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国家认同观念探析

2020-11-03 05:45来丽萍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红色精神国家认同红色文化

来丽萍

[摘  要:红色记忆承载着我们国家的光荣与梦想、不幸与苦难,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红色文化中蕴含的重要的国家认同功能,通过对我国红色历程的回顾,唤醒中华民族的红色记忆,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在发掘红色价值中弘扬红色文化的时代精神,使红色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进而激发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激发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勇气。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国家认同]

马克思曾说“色彩是反映一个民族性格最直观的方式”,红色是一种象征中国特色的色彩。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具有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集体心理认同的功能。

一、追本溯源,唤醒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是对广大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非常重要的途径。龚自珍先生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是一个国家存在的见证,重拾红色记忆,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还可以增强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

自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二千年文明之古国,久已为列强俎上之肉,釜中之鱼,其存其亡,不容自主矣。”于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进行救国的曲折探索。而红色文化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在不断地探索和选择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它作为我国革命历史与革命文化的记忆建构,蕴含着极为深厚的国家认同意识。

红色文化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代表革命,红色思想是革命的指南。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传承的历程,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历程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红色文化理论的源泉。

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红色革命精神,最早表现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随着中国革命的实践和土地革命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道路中开辟了红色政权,确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了“军民团结、艰苦奋斗”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延安时期以及抗战过程中,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文,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意义的延安文化。解放战争时期,红色文化在全国开展起来,表现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西柏坡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等革命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红色文化也随之进入了继承发展阶段,形成了具有社会主义建设特点的文化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红色文化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于60年代先后树立了榜样的力量,比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等,这些都是经典红色文化的浓缩。红色文化蕴涵了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

二、立足现实,发掘红色价值

红色文化虽然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对于国家与国民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自觉的历史记忆。在意识形态多元化以及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新时代,发掘红色价值,弘扬红色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一)发掘红色价值,讲好红色故事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很好的诠释了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这为“讲好新时代的红色故事”提供了范例。红色故事中蕴含着红色价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历程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激励和熏陶着一代又一代后人奋发图强。同时,对英雄人物的认同也是激发对国家民族的认同的重要途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从他们的故事和事迹中体现的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讲好红色故事,让英雄人物起着最形象、最生动的效果,可以有效地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和正向效应。

“讲故事”是影响和打动受教育者的一个高效的方式,讲一个好故事的效果远远胜过枯燥讲道理的效果。为此要不断加强对红色故事的打磨,深入研究红色故事的历史渊源和历史事件,不断提炼升华,把红色经典讲好,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发掘其当代价值和影响,以发挥红色精神的最大效力。

(二)发掘红色价值,注重红色教育

红色文化的倡导是一种有效地激发国家认同感的方式。红色文化记忆为国家认同提供一种情感纽带,而情感认同是产生国家认同感的心理基础,能够强有力地推动行为认同的产生。然而在现今多元文化交锋的网络时代,红色记忆遭遇到了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错误历史思潮的冲击和挑战,比如以各种手段调侃、扭曲经典,颠覆、抹黑历史,丑化、恶搞英雄人物等。面对如此现状,红色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在红色教育中引导人们回顾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追思英雄情怀,在红色记忆中落实情感归属,从而产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最终转化为党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动力。

既是网络时代,就要充分发挥好微博、微信等的网络资源的作用,使其最大化地发挥对于红色教育的宣传作用,广泛宣传我国的红色历史,增强红色教育的时代感。通过红色教育,使得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层面树立对红色文化的正确态度,使之认识到红色文化在社会现实中的积极作用。以此,坚定地批判一切恶搞红色文化的思想和言行,强有力地反对一切解构红色文化崇高意义的文化现象。

(三)发掘红色价值,彰显地域特色

在当前时代,红色文化不仅表现为精神方面的红色资源,如上述提及的各类精神力量、革命传统以及一系列价值理念等;另外,红色文化还表现为物质状态的红色资源,比如革命文物、纪念遗址、革命文献、革命根据地、文学文艺作品等。

红色文化存在一定的地域性特征,承载着不同地域中不同时期的红色记忆。因此,发掘红色价值,就要挖掘、利用好其地域特色。依托地域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活动,发挥好红色资源广泛的社会效益。另外,要充分利用中央对红色资源地区的政策优势,在红色文化利用上进行开发创新,增强红色文化的活力,从战略层面加强红色基因基地建设,唤醒地区红色记忆,以激发共同体红色历史的认同感。

为此,我们不仅应从战略层面加强红色基因基地建设,开发相关地域红色基因教育资源,建立各种形式与特色的红色革命纪念馆,并且要发挥红色革命纪念馆的阵地作用,有效利用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革命纪念馆,组织开展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各界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等参观学习,使之感受红色文化并接受红色革命教育,进而培养红色基因,更好地认同和传承红色文化。

三、薪火传承,再续红色精神

如今,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实现强国目标的重要内容。“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其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崇高有为的价值取向在长期的实践中有着积累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推进我国新时期核心价值观强有力的渗透点,更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红色革命文化生发于中华民族的危难之际,是无数仁人志土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摸索出来的,在当代中国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源泉,需要我们不断传承,發扬光大。

薪火传承,不忘初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仍然需要红色精神的指引,把革命的红色精神贯穿于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并不断丰富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发挥红色文化对于国家认同的时代效应,使红色记忆能真正内化为国家与民族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全体国民的自觉行动,进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

四、小结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的力量是强大的。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当代中国,红色精神成为了全体国民的一种独特的、自觉的历史记忆,这种文化记忆蕴含着重要的国家认同功能。国家认同感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更体现为深切的爱国的行动。也可以说,红色文化是连接国家与人民日常生活之间的一座桥梁,通过对我国固有的光荣与梦想、不幸与苦难的红色历史的回顾,唤起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从而坚定国家与民族的文化自信力,进而激发广大民众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为实现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红色精神国家认同红色文化
关于党员红色精神信仰现状的调研和反思
历史虚无主义冲击下大学生红色精神现状认同研究
红色精神:新常态下培育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形成的有效助推器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