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抽象、几何、建构主义”后的匈牙利

2020-11-09 06:54李佳洋LiJiayang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匈牙利建构主义画家

李佳洋/Li Jiayang

编者按:“第九届中国西部匈牙利文化节·布达佩斯之春 匈牙利当代艺术展”参展的五位匈牙利艺术家是主办方精心筛选出的,尽管不能够代表匈牙利当代艺术的全貌,但在最大程度上涵盖了抽象、几何和建构主义风格,足以凸显匈牙利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并且其中几位艺术家还展出了他们与中国有关的作品,体现了其在中国语境中的人文思考,中国与匈牙利在艺术领域的交流,也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

展览链接:

第九届中国西部匈牙利文化节·布达佩斯之春 匈牙利当代艺术展

主 办:匈牙利驻重庆总领事馆、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重庆美术馆、香港维岸画廊

参展艺术家:安东·莫纳、拉斯洛·安德莱、托特·久尔吉、苏珊娜·高逸澹、阿提拉·珂纽

展览时间:2020年4月3日—15日

展览地点:重庆美术馆

与18世纪、19世纪相比的今天,抽象、几何、建构艺术已经开始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去理解。但是艺术从来没有边界,无数前仆后继的画家为抽象、几何、建构艺术的概念和想象不断打破思维惯式,留给观赏者的是艺术背后的文化和画作外无数的思考空间。

2020年4月3日,“第九届中国西部匈牙利文化节·布达佩斯之春匈牙利当代艺术展”在十点的开幕仪式后,正式对外开放。本次展览是继2018年匈牙利驻华大使馆、北京匈牙利文化中心共同主办“匈牙利当代艺术展”之后,主办单位又精心挑选了安东·莫纳(Anton Molnar)、阿提拉·珂纽(Attila Konnyu)、拉斯洛·安德莱(Laszlo Endre)、苏珊娜·高逸澹(Zsuzsa Gajdan)和托特·久尔吉(Toth Gyorgy)等五位享有盛誉的匈牙利艺术家的作品,来展现匈牙利当代抽象、几何和建构主义风格。

于1957年出生于布达佩斯的安东·莫纳,童年生活于非洲和匈牙利,毕业于匈牙利美术学院,获得壁画专业硕士学位,后移民法国。莫纳将传统技术和现代风格融为一体,这种组合使他的作品显示出独特性。从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他的技巧源自文艺复兴时期。但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典雅静美,安东·莫纳的作品有一点“闹”,满载着热情奔放,他的表达更为直白,洋红、明黄等高亮度颜色是他作品的主色调。如作品《交通堵塞》(图1),画面中花花绿绿的铁皮汽车,是安东·莫纳的儿时玩具,他将它们再次拿出来摆弄,“制造”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玩具“交通堵塞”,同时也完成了这张好玩的静物油画。“希望很多年后,观众再看到我的画,依旧觉得有意思,那个时候对他们而言,这场交通堵塞也能代表一部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作为一个画家,我就完成了把这个时代的文化延续下去的使命。”莫纳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道。

图1 安东·莫纳 交通堵塞 艺术微喷与油画 80×80cm 2013-2015年

《交通堵塞》的颜色非常鲜艳明亮,其中的红色和黄色相得益彰,但是中间又出现了些绿色调,这些绿色和红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车辆之间颜色的差异。汽车之间交错的排列也使得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更强。作品《清水》(图2)有着古典的棕色调,但它同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反差来构建空间关系,墙壁与女人的皮肤,水池与衣服,形成强烈的反差,又通过色彩面积的均衡保持着画面的和谐。如莫纳自己所说,绘画本身的特性与表达方式是其一直研究和重新解读的东西。

图2 安东·莫纳 清水 艺术微喷与油画81×100cm 2005-2015年

阿提拉·珂纽出生于布达佩斯,曾在米克洛什·伊柏尔大学学习建筑。与其他画家相比,珂纽有着自己更为丰富的生活体验。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了电影生涯,曾在匈牙利电视台MTV频道担任执行制片人,并在布达佩斯MA影业担任艺术总监。2003年,珂纽在西班牙伊比萨岛“失忆伊比萨”俱乐部导演和制作“广播最大声”派对。2010年,他执导并制作了许多短片,与此同时他还是一名编剧。珂纽走遍了世界各地,他访向过许多国家,还在风光秀丽的地中海国家意大利和西班牙居住了三年。2013年搬到美国后,珂纽在美国的经历和灵感重新激发了他对电影制作的热爱。他与他的美国合作伙伴从2016年开始就一同在美国电影及娱乐艺术领域工作。

可能是珂纽丰富多彩的经历,使得他的作品与其他画家有着明显的区别,在画风上更加的抽象,在颜色上则更加大胆,各种颜色和形状层层叠加在他的作品中,就像一个敏感而警醒的人对周围世界的印象。《阿波罗》(图3)是本次展览中的一张作品。其颜色偏冷深,又加入了鲜艳的红色,使红色部分显得更加夺人眼球,也是在整幅作品的冷色调中融入了一丝暖色,使得画面没有那么冷暗,不再给人心灰意冷的感觉,而更像是引人探索这幅画的奥秘。而构建这奥秘的也来自作品的构图,珂纽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构图方式,能够在任何距离和任何方向向外延展。在画面最中心的位置出现了一笔橙黄色,更使人深陷其中,仿佛远处的一道光。外围的紫色和黄色有所呼应,显得这秘境愈加神秘。

图3 阿提拉·珂纽 阿波罗 布面油画 213×147cm 2016年

在《朱庇特》(图4)和《理智》(图5)中,画家运用的颜色对比越发明显,呈左右对称状态。《朱庇特》的画面两边为蓝绿色,在中部各种颜色的交杂中,最明显的白色形成了一个凸出的状态,形成了一个视觉上的3D空间感。《朱庇特》和《理智》的中间都有零零碎碎的一些黄色和红色,更加吸引观者的眼球。

图4 阿提拉·珂纽 朱庇特 布面油画 213×147cm 2015年

图5 阿提拉·珂纽 理智 布面油画 213×147cm 2014年

阿提拉·珂纽作为此展中第一位亮相的画家,其作品以鲜艳的颜色和强烈的对比冲击着观者的眼球,为接下来的作品带来一些铺垫和对比。

拉斯洛·安德莱出生于1946年,现居圣安德烈。1968年毕业后,作为投资人和设计工程师工作过,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从事艺术事业,进行绘画、雕塑创作,以及室内装饰项目的设计。他的画作多以建构主义形式呈现。在本次展览中,拉斯洛·安德莱的作品是结合了中国长城所体现出来的建构主义。

《长城奇境三》(图6)利用的是长城的交错位置来体现的空间上的3D感,而且前景中,长城的向下延伸也拉大了画作本身的空间感。《长城奇境八》(图7)是以俯视角度来画长城,重点画出了长城的走向来表现空间感。用浅绿深绿以及褐色的颜色变化来体现地形的高低起伏变化。

图6 拉斯洛·安德莱 长城奇境三 布面油画 70×50cm 2016年

图7 拉斯洛·安德莱 长城奇境八 布面油画 50×70cm 2016年

比起展线起点位置的阿提拉·珂纽的作品,拉斯洛·安德莱的作品在颜色上没有那么艳丽并且对比突出,作品强调的是画面上的空间感,这也体现出了整个展览对匈牙利当代抽象、几何和建构主义风格的多样化诠释。

苏珊娜·高逸澹出生于海伊杜波索梅尼市,在匈牙利以及法国、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等地举办超过30场的个展,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的奖项。观察她的作品,我们会直观地发现大部分作品都用到一些碎片材料。这些材料包括乐谱、书页、歌词、报纸、文稿、纸币等物。譬如在作品《国歌》(图8)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画家将乐谱放入了画面中,在她的画里经常会看到一些不规则的色块,并且颜色不同的色块呈现拼接的效果,具有层次感。画家本人偏爱金色,认为金色代表大地和天空的光泽,仔细注意她的有些作品,上面像文字一样的创作内容都是用金色来表达的。

图8 高逸澹·苏珊娜 国歌 布面丙烯 60×40cm 2019年

图11 托特·久尔吉摄影作品

在《活力1》(图9)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颜色的重合最终拼凑出整个画面。画家习惯以金黄色为底色,然后补充了红色、灰色等不同色块,最终勾勒出一个拉小提琴的女孩。画家这时期的画以抽象为主,她希望能让观者发现并体味绘画中的氛围,碰触到其中所表达的深意。

图9 高逸澹·苏珊娜 活力1 纸本丙烯 47×33cm 2018年

摄影艺术家托特·久尔吉1950年出生于布达佩斯,从1972年起接触摄影。1980年获得了摄影师的证书后,他开始在摄影中探索属于自己的篇章,从匈牙利电视台的摄影师到摄影部门的负责人,最后获得了匈牙利摄影大奖,他用自己的作品向世人树立了独树一帜的风格。通过他的照片,他与匈牙利艺术界的前卫成员保持密切联系。

在本次展览中,托特·久尔吉的作品被放置在第三部分,展出作品大多成组摆放。或是一男一女有所对应,或是极度模糊,或是实影交错的状态。在展出的这组照片中(图10、11),我们可以发现男人与女人的拍摄角度相同,且他们的眼睛都是不直视镜头的。男人的眼睛里一片空白,且表情肃穆,仿佛在思索一些东西;女人则是将自己的手往后别过去,仿佛在阻拦什么东西的靠近,脸部表情既像是挣扎,但看嘴部肌肉又像是微笑享受,让人捉摸不透。

图10 托特·久尔吉摄影作品

托特·久尔吉的作品大多抽象,但这抽象中又带有一丝具体,让人既想去探索,但是又猜不出摄影师想要带给观赏者的最初想法,反而衍生出一些新的想法,这大概也是托特·久尔吉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本次展览以S型展线安排作品,展出的画作以表现匈牙利当代抽象、几何和建构主义风格为主。五位艺术家的艺术表达方式或许不是很相似,但是最终都表现出了一些画作中的空间感。在欣赏画作的同时,我一直在思考他们不同的空间处理手法给我的启示。

猜你喜欢
匈牙利建构主义画家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酷炫小画家
嗅一嗅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匈牙利华商误入“鞋”途的故事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