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家宝藏》为例谈文化自信融合课堂的构建

2020-10-20 02:18姜翼
文教资料 2020年15期
关键词:国家宝藏文化自信

姜翼

摘   要: 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在单一学科培养文化自信的基础上,部分打破学科壁垒,使教学内容跨界融合。将学生关于文化自信的认知作“碎片整理”,变成一个系统、一个结构,从而使学生养成建立在多学科素养融合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本文以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为例,从用融合课堂的方式,在学生心中织一张文化自信的网;寻找文化的聚焦点,突出贯穿始终的精神内核;确定思维的交叉点,进阶融合共生的新想法等三个方面,探索以增强文化自信为教学目标,以多学科跨界融合为呈现方式的融合课堂建构。

关键词: 文化自信    跨学科素养    融合课堂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对普通高中课程培养目标明确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1](1)的相关内容。

在各门学科的具体课程标准中都从自身课程性质和学科特点出发提到对培养和提升文化自信的具体要求,如语文学科提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2](2)。英语学科提出“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增强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2](6)……

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和提升是每一门学科都必须承担的任务。并不代表关于文化自信的教学活动只需建立在各个独立的学科基础上即可。我们要在单一学科培养文化自信的基础上,部分打破学科壁垒,使教学内容跨界融合,将学生关于文化自信的认作“碎片整理”,变成一个系统、一个结构,从而养成建立在多学科素养融合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因而,对以增强文化自信为教学目标的跨学科教学探索,便成了应有之义。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文化类节目《国家宝藏》为例,探索以增强文化自信为教学目标,以多学科跨界融合为呈现方式的融合课堂的建构。

一、用融合课堂的方式,在学生心中织一张文化自信的网

《国家宝藏》的制作播出目的在于“让国宝‘活起来、‘燃起来的同时,在更深层意义上唤起大众对文物保护、文明守护的重视,以及对中华文明的自觉传承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使命担当”[3](26-28)。其实,它就是一堂以国宝为抓手,以丰富受众文化知识为途径,以增强受众文化自信为目标的公开课。

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国家宝藏》是一个融合课堂,所谓融合课堂,是指一个课堂之内不是有一个老师、一个学科、一套系统的思维方式,而是在数位老师共同合作引导下,学生利用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解决一个问题,跨界学习,融合相生。融合课堂的魅力在于学生在同一个课堂上,思考同一个问题时,能够灵活地转换思考角度,寻求看待事物的不同方法和不同路径。

以《国家宝藏》第一季《千里江山图》为例。“护宝人”李晨演绎了一段微型话剧,以宋徽宗和蔡京君臣二人对《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的不同看法,引出了“在最美的年华,绘出最美的图卷”的话题,以情境式教学的方式,演绎了一个故事,引发了受众对艺术、对人才的思考,切实感受到了由国宝关联的人、事、物引发的情绪、情感和情怀。

接着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冯海涛顺着李晨的话题从绘画技法的角度介绍《千里江山图》的创作秘密,讲到了王希孟用色的技巧及“似拙实巧”的多层绘画技法。最后以一句极具智慧的话语结尾:“这幅画之所以流芳千古,就是因为画师愿意下这种笨功夫。祖先將一千年前的这幅画带到我们面前,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最朴实的道理,就是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4](15)

由王希孟用色的谜题,冯海涛顺势引出了下一位讲述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画颜料技艺传承人仇庆年。仇庆年的讲述重点在于中国古人对颜料制作的精益求精,并向受众提出了一个问题“隔着工业颜料和西洋色谱,我们如何通过色彩复盘中华民族的记忆?”[4](16)

三个护宝人共同成就了这一台节目。李晨的微型话剧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时代背景、创作原因等,让受众对《千里江山图》有总体的认识。接着冯海涛接棒讲技法。《千里江山图》作为青绿山水的集大成者,能够契合现代人兴趣,并且在此之前引发过无数艺术家探求的就是技法。对技法的介绍,既满足了人们对画作有了总体认识之后,进一步探求的渴望,又从《千里江山图》在绘画史上存在价值的角度凸显了它的独特价值。《千里江山图》作为青绿山水的典范,色彩表现历经千年却依然浓艳如新,除了五层绘画的技法之外,就是颜色的运用。水到渠成地引出了第三位讲述人仇庆年。

从融合课堂的角度来看,李晨是一位历史老师,冯海涛是艺术老师,仇庆年则是以艺术为切入点寓教于乐的化学老师。综合地讲,三位老师都立足于自己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教学,但是三者又不是孤立地存在,在同一堂课上跨学科、多角度地与《千里江山图》有关知识融合,在学生的心中种植下的不是独立的知识,而是织造了一张知识网。这张网就是文化自信建立的基础,较之于单一学科知识,能够给予文化自信多方位、多层次的支持,更有利于文化自信生根发芽。

另外,值得称道的是这张“网”的构建元素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还有三位护宝人在讲述中融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引领,让受众在接受知识的传递时,学有所思,思有所悟。从融合课堂的角度来看,三位老师(护宝人)既完成了学科知识的教授,又实现了基于本学科的德育引领。是从学科德育的角度发展而来的,因为是多门学科的德育引领,它在学生情感和价值观上产生的激荡是多层次的,带给学生文化自信的震撼比单一学科要来得深入。

二、寻找文化的聚焦点,突出贯穿始终的精神内核

中国传统文化因“博大精深”而值得我们骄傲,涵盖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从哪一个点探寻,都能有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收获。但是在课堂上,“博大精深”却给我们带来了麻烦,范围讲得广了便会如走马观花,满目绚烂,一阵阵赞叹之后,学生所得甚少;内容讲得深了则如挖井掘坑,阳春白雪之后,更有晦涩难懂的困惑。这样,文化自信在学生面前的形象要么是空洞的,要么是难以触碰的,提升文化自信的教学目标便无从实现,有时甚至适得其反。

《国家宝藏》从一开始就力图避免以上问题。它从9个中国顶级的博物馆中找寻了数件文物,并将这些“国宝”设置为文化的聚焦点。国宝之所以为国宝,在于能够表现出更突出的文化典型性,同时能激发受众强烈的探究欲望。此时,资深的讲述人已经在那里等待着你,等待着与你娓娓道来。他们所讲的内容,无论是关于绘画技巧,还是颜色调制,都代表着中国绘画史上的较高水平,受众在接受艺术的熏陶时,早已在脑中做出举一反三的思考。“国宝”作为《国家宝藏》这一融合课堂的文化聚焦点,完全是合适的,不仅因为本身的出色,还因为它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性特征。

除了找到合适的文化聚焦点外,贯穿始终的“精神内核”则让整个节目有了精神的力量。《国家宝藏》的精神内核是“守护”,有人担任的是国宝“守护人”。“守护”的精神内核,向受众传达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对物的守护,更是对凝聚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坚守。国宝对于电视中的守护人,对于电视前的受众而言,都是承载文化记忆的国之重器,“守护”既是电视节目贯穿始终的关键词,更是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使命。

此时,共同的文化聚焦点和精神内核就成了融通各门学科的桥梁,正是它们的存在,融合课堂有了存在的价值。融合课堂并不是简单地由三位老师一起撑起来的课堂,它的价值在于能将三个“一”相加而大于三。共同的文化聚焦点和精神内核就是其中的加号,成为三个“一”之间的共通点和融合剂。三位老师的引导和探寻就有了共同的方向,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发散就有了共同的维度,课堂内部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就有了实际的价值。

上面讲过,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融合课堂中的文化聚焦点选择本身就是三个或多个科目共同选择、认可的结果,它所具有的文化典型性使它成为三门学科的“三岔路口”,从它可以走向三门不同的学科,从三门学科可以共同为之服务。学生如果能够在这样的知识点上下功夫,则能有“举一反三”的收获。同样,如果说“聚焦点”是多门学科知识共通点的话,那么共同的“精神内核”就是三门学科共同承担的价值观的引导。

这些共通性最后成为文化上具有典型意义和典范色彩的内容,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角度来看,的确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融合课堂的价值所在。

三、确定思维的交叉点,进阶融合共生的新想法

作为跨界学习的尝试,融合课堂的优势还因为“美第奇效应”的作用。所谓“美第奇效应”,即当思想立足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文化的交叉点上,你可以将现有各种概念联系在一起,组成大量不同凡响的新想法[5](68-74)。在融合课堂上,“美第奇效应”的起点是各门学科之间的交叉点,终点是各种富于创新意义的新想法。

再回过头来看看《国家宝藏》,它也是由一个中心引发出数个交叉点的:由《千里江山图》引发受众对“青绿山水”激发的好奇和探索,“技法”就成了交叉点。以“技法”为交叉点的拓展就是多角度、多元化的探索。(如下图)

千里江山图→技法五层构图精细的传统绘画技法踏实的做人精神?摇?摇用色?摇矿物颜料货真价实工匠精神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摇

交叉点的意义在于“你可以将现有的各种概念联系在一起,组成大量不同凡响的新想法”。“新想法”并不能窄化地認为一定是“新创意”“新发明”。对事物的“新认知”“新念头”“新好奇”也是“新想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融合课堂的意义也在于此,在同一个知识点上,各个老师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不同方向的引导,将原来需要个体学生在课下完成的跨界整合放到课堂上,让课堂成为生成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不同个体的交叉点,从而对相关内容产生新认知、新好奇。这些方面的“新”丰富程度一定大大高于单一课堂产生的“新”,学生在脑中生成的内容,一定比在单一课堂的授课中来得丰富、多元,学生在诸多交叉点上找到与自己兴趣契合的内容,转化为自己探索方向的内容一定丰富得多。

文化自信的培养,从来都不是一个口号式、空泛化的概念,甚至常常不是学生课堂学习交流的目标,它是随着这些目标实现后,自然而然生成的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内容。知识、情感的培养越丰富,对文化自信培养的支持力度就越大。

由上图可以看到,《千里江山图》围绕“技法”这一交叉点,带给受众的不是传统的美术课堂带来的单一的美学体验,同时引领受众在“传统色彩”“工匠精神”“传统文化保护”等方面做出思考。它给受众带来的兴趣点,要比单一的美术鉴赏课来得丰富。随着兴趣点的增多,受众因之而产生的文化自豪感会增强,这就是我们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并且是一个能够“四两拨千斤”的途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方面,融合课堂的构建给学生提供一个“百花齐放”的平台,另一方面,文化自信本身具有的深沉厚重,为融合课堂的构建提出了切实的需要。从长远看,文化自信的培养和提升将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融合课堂构建的目的是能在单一学科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向于文化自信的丰富的学习体验和经验积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田卉.《国家宝藏》讲好中国文物故事的创新启示[J].当代电视,2019(9).

[4]吕逸涛,于蕾,主编.国家宝藏[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

[5]方颖.“跨界学习”推动中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5).

猜你喜欢
国家宝藏文化自信
《国家宝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央视《国家宝藏》定档12·3 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
解析《国家宝藏》中的美国文化意蕴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