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美育之审丑教育的思考

2020-11-02 02:43罗叶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美育语文教学

内容摘要:美育与情感教育、文学教育相关联。近年来美育在语文教育中受到重视,但美育之审丑教育仍旧被忽视。本文从语文美育的立场出发,阐述美与丑的联系,探讨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审丑教育的因素,尤其强调审丑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丑教育 美育

2017年是我国以及教育发展关键的一年,习近平主席在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是每个公民所向往的,需要增加对美好生活的体验,就不得不提高全民对美好的感知能力,而这一能力的提升需要美育的熏陶和培养,这样才能在解决发展问题的同时,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感知的精神愉悦。将这一要求落实到语文教育中,就必然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美育的价值对学生的影响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

一.审美教育与审丑教育:辩证和谐美

(1)美与丑的和谐共存

在现实生活中,单纯意义上的美和丑是相互依存的,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美,老子曾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美与丑这样看似完全对立的关系,2000多年前的老子阐述地再明白不过了,美因为丑而存在,丑因为美而凸显。因为有丑陋的存在,天下人才知道美为什么称作美,如果没有丑,美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和价值,况且丑也有美之因素存在。况且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世界,美的标准并不一致,在不同的环境中,美可能转换成丑,丑也可能变成美。就像法国文学家雨果所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美与丑就像一块硬币的正方两面,对立而统一,失去任何一面,都不可能构成一个整体。美与丑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否认“丑”的美是苍白的,美与丑应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才能构建和谐的大美。因此在语文美育中审丑与审美应当有同等的教育价值。

(2)审美与审丑的辩证和谐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明确独立了美育在语文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美育可以说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在许多教师眼里美育几乎等同于发现美、欣赏美,美育的重点完全都着重于美这一点上,审美成为语文美育的主要内容,甚至于丑的部分也用美的角度进行探讨。教育在面对丑和荒诞的现象时,人们过分地看到了它们的负面价值,几乎排除在美育之外,很少有谈到审丑教育的问题,但审丑教育和审美教育恰是美育的一体两面,同样是不可估量的。杨云萍教授在她的博士论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在感性学视角下美育应有两个维度,那就是审美教育和审丑教育,这一观点为语文教育中打开了审丑教育的新维度,具有审美和审丑两个维度的语文美育才是辩证的、和谐的,自此审丑教育出现在语文教育界,但并未引起一线教师的重视。

二.审丑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美育主要作用于情感,不管是审美教育还是审丑教育,核心都在于情感教育,而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基本忽略审丑教育。

(1)审丑教育的重要意义

语文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德智体的培育是为受教育者提供人之为人的外在规范,即处于社会的人应当具有的应然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美育则是为首教育者提供人之为人的内在需要,即人对世界的一起的美好的或者丑陋的事情的把握能力,美育包括情感的敏锐度、心灵的纯净度、精神的高度。美育的目的即是将感性的、个人深处原始的直觉和情感化为个人本身的理性的存在,而不是需要理性的强制操控下的感性的让步。但如果在人的心里产生的是美好的情绪,也就不存在感性的让步,审丑教育的目的在于将人心里本性丑陋的情绪客观化、真实化、理性化。

在语文教学中凸显审丑教育,可以从美育的视角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审美人格。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人文性意味着语文能通过文字展现人的本性以及人所处的世界中有关美或丑的一切,而审丑教育能都帮助学生警惕人生中丑的部分,意识到人生中丑陋的、痛苦的、艰辛的部分,并将其视作客观事实。因此,长期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熏陶,学生面对压力和承受痛苦的能力可以提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大大增强学生在跌宕起伏、纷繁复杂的人生中维持自己内心情感秩序平衡的能力,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幸福生活,从而更有效地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国民的心理素质,增强国民的心理健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中学语文教育应该进行审丑教育。

(2)教材中选文的审丑倾向

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事实是,语文教材中选文的情感取向大都是审丑倾向,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到必修五为例,根据统计,文本整体风格属于审丑类型的课文占比为53%,就拿选取鲁迅的三篇课文来说,《纪念刘和珍君》就揭示了军阀割据期间整个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爱国请愿青年被同胞无情杀害的事实,《拿来主义》展示出了当时中国面对外来文化的懦弱和盲目,另外小说《祝福》更是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残酷和“吃人”本性。鲁迅作为近现代中国最伟大的作家,将社会中黑暗的那部分以及人性中阴暗的一面真实地、赤裸裸地展示在人们眼前,如果对于文本中灰暗的部分,教师不加以及时地引导,使学生正视生活中丑的因素,这些审丑类型的课文可能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如果没有审丑教育的引导,只有审美教育的引导,学生可能具有对美的善感力,但却缺乏对丑的钝感力,在以后漫长的人生中,难以处理好自身的消极情绪。

(3)文学中丑的因素准许自己为人

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中几乎包含了人之为人所有的情感态度,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丰富度和饱满度是最令人振奋的。人类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单从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两类,分别是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正向情感有快乐、愉悦、幸福、信任、感激等;负向情感有痛苦、悲伤、仇视、愤懑、嫉妒等。不管正向或负向情感,不论如何分类,都是生而为人的正常情感,没有好坏之分。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正向情感的感知能力,同时正视负向情感的合理性。而文学作品中大量负向情感包含着丑的因素,可以作为很好的教育因素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性丑陋的一面,并且合理地处理好因人性丑陋一面而带来的羞耻感和愧疚感。

语文教育中蕴含了大量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而我们仔细思考可以发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现实中的人相比来说有这样几个特征,一、语言性,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毋庸置疑,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由语言来建构的,文字是他们生命存在的方式。哲学入门小说《苏菲的世界》中苏菲的人物形象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二、透明性,文学作品的作家善于挖掘人类心里最隐晦、最阴暗、最见不得光的想法,真实而透明,就像卢梭的《忏悔录》。他以为把最阴暗的一面都表现出来了,他甚至说如果有人怀疑《忏悔录》的真实性,他即使死了也要变成厉鬼敲他的脑袋。即使他这样说了,对于他自传的内容,我们应当还是持保留态度。三、整体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全方位的、整体的,而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人的一个侧面,比如在朋友面前的你和在父母面前的你就会有所不同,在人面前的你和独处时的你又有不同。四、审美性,人作为人自在地存在,他出现在你视野中,本身不会给你真伪、美丑的判断,而真伪、美丑是你的判断。审美性要求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把好的事物还给好,把坏的事物归给坏,把美的东西还给美,把丑的东西还给丑。一切都是那么泾渭分明,正因为文学作品的这些特征,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完整、正常的人所具有的情感、情愫,以“我”的情感去体会文学作品中“你”的情感,在文学作品领域中,学生首先作为人,能够在文学作品中感受到准许自己为人的心安,人总是需要有一个能无条件接受自己的地方,肆意地挥洒自己的感情,使人能够容许自己的本性中丑恶的一面,准许自己为人,而文学恰好能提供这样的精神领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凸显审丑教育。

三.结语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美育的语文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没有审丑的美育是不完整的美育。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杨云萍.审美与审丑之和谐美育[J].求索,2012(07):221-222+34.

[3]杨云萍.审美与审丑---感性学视角下语文美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06).

(作者介绍:罗叶平,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语文课程与教學论专业)

猜你喜欢
美育语文教学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回顾青年学者们的思考
美育教师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