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中毒致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2020-11-02 07:40李铁刚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染毒百草肺泡

王 萍,李铁刚

0 引言

百草枯(PQ)是一种杂环类有机速效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业,对人类和动物都有剧毒,致死率高达70%[1]。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250 000~370 000人死于农药中毒[2],其中,因PQ中毒导致的死亡已经成为中毒患者的主要死因。这也成为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3-5]。临床研究显示,中毒患者肺部PQ浓度是血浆中浓度的6~10倍[6],早期可表现为急性肺损伤及不同程度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细胞受损严重[7-8],肺组织过度修复。百草枯通过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到肺部[9],继而发生不可逆性和广泛性的肺纤维化,最终导致较高的死亡率[10]。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纤维化的进展[11],需要更多的临床和实验来探究中毒的机制。因此,本研究采用腹腔注射方式建立小鼠PQ中毒致肺纤维化模型,通过动物模型多方面评估其纤维化的表现,确定最佳的造模浓度,建立稳定的动物模型,为以后纤维化的机制研究打下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试剂 无特定病原体级别(SPF)的BALB/c小鼠(6~8周龄,雄性,18~22 g) 40只,由中国医科大学本溪研发中心实验动物部提供。在控制温度为22.2 ℃的室内,将小鼠圈养在恒定的12 h光照/12 h黑暗循环环境中。这些实验经中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编号:2017PSPSK)。百草枯粉剂购自美国Sigma公司,抗α-SMA抗体和E-cadherin抗体购自Abcam公司(批号:ab5694、ab76055)。

1.2 动物分组和处理方法 PQ中毒的小鼠模型建立。腹腔注射方式染毒,方法:A组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B组10 mg/kg单次染毒;C组20 mg/kg单次染毒;D组10 mg/kg隔日1次染毒。共3次。D组首次染毒后至第21天,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处死小鼠,取双肺组织。

1.3 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染色 将小鼠整个左肺组织用4%福尔马林固定过夜。在70%乙醇中常规脱水,并在二甲苯中澄清,制备4 μm切片用于常规梯度酒精脱水、浸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下评估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和Masson染色,用于证明胶原沉积。

1.4 Ashcroft评分 用Ashcroft半定量评分来评估小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12]。具体评分标准:0级,正常组织;1级,支气管壁轻度增厚;2~3级,纤维化程度加重,支气管肺泡壁中度增厚;4~5级,重度纤维化改变,支气管壁结构破坏,有纤维条索或纤维团块形成;6~7级,极重度纤维化,大范围肺组织结构破坏,可伴有蜂窝肺形成;8级,满布纤维组织,整个肺组织全部闭塞坏死。

1.5 Western blot蛋白检测 取小鼠右肺组织剪碎成小块称重,放入EP管中。用提前预冷的含有蛋白酶抑制剂(PMSF)的蛋白质抽提试剂在冰上裂解肺组织后于14 000 g离心,取上清液转移入新的EP管中。用BCA法测定提取的上机检测蛋白浓度。取50 g总蛋白上样,经10%SDS-PAGE凝胶电泳分离,再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用5%脱脂奶粉室温封闭1 h,加入一抗孵育4 ℃过夜。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二抗室温孵育l h,上机扫描检测拍照。每组实验至少重复3次。

1.6 观察指标 一般情况检测:小鼠精神状态、体重、毛发、呼吸频率、进食水量及异常行为(激惹)和小鼠的生存分析,肺组织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α-SMA和E-cadherin蛋白检测。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采用双侧非配对t检验,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精神状态佳,毛发光洁,鼠尾无发绀,进食水等正常,体重稳定增加;B组(10 mg/kg,单次染毒组)小鼠精神状态略可,活动略下降,呼吸无急促,体重增加缓慢,进食水正常,4~5 d后基本恢复正常状态;C组(20 mg/kg,单次染毒组)小鼠精神萎靡,体重持续下降,活动减少,易抓捕,走路不稳,口周发绀,部分小鼠于5 d后出现死亡;D组(10 mg/kg,隔日1次染毒组,共3次)小鼠精神状态极差,体重下降明显,腹泻,口周鼠尾发绀,甚至出血溃烂,毛发蓬松暗淡,头颤,前期喘息气促,点头样呼吸,个别小鼠伴随有激惹现象,后期呼吸频率下降,精神萎靡,无进食水,7 d全部死亡。

2.2 生存分析 A组和B组21 d全部存活;C组于第7天死亡率达70%,7 d后较平稳;D组第11天后全部死亡。重复实验后,C组动物模型最为稳定。见图1。

图1 小鼠的生存分析图

2.3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A组肺组织结构清晰,无炎性细胞浸润,有少量出血点。B组和C组肺泡间隔增厚,淋巴细胞浸润,肌成纤维细胞增多,胶原纤维形成。D组肺泡结构紊乱破坏严重,萎缩塌陷至消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见图2。

图2 小鼠肺组织HE染色(100×)

2.4 Masson染色 A组可见结构大致正常,仅大血管周围可见少许蓝色胶原纤维。B组可见不同程度的肺泡间隔增宽,有增生的肌纤维和胶原纤维。C组肺泡结构明显增宽,胶原纤维组织沉积较多。D组肺泡间隔及肺泡腔大面积被破坏、闭塞。组织被大量的蓝色胶原纤维填充。见图3。

图3 小鼠肺组织的Masson染色(100×)

2.5 小鼠肺组织的Ashcroft评分 PQ染毒浓度越大,小鼠肺组织损伤越重,Ashcroft评分越高。D组(10 mg/kg,隔日1次染毒组,共3次)评分最高,肺组织损伤最为严重,小鼠全部死亡。根据评分和动物临床表现综合,C组(20 mg/kg,单次染毒组)模型最佳。见表1。

表1 小鼠肺组织的Ashcroft评分

2.6 Western blot检测 A组小鼠无中毒,其肺组织无纤维化改变,其间质表达α-SMA最少。B组、C组与A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上皮标记E-cadherin依次减少,而间质标志物α-SMA逐渐增加,以20 mg/kg单次给药组为最佳。D组隔日1次染毒,共3次,给药剂量较大。见图4。

图4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3 讨论

百草枯是发展中国家广泛应用于农业的除草剂,其中毒发病率和自杀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3],且具有救治率低、死亡率高的特征,目前临床尚无有效救治药物。患者即使度过急性期,也会逐渐进展为不可逆性肺部纤维化,直至呼吸困难最终死亡[14]。近年来,关于肺部纤维化疾病的研究较多,探索纤维化相关的分子和信号通路一直是热门方向,但是发病机制一直不明确。在建立动物纤维化模型方面,研究者也采用了多种方式:有通过大鼠吸入二氧化硅建模,也有通过小鼠博来霉素滴鼻诱导[15-16]。尽管动物博来霉素诱导和百草枯致肺纤维化在表型上相似,但实际是不同的。百草枯处理过的肺部表现出明显的促成纤维细胞破坏,肺泡内纤维化和闭塞性纤维化;相比之下,博来霉素治疗首先诱导细胞脱落和肺泡崩解,然后随着肺泡壁的纤维增厚而发展为间质纤维化[17-18]。此外,有关百草枯诱导的纤维化模型较少,主要是大部分患者以急性肺损伤为主,死亡率较高,幸存者较少,且留有肺纤维化的后遗症,严重影响肺功能[19]。PQ中毒导致的非纤维化有进展快且不可逆的特点,因此,模拟患者中毒,构建稳定的纤维化模型是研究PQ中毒后纤维化机制的重要前提,进而才能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通过不同剂量PQ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从单次染毒到隔日1次染毒多种方式寻找稳定的建模染毒浓度。研究发现,注射不同剂量的百草枯,小鼠出现不同程度中毒反应。10 mg/kg单次染毒组小鼠无死亡,虽然有不同程度的肺部纤维化特征,但症状较轻。相比之下,百草枯浓度为20 mg/kg时,21 d后动物纤维化模型更为稳定,出现部分死亡,不会造成过多的数据丢失,同时21 d后存活的小鼠肺部组织产生晚期慢性炎症反应与稳定的纤维化特征,符合人中毒后慢性行为特征和死亡率[20]。进一步的肺组织病理学检查也证实,动物模型的肺泡结构破坏、消失,肺泡腔内炎症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淋巴细胞浸润,Masson染色判断肌成纤维细胞增多,胶原纤维形成,表明纤维化模型是稳定可靠的。Ashcroft评分一直是较经典的纤维化评分,在病理专家协助下,在HE染色的基础上进行半定量评分,操作简易、客观、真实[21-22]。在建模稳定基础上,取小鼠的肺组织进一步验证上皮标记物E-cadherin和间质标志物α-SMA的表达情况,我们发现存活小鼠肺组织纤维化越严重,间质标志物α-SMA的表达越高,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越低。D组隔日1次给药方式,由于剂量过大,小鼠在实验初期可能就死于急性肺损伤,肺部纤维化还没能形成,不适合纤维化模型的构建。因此,本研究通过动物重复试验,采用20 mg/kg单次腹腔注射方式染毒,观察21 d制备的方法,多方面来评估纤维化的最佳模型,为下一步纤维化进展机制和治疗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染毒百草肺泡
DEHP与DBP联合染毒对雌性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大生产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
染毒的脐带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