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020-10-21 02:51窦彩玲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育意愿研究综述影响因素

窦彩玲

摘 要: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人口总和生育率逐年下降,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因此研究我国人口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对未来生育率的提高以及生育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我国人口生育意愿影响因素,整理归纳得出:影响我国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政策因素、观念因素、教育水平、生育年龄以及户口、职业性质、工作投入和闲暇时间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人口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一、 引言

中国自1980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人口总和生育率逐年下降,人口老齡化不断加剧。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出现劳动力短缺、家庭养老结构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阻碍我国实现民族复兴。在此情形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但是效果不明显,接着在2015年底我国开放“全面二孩”政策,进一步促进人口生育水平,但是情况也还是不容乐观。从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来看,2016年新生人口约1786万,较2015年的1655万大幅增长。2017年新生人口约1723万,较2016年反而却有回落。到2018年新生人口约1523万人,出现大幅下降,同年人口出生率仅为10.94‰,为1949年约历史最低值。

虽然生育意愿是人的主观意愿,是人们基于对生育行为的认知所做出的一项选择,无论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我们都需要对生育意愿开展大量的经验性调查研究,以此加深对生育行为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未来生育水平变动趋势的理解。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我国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归纳,为我国未来生育率的提高以及生育政策的制定提供进一步参考。

二、 生育意愿及其内涵

生育意愿是指人们在生育上的愿望、追求,主要包括生育目的、生育理想子女数量和生育性别偏好三方面的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目的由原来传统的“养儿防老”转变为生育孩子后带给他们的幸福感等精神体验;生育理想子女数量方面,受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更多的城镇家庭选择只生一个,而农村家庭希望儿女双全;生育性别方面,受社会经济、环境、宗教信仰、家庭文化的不同,生育观念也不同,但是由于中国重男轻女根深蒂固传统文化的影响,导致当今社会性别比例失调。

生育行为是人们最终生育的子女个数,生育行为会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生育政策因素、身体状况、年龄等多方面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生育意愿高于生育行为。

三、 我国人口生育意愿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人口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是决定生育意愿变化的根本性原因,尤其是生育成本已经成为家庭选择生育孩子时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养育孩子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吃饱穿暖,多添加一双筷子的事,而是意味着高昂的孕期产检费用、奶粉价格、孕婴产品、婴幼儿照护,还有高额的亲子早教中心和各种兴趣班的学费。随着物价和孩子教育成本的不断上升,人们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以及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导致孩子抚养成本和教育成本成为家庭生育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

(二)政策因素是影响生育意愿的主导因素

影响我国居民生育意愿变化的因素中, 政策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实施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再到2015年底我国开放“全面二孩”政策,这些政策的变化从根本上促使着人们的生育意愿发生了改变,意愿生育数量由最初的多生逐渐向自愿少生过渡。

国家生育意愿方面的政策还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五方面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做好农村养老保障,可以改变居民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从强调生育孩子的数量到质量的进一步转变,其中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意愿生育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医疗保险的作用则相反。

(三)观念因素左右生育意愿

生育观念是指人们对生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具体态度,它直接支配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影响人口的生育水平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生育观念的转变也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然而无论文化程度高低,“传宗接代” 的传统观念还是比较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的生育目的使意愿生育数量增多,传统观念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生育意愿。

(四)教育水平对人口生育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受教育年限越长,她们的学业压力也越大,因此她们很少有时间考虑个人问题,从而导致初婚年龄增大,生意意愿也随之降低;受教育程度越高,育龄妇女的工作越稳定,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相对较高。生育孩子期间会影响他们在公司的发展,放弃更多的职业晋升和培训机会,所以生育期间会让她的机会成本大大降低;其次,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她们更注重孩子后天的培养和发展,更注重生育质量而不是生育数量。较高的教育程度会使妇女生育意愿较低。因此文化程度越高,城市育龄妇女生育二孩意愿越弱。

(五)生育年龄因素

年龄是每一个阶段的育龄人群考虑生育二孩时必须面对的现实状况,这是因为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生理上带来的变化使其面对的生育风险也在增高,由此会影响她们的生育意愿。

(六)户口、职业性质、工作投入和闲暇时间因素

1. 不论是“单独”家庭还是“双非”家庭,均表现出农业户口家庭想生二孩的比例高于非农业户口家庭,农业户口家庭的理想子女数高于非农业户口家庭,这是因为“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仍然是农业户口家庭中生育意愿的主要目的。

2.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在机 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具有政府背景的单位就业的女性,由于其工作稳定性、生育权益保障比其他性质的单位可能更好,因此其生育两孩的意愿可能会更强并且处于管理干部岗的“知识女性”打算生育两孩的可能性最高,处于专业技术岗的“知识女性”次之,处于普通员工岗的“知识女性”生育两孩的可能性最低。

3. 妇女生育意愿受个人禀赋条件的影响,妇女投入工作时间越多生育意愿越低。

4. 闲暇休息时间的长短对两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男性的生育意愿不受闲暇时间长短的影响,而那些能够频繁利用闲暇时间休息的女性反而生育二孩的意愿更低。

四、 总结

从以上的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到,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家庭养老结构的变化的情形下,影响人口生育意愿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政策因素是影响生育意愿的主导因素,观念因素左右生育意愿,教育水平对人口生育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生育年龄因素对生育意愿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国家应该把经济、政策方面的因素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并结合我国国情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多方面、多角度去提高生育意愿,将生育愿意转变成实际生育行为,最终实现生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贾志科,罗志华,风笑天.城市青年夫妇生育意愿与行为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南京、保定调查的实证分析[J].西北人口,2019,40(05):69-79.

[2]莫丽霞.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与性别偏好研究[J].人口研究, 2005 (02):62-68.

[3]张冲,陈玉秀,廖海亚.中国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 CGSS2015年数据分析[J].人口与社会,2019(5):71-80.

猜你喜欢
生育意愿研究综述影响因素
“全面两孩”政策下城市女性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城乡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从生育文化角度论“全面两孩”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