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改革实践理性的迷失与回归

2020-10-27 05:44凌鹏飞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反思教学改革

凌鹏飞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学校教学改革在走向繁荣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实践偏失,如过分功利的改革取向、简单盲目的改革过程、非人性化的改革管理。基于实践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学校教学改革行动呼唤实践理性的回归。也就是说,实践理性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思想基础。具体来讲,工具理性决定教学改革的技术性操作并追求改革的科学性,价值理性有助于彰显教学改革的伦理正当性,交往理性可以使教学改革参与者的力量得到凝聚。在实践理性关照下,学校教学改革的主导者须要构建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复合愿景,科学决策教学改革的行动措施,优化对教师的管理,通过争取外部支持来优化改革的环境。

关键词:教学改革   实践理性  偏失 反思

一、反思学校教学改革的实践偏失

1.过分功利的改革取向

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因而它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基本路径。近年来,国内涌现出的典型性教学改革案例(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北京十一学校,等等),都是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了学校品质的提升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显示出学校教学改革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但是,部分学校的教学改革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偏差,具有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不是优先考虑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而是更为注重学校的名誉和改革者的利益。据此,学校在推行教学改革时容易作风浮夸甚至弄虚作假,使得教学改革变得不那么正常。个别学校用一些名字听起来好听或者当下非常时髦流行的口号来对教学改革进行包装,而其实质内容和具体举措却十分干瘪、陈旧。有的学校在对外展示所谓的教学改革成果时,为了追求表面化的热闹或者凸显成果的丰富性,让学生配合预先安排的表演式展示活动。

学校教学改革如果过分追求外在的名利和所谓的社会效应,就会遮蔽教学改革的本真目的,使改革行动带有严重的功利化色彩并偏离正常的运行轨道。可以说,教学改革一旦偏离合理的价值立场,其正当性会陷入危机。

2.簡单盲目的改革过程

在现实当中,个别学校在开展教学改革时,由于行动者迫切希望看到改革成效、相关人员的教学专业素养或思想准备不足等原因,往往采用一些貌似简单有效而实质却不合理的措施来推行改革。有的学校直接照搬与套用其他学校现成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模式的同质化倾向较为严重,这是我国课堂教学变革暴露出的缺陷。照搬或套用教学模式,在短期内也可能见效,但也极容易因为急于求成、缺乏对本校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而“水土不服”,最终影响变革的有效性[1];从长远来看,这也不利于教学创新和课堂教学变革的真正繁荣。另外,学校在推行教学改革措施时,也经常存在“一刀切”的问题。不顾学科内容的不同、教师专业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即把某种教学方式强行推广运用,所有教师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改革的指令。

简单盲目的学校教学改革过程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改革者采取了激进式的改革方式。教学改革是一项包含多种改革内容、涉及多个参与群体、充满各种矛盾关系的复杂性活动。这就决定了,激进式的教学改革方式会增加改革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变革失败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升高。

3.非人性化的改革管理

学校教学改革不是一种个体行为,而是涉及多个参与群体及其相关利益的组织行为。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并形成凝聚力,改革的领导者就须要采取一系列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从本质上来讲,教学改革中的管理是用来服务改革主体、满足改革需要的,应当彰显一定的人性关怀。但在实际中,学校的部分做法却有违相应的道德准则,遮蔽了学校管理所应当蕴含的伦理精神。其一,不当的教师管理,会增加改革的推行难度。学校管理者为了实现所谓的“有效”组织改革参与人员,对教师提出无法满足其专业发展需要的不合理要求,很容易招致教师的反感乃至抵抗,从而增加改革的内耗。其二,学生在教学改革行动中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声音容易淹没在成人强势话语当中。例如,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裹挟下,有的学校在推行教学改革时,较少关注学生是否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以及他们的视力健康是否会受到电子产品的影响、学业负担相比之前是否过分加重等问题。

二、学校教学改革对实践理性的呼唤

1.教学改革的技术路线基于工具理性的预设

工具理性关注的是实践活动中的方法、手段是否有效,它要求实践过程必须基于自然规律或者遵循外在的规则,从而满足主体的合理需要。尽管学术界对工具理性过分膨胀的后果展开了诸多批判,但我们必须要承认,工具理性是实践理性所不可或缺的向度,也是人们合理开展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离开了技术性支持和条件保障,实践活动的合理性就会缺少最根本的基石。具体到学校教学改革,工具理性指引人们寻求恰当的推进措施,并优化改革的方法、手段。也就是说,改革者必须建立一套能够推动改革顺利推进的技术性路线,追求改革的有效性结果。比较明智的校长,往往会基于教学改革的规律而寻求较为恰当的改革路线。

2.教学改革的伦理品性依赖价值理性的引领

如果说工具理性追求事物的最大效应并为功利效用的实现服务,那么,价值理性则从价值层面帮助人们解决行动的方向与终极目的,即回答“应当如何”的相关问题。对于学校教学改革而言,价值理性的主要功能在于,帮助人们对改革进行反思和价值判断,使改革朝着合乎人性的方式发展,在改革主体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中体现其“向善“的品性。也就是说,学校教学改革的目的与具体措施是否具有正当性,关涉改革行动的价值意义,我们需要评判改革行动是否符合伦理准则的要求。可以说,价值理性也是学校教学改革所不可或缺的,它引领人们将人性关怀融入教学改革行动当中。

由此说明,伦理性是学校教学改革活动的一种重要属性。教学改革价值取向的确立、改革手段的运用、改革成果的分配等,都需要以合乎道义的方式进行。尤其当教学改革中出现多方面的主体需求和利益冲突时,如何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正当性、合法性。学校教学改革不仅仅需要科学的技术性路线,还需要改革主导者具有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将改革行动同时作为一种公共性的道德实践活动。

3.教学改革的动力需要交往理性的参与

由于学校教学改革是一种组织行动并涉及多个参与群体,因而改革行动也具有交往性。教学改革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之间、不同的参与者之间,都存在人际互动和交往关系。这些关系如果处理不好,会增加改革的阻力和成本,甚至导致改革走向失败的结局。在推行教学改革时,作为参与者的家长就容易出现质疑与反对的声音,他们不愿意学校把自己的孩子当作改革试验的小白鼠,从而引起矛盾。

教学改革的交往理性就是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各种人际关系的态度观念,它有助于引领改革领导者注意充分调动各个参与群体的积极性,从而凝聚集体的力量来克服改革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学校教学改革中,基于交往理性的关照和引领,最终使来自管理者、教师、家长、专家学者等方面的力量能够得到整合,将会有力推动教学改革的进行。从实践理性中的交往理性向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学校教学改革的组织与管理,其实就是提升沟通有效性、凝聚人心的过程。

三、基于实践理性关照的学校教学改革路径

1.重塑改革愿景,彰显改革的服务性

无论教学改革能够产生怎样的外在效应或者给学校带来怎样的好处,我们都须要坚守这样的改革信念:学生才是教学改革的服务对象和最终受益群体,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才是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为此,学校教学改革应当避免片面化、狭隘化的价值取向,将学生视为完整的人。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素养、情感体验等非功利性的改革指向,也应当受到重视。评判教学改革成果的核心标准或者试金石,也应当是学生整体素质的改变。学校除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外,还要将学习兴趣的提高、道德品质的改善、沟通协作能力的养成、创新精神的培育等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

除了“服务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根本性目的以外,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也应当纳入到教学改革的愿景当中。学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当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平台和契机。教学改革意味着教师须要打破原有的教学习惯,通过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引入新的教学模式等途径来重塑自身的教学行为。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专家的引领、同行的交流与实践的磨练,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遵循教改規律,科学决策改革措施

如何在技术层面来决策学校须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改革措施,以实现改革的顺利推进,这是教学改革领导者基于工具理性来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人们把握教学改革的规律和特征,以理性态度来设计教学改革的路线与操作方式。

对于学校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改革领导者应当优先选择渐进式的改革方式。教学活动是一种由多种要素、多重关系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使得教学改革具有艰巨性、不确定性。为了降低改革的风险或者保障改革的有效性,教学改革的实施应当尽可能脚踏实地,沿着“自下而上”的路线谨慎推行,妥善处理教学活动中“教”与“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等问题。

真正实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方式等要素的创新,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核心内容。那么,如何实现教学创新呢?根据教学改革的过程属性,新的教学形态在形成时,须要融合原有的要素。因此,教学创新不是营造空中楼阁,而是对已有改革成果的继承和发扬。“变革未必都是颠覆的或者全新的,因为变革中的继承与借鉴都有必然性。合适的变革,既是继承中的变革,也是在有意义的借鉴中发生并逐渐发展的变革。”[2]另外,教学活动处于永恒的发展状态,教学改进是没有终点的。据此,教学改革需要有一定的持续性,避免因为取得一点点成绩而止步不前。总之,高质量的学校教学改革,不是机械地复制已有的教学改革成果,而是包含本土化的过程并逐渐鲜明的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不断优化。

3.优化教师管理,突出主体地位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改革领导者须要优化对教师的管理,尊重教师在教学改革实施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参与积极性。管理者只有重视教师的权利,将教师放在人格平等的地位上进行对话,以及关注教师的心理感受,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为此,学校应当给予教师充分的自由和慢慢接受新事物的空间,而不是强迫教师茫然地卷入到一场没有安全感的未知旅程。在教学改革初期,有学校为了降低源于教师群体的改革阻力和内部损耗,先派出“种子教师”外出学习,然后在小范围内作出看得见的成果并形成改革的红利效应,让其余老师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果,从而整体激发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意愿和热情。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顺利有效实施的关键,没有教师观念的转变、素质的提高、能力的跟进,就没有智慧课堂的诞生。”[3]

另外,学校应当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真正发挥制度对教师的引领与规范作用。在教学改革中,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保障改革的推进与实施。相反,不合理的教师管理制度,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激起教师的反感和消极抵抗。那么,在制定教学改革制度时,管理者须要充分搜集和倾听“民意”,了解教师的需求和遇到的实际问题,本着“服务教师、专业引领”的理念来构建规章制度。

4.争取外部支持,优化改革环境

学校教学改革不仅是学校内部的组织性行动,它还涉及到外部关系。基于实践理性的关照,改革领导者通过有目的地加强与改革参与者的沟通与协作,可以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支持,进而提高改革成功的可能性。

加强家校合作,争取家长对教学改革的理解与支持。不少家长关心的仅仅是自己孩子的成绩,加上素质不高等原因,家长容易成为改革的阻力。为此,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培训、包装宣传等措施,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认识,建立对教学改革的认同。另外,面对教学改革客观上存在的风险以及可能会出现的消极后果,学校应当建立相应的协调与组织机制,在倾听与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来共同商讨对策。

寻求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实现教学改革的专业引领。教学改革离不开专家引领和专业支持,这是教学改革健康推进的重要条件支持。学校应当积极寻求和利用高校、教研室、教育管理机构等部门所拥有的专家资源。在专家资源的使用方式上,可以遵循持续跟进、实践指导的原则,以行动研究为抓手,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清.后模式时代的学校课堂教学变革:从标签化多样到内涵式多元[J].中国教育学刊,2016(09).

[2] 杨启亮.课程与教学变革中的继承与借鉴[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06).

[3] 李允.深水区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反思中前行[J].课程·教材·教法,2017(08).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反思教学改革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