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走向课外

2020-10-14 09:45郭倩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郭倩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的推进与深入,我国对于小学科学学科进行了改革。对于传统的小学科学来说,科学教师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把中心都放在了课堂中,并没有小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和探索实验研究。这样导致小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要注重课外教学策略,让小学生从被动学习改变为主动学习。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从课堂走向课外——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状态及影响;教学策略

引言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外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课外活动实践还没有被很好地推行,只是处于最初阶段。因此,科学教师首先要注意做好备课工作,要探索更加适宜小学生科学课外活动的教学手段,使小学生在适宜的氛围里进行课外学习,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等等。在科学课外活动中,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使小学生更愿意进行探究。因此,科学教师要真正把科学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堂外,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科学的意义,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能力。

一、加强从课堂走向外界的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教学中更注重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革新教学方法,避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教育学生。传统的科学教学,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师提供结论性的内容,学生不能亲身体会到科学的奥秘,不能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产生盲从感,限制了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同时,课堂吸引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科学教学枯燥乏味。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单纯选择讲述理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会导致这门课程失去特色。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知识,陶冶情操。

二、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教学设备不足,教学资源匮乏

科学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而需要教师利用各种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有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才能打造高效的科学课堂。科学属于自然类学科,很多知识需要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展示,让学生以较直观的形式了解。但是,调查发现,很多小学当前并没有安装多媒体设备。这使得科学教学的效果无法达到教师预期的目标。设备不完善,教师在整理教学资源时就会受到限制,科学教学的高效开展就会受影响。

(二)专业能力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开展,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小学科学不是主要课程,课时较少,教学周期较短,很多学校会选择让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科学教师。这就使科学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在教学时只能从教材出发,照本宣科,无法充分展现科学课程存在的意义,学生缺少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严重影响科学教學的质量。

三、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一)制定课外活动计划,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科学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安排好一个课外活动的计划,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有目的地去探索有需要的问题,可以让小学生更加专注做一件事情。这样做,可以大大地提高活动的效率,使小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时间利用得更充分。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带领小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认真研究教材,选择适宜的课外活动内容,合理计划活动的时间等等。同时,小学教师要了解每名小学生的科学水平、性格特点,要帮助他们构建更有效的课外活动课堂,使每名小学生都得到进步。例如,在学习“磁铁”的时候,教师先准备十块正负极相吸的磁铁和十个指南针,然后把学生分成十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指南针和一副磁铁。在带领学生进行课外磁铁研究活动前,教师要设计好此次活动的内容以及进行的时间,让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带领下更好地进行磁铁研究活动。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

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兴趣。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生活当中常见的一些科学现象,学生对科学并没有整体的概念,无法理解和解释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教师要将普通的生活现象和奇妙的科学理论联系起来,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是最好的科学课堂,其中不仅含有大量的科学知识,同时还是开启学生科学知识学习兴趣的金钥匙。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为了能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中的“光和影”一节知识点内容时,课前要求各小组学生收集整理光源、遮挡物、屏等产生影子的素材。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光源、遮挡物、屏的方式,了解手影、皮影戏的产生。这样,借助于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真实感受到“光”和“影”的存在。运用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到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和价值。

(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学开展

教师的能力决定着最终的教学效率。学校需要招聘专业的教师,对学生开展专业教学。即使无法招聘到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教师,学校也应该组织科学教师进行培训,向教师传授正确的教学理念,使教师认识到实验教学的开展对教学的巨大影响,提高教师的能力。另外,学校还要加强教师的责任心,使教师认识到科学教学的重要性。例如,学校可以组织科学教师开展专题教学研讨会,交流、讨论教学经验,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还可以请具有较高成就的科学教师来校举办讲座,为学校科学教师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使教师从中得到启发。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应该借鉴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良好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实验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进行生动的引导和讲解。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将理论知识牢记于心,还可以记住实验现象,为课程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结束语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后续的发展。尤其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我们每位教师怎样使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或在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的教学中,做得更加有效,让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位科学教师应该需要探讨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汪正丽.浅析科学素养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改进[J].新课程(小学),2019(12):70.

[2]余友梅.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策略[J].东西南北,2019(23):168.

[3]孙兴军.小学科学教学效果的优化[J].中华少年,2019(34):70+79.

[4]蒲继东.关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9(94):9-10.

[5]宗若灿.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科学问题情境的创设[J].辽宁教育,2019(23):34-37.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