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科视野下微问题导学课堂的建构

2020-10-21 01:15关福来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导学高中地理构建

关福来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解方面,还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构建微问题导学课堂,引导学生快速参与到地理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本文探究了高中地理学科中构建微问题导学课堂的相关对策,以便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高中地理;微问题;导学;构建

目前,高中学生的普遍年龄在十五岁到十八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师不能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更新教学思路,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融入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为以后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1]

一、创设具有探究性的微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寻找最佳途径解决问题,高质量的教学问题需要多个微问题共同组成,微问题导学课堂的构建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教学任务等,为学生创设若干个具有探究性以及研讨性的微问题,通过教师指导以及学生自我思考、小组协作等逐个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创设微问题时,教师要全面、综合的了解学生,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出发。[2]

比如在探讨“河流上应不应该修建大坝”问题的探索中,其主要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明确大坝修建的主要知识,借助分析河流与大坝的问题,进而引申为自然与人类活动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层面升华到思维层面,从“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相协调”等思维方式出发,形成全面的地理思维。这样就可以将微问题探讨的效果最大化,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以及地理

思维。

二、循序渐进,符合课堂逻辑

在地理学科中构建微问题导学要循序渐进的开展,逐层深入,微问题要对学生具有吸引力,问题的难易程度需要教师要严格地把控,难度不能过大,避免影响学生的探讨自信心;同时难度也不能过于简单而达不到微问题探究的效果。其次,微问题的导入还应该符合整个课堂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比如:由阿斯旺大坝问题延伸至其位尼罗河两岸的农业带来了哪些作用?阿斯旺大坝对自然的影响有哪些?你如何看待阿斯旺大坝的利大于弊?等问题,首先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探索,深入学生自主思考地理知识,这种从整体到细节的微问题构建框架,有助于学生深入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与探索。

从“阿斯旺大坝的修建”这一问题出发,微问题导入课堂分别设置了:新课引入、案例分析、探究成果、思考总结以及学以致用等环节,有助于让学生形成统一的地理学习思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并主动思考,相互探讨,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样学生的逻辑性才会更强,对微问题的探究能力也会得以提升。此外,微问题导学课堂的构建还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客观的评价以及看待地理活动,包括自然地理以及人文地理,从实际出发,分清事实,辩证的评价地理事物,不能偏激,更不能全盘接受,要秉持创新与探索的思路分析地理变化与地理活动。

三、微问题的解决形式需多样化

微问题导学课堂的构建需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微问题思考与解决的主导,教师则辅助学生,纠正学生的错误思路,因此,教师在构建微问题导学课堂时首先要树立明确的目标,确定课堂学习的主线,然后分析地理知识的难点与重点,将其展现在微问题中。其次,微问题设计之后学生解决问题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化,不能仅仅采取教师说教,或者直接为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形式,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不仅需要让学生相互讨论,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互联网或者微课的形式,鼓励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并搜集地理资料,自己构建微问题并解决。这样不仅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学生还能够参与到微问题的构建、分析与解决的全过程中,极大地提升了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3]

比如在学习“气候变化”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岛国图瓦卢的建筑物被浸泡在海水中的图片与视频,然后提问学生从图瓦卢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其与那些因素有关?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等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小组讨论、课题辩论、成果展示等方式,探究问题。这种通过真实资料展示与微问题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4]

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要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并更新教学模式,借助微问题导学课堂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创新意识、探究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等,促进高中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对高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地理学科的教学任务等有全面的了解,然后制定出适合的微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环节中。其次,教师还应该循序渐进的指導学生,微问题导学需要符合课堂逻辑,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此外,微问题的解决形式需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多角度、全方位的解决微问题。

参考文献

[1]丁兆宝.高中地理学科视野下微问题导学课堂的建构[J].地理教学,2018(07):26-28.

[2]陈莹.浅谈问题导学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J].中学课程资源,2019(04):51-52.

[3]孙霞.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173.

[4]金开任.五环五问: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4):19-21.

猜你喜欢
导学高中地理构建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我是小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