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0-11-12 06:00
关键词:时态发音导图

王 乐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十八小学)

思维导图是一种常见的思维工具,近年来在教学中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在英文中,它有一个形象的名字,那便是The Mind Map。从英语角度来说,思维导图就像是一棵大树,核心词汇就是树干,由树干向外扩散出相关联的词汇、句式等,为学生构建一个完善的英语网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思维导图的应用是极具创新意义的,让小学英语课堂变得更加活泼有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中的各种颜色和各种图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文化品格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从整体上来看,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并且学生对其较为陌生,在这个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是极为明智的选择,这样做使得学生在学习了知识之后,能够建立起自身的知识框架。

1.应用思维导图,构建词汇网络

掌握了词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掌握了打开英语学习大门的钥匙,但是很多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词汇记忆,不仅枯燥,而且记忆效果不佳。所以,在该部分教学内容中应用思维导图对于整体英语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思维导图能将词汇和相关的词组系统化、集中化,学生可以通过关键词的记忆来填充整个句子,实现对于该关键词的全面认知与充分了解,从而使得学生真正掌握该词汇。比如说在“Weather”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便可以将weather作为关键词,展开思维导图应用的教学(如图1),引导学生从天气变化入手,进行一系列词汇的记忆,如不同季节的天气和不同天气搭配的衣服鞋帽等来进行记忆。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了更多,不仅仅是一个单词,还根据单词之间的关联性学到了更多的单词,提高了学习效率。

图1

2.应用思维导图,加强学生理解

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和汉语相比,无论是语法结构还是语言思维都有一定的差异,学生理解起来也相对困难。这样的情况下,在整篇文章的教学中,将较为重要的词句摘出来,作为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这样做,既可以强化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概括能力,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掌握阅读技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整篇文章。比如在“Then and now”中,有一段对话(如图2),该段对话学习内容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接受,可以用思维导图构建一个完善的文章脉络,从而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这个过程中的趣味性也能吸引学生。

图2

3.应用思维导图,清晰写作思路

写作一直是大多数学生头痛的部分,这是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一个输出过程,的确较为困难。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实现,厘清思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比如在进行“My best friend”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人物的特点进行扩展(如图3),可涉及以下几方面,最基本的外貌、性格,还包括较为特殊的爱好。找到以上几个角度,整个写作思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灵活应用能力,还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高效地完成写作任务。

图3

4.应用思维导图,夯实语音教学

语音学习是语言学习基础中的基础。掌握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语音时,教师可以尝试把发音规律制作成思维导图,将繁杂的语音知识简单化。例如在教学元音字母“a” 和“i”的开音节与闭音节的发音时,学生从思维导图中可以清晰地总结出元音字母“a”和“i”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规律,并根据发音规律举一反三,操练和识记更多词汇(如图4)。这样一来,加快了单词记忆的速度,提高了单词记忆的数量。

图4

5.应用思维导图,突破语法难关

语法是英语学习的重点,更是难点。小学英语在高年级段语法比较集中,如各种时态、特殊疑问句以及be动词的用法等。以时态为例,小学英语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时态: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小学生年龄小,学习能力有限,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混淆知识点的情况。如果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各种时态中的知识点呈现出来进行对比,便能有效地突破难点(如图5)。

图5

思维导图突破了传统的英语学习形式,借助可视化的呈现,使得学生更容易厘清思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是提升思维能力。教师应做到提高对于思维导图的认识,并且致力于思维导图应用策略的研究,不断地提高学生英语思维和英语语言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时态发音导图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Playing with u_e
现在进行时
易混时态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