供,取值越高代表重要程度相差越多,取值为1时代表两种指标同样重要.

将r2、r3、r4带入权重计算公式

计算得到其中一位专家的评价指标A1、A2、A3、A4的权重系数为:

wA1=0.42wA2=0.17wA3=0.16wA4=0.25

计算10个专家给出的权重和平均权重,见表2. 对表2权重数据进行平均处理,最后指标权重为:历史遗存A1的权重wA1为0.41、建设强度与形态A2的权重wA2为0.19、商业功能A3的权重wA3为0.14、配套设施A4的权重wA4为0.26.

表2 外部指标总体权重Tab.2 Assignment of overall external index weights

3.2.2 内部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内部指标有人口情况A5、公共空间品质A6、交往活动感受A7这3个指标. 第一位专家给出的A5、A6、A7的序关系为A7>A6>A5,可得wA7>wA6>wA5.

对比关系:

式中:wA5、wA6、wA7为指标的重要程度.r6、r7为评价专家提供,取值越高代表重要程度相差越多,取值为1时代表两种指标同样重要.

计算步骤与前文相同,可得评价指标A5、A6、A7的权重系数为:

wA5=0.25wA6=0.32wA7=0.43

同理,计算10位专家给出的权重和平均权重,见表3. 对表3权重数据取平均值,最后指标权重为:人口情况A5权重wA5为0.25、公共空间品质A6权重wA6为0.31、交往活动感受A7权重wA7为0.44.

表3 内部指标总体权重Tab.3 Assignment of overall internal index weights

同理计算二级指标的权重,整理得到一二级指标总体权重数据,见表4.

3.3 街区活力评价指标标准及活力值计算

在具体的活力评价当中主要结合各项指标权重×100,得到各项指标的分数,如各一级指标的分数分配以及评价标准,见表5.

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最终评价值计算是在内外部指标基础上按照公式计算,其中外部指标权重及内部指标权重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评分确定,结合各专家评分结果取平均值计算得出. 外部物质空间需求权重为0.3,内部活动与交往需求权重为0.7.

最终评价值=外部物质空间需求×0.3+内部活动与交往需求×0.7.

表4 各指标权重系数Tab.4 Index weights of each coefficient

表5 指标分数分配及评价标准Tab.5 Index score distribution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将上述的指标及参数代入得到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模型:

Y=(A1×wA1+A2×wA2+A3×wA3+ A4×wA4)×0.3+(A5×wA5+A6×wA6+A7×wA7)×0.7

(1)

其中外部物质空间需求得分计算公式为:

A1×wA1+A2×wA2+A3×wA3+A4×wA4= A11×wA11+A12×wA12+A13×wA13+ A21×wA21+A22×wA22+A31×wA31+ A32×wA32+A41×wA41+A42×wA42+ A43×wA43+A44×wA44+A45×wA45

(2)

内部活动与交往需求指标得分计算公式为:

A5×wA5+A6×wA6+A7×wA7= A51×wA51+A52×wA52+A53×wA53+ A61×wA61+A62×wA62+A63×wA63+ A64×wA64+A71×wA71+A72×wA72+ A73×wA73

(3)

4 西琉璃厂街区活力评价案例分析

4.1 西琉璃厂街区概况

西琉璃厂街区位于北京琉璃厂文化街西侧,紧邻城市道路新华南街,距地铁和平门站约500 m,琉璃厂起源于清代,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形成了大片的历史街区,并由此产生了一些出售文房四宝的老字号. 西琉璃厂街区有琉璃厂西街、琉璃巷、大沙土园胡同、后孙公园胡同等14条街巷. 以居住功能为主导,多重功能混合,在政府的保护与推动下街区空间质量有了质的提升,各类基础设施也相继完善,但对当地居民的保护关注度不高,街区生活活力不高,有待完善. 街区情况如图1~图4所示.

4.2 西琉璃厂街区活力评价

根据西琉璃厂街区的历史沿革、发展概况等方面的调研,并针对内外部指标的评价要求,综合10位相关专家的意见,给内外部各项指标进行打分. 得到外部指标的得分,见表6. 最终得到的西琉璃厂街区的内部指标分数,见表7.

表6 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外部指标分数

4.3 西琉璃厂街区活力评价综合价值计算

西琉璃厂街区活力评价值=外部指标综合评价值×0.3+内部指标综合评价值×0.7=75×0.3+56×0.7=61.7.

参考国际标准,以及景区的划分标准,结合刘倩倩[11]针对景区活力空间评级的方法进行改造,将街区活力等级分为A、AA、AAA、AAAA、AAAAA 5个级别. 其含义和得分区间也是参照国际通用划分标准,结合街区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各级别得分区间划分,见表8.

表7 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内部指标分数

表8 街区活力等级划分

A级:街区活力极差. 属于历史遗存极差、建设强度与形态极差、商业功能极差、配套设施极差、人口情况极差、公共空间质量极差、交往活动极差的街区.

AA级:街区活力较差. 属于历史遗存较差、建设强度与形态较差、商业功能较差、配套设施较差、人口情况较差、公共空间质量较差、交往活动较差的街区.

AAA级:街区活力一般. 属于历史遗存一般、建设强度与形态一般、商业功能一般、配套设施一般、人口情况一般、公共空间质量一般、交往活动一般的街区.

AAAA级:街区活力较好. 属于历史遗存较好、建设强度与形态较好、商业功能较好、配套设施较好、人口情况较好、公共空间质量较好、交往活动较好的街区.

AAAAA级:街区活力极好. 属于历史遗存极好、建设强度与形态极好、商业功能极好、配套设施极好、人口情况极好、公共空间质量极好、交往活动极好的街区.

参照表8的街区活力等级划分可知,西琉璃厂街区的活力得分是61.7分,属于AAA级,表示街区活力一般.

4.4 历史文化街区活力优化建议

结合上述的研究成果可知,要提高历史文化街区活力,需要从外部物质空间和内部活动与交往2个方面进行改善. 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4.4.1 外部物质空间改善建议

第一,尊重历史遗存. 保护为主更新为辅,历史文化街区的肌理、大部分建筑和风貌都具有较好历史文化意义,因此需要其历史意义的延续,注重保留其文化价值,对于部分需进行改造提升空间,从人的需求入手提高其功能性,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第二,加大公共服务设施等的投入. 公共服务设施是居民生活的基础保障设施,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历史文化街区普遍存在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加上居民住宅受面积等限制导致自身使用功能不足,居民生活多有不便,对于公共服务类设施的需求比一般城市街区更大,需要投入覆盖全面、层次丰富的各类公共设施.

4.4.2 内部活动与交往改善建议

从内部来讲,应重视街区中居民与其活动需求,关注街区内居民的教育,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街区活力有一定关联,良好的教育有助于提升历史文化街区活力. 关注街区内公共空间的质量与居民的行为感受,应结合各年龄层次,各种交往需求营造多样化交往空间.

5 结论

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城市中历史文化街区活力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的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方法,试图为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复兴规划、建设以及管理提供一种方法. 根据历史文化街区外部物质空间需求和内部活动与交往需求构建了历史文化街区活力的评价模型,选取了7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活力量化评价,运用序关系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合评分标准对各项指标打分,计算得出最终量化分数,将分数带入已有的评价标准对发展情况进行判断,为历史街区活力提升要素提供依据. 本文以北京西琉璃厂街区为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在历史文化街区活力打造过程中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对其他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通过研究发现对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影响最大的包括以下3种因素:历史遗存、公共空间品质和交往活动感受,而建设强度与形态对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影响较小. 研究表明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主要在于使用者的日常交往活动,使用者交往生活的多样性赋予了街区活力. 面对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发展中活力丧失的问题,构建历史文化街区评价体系可以针对“病灶”对症下药,发现核心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使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得以复兴.

猜你喜欢
琉璃厂权重活力
琉璃厂的传说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清代北京艺术品市场的探索与演进
印象·琉璃厂
权重常思“浮名轻”
活力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琉璃厂重生记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