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有妙声听余音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结尾方法举例

2020-11-12 06:00丁美芸
关键词:罗宾新知所学

丁美芸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曹范学区中心小学)

柏拉图曾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世人多讲究开门红,普遍认为,有一个好的开始,便能迎来皆大欢喜的结局。殊不知,万事皆如人意是不可能的。因此,既要追求“初始”,也不能小觑结尾。教学同样如此。一堂好课,除了有“虎头”,还必须具备“豹尾”。那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个怎样的“豹尾”,才能让每节课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呢?

一、情感升华,辅正三观

教学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将情感教育作为授课过程中的润滑剂,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同时也会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在课尾适时再添一把柴,可以让学生的心灵再次受到触动,从而起到辅正三观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PEP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Where did you go?”中B部分的阅读篇章时,会涉及“It was a bad day but also a good day.”(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教师在授课结束后,引用谚语“Every coin has two sides.”(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让同学们正视生活中的失败与挫折。

这样结尾,学生能接收到正能量,利于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另外,也是对新理念所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完美诠释。

二、巧妙总结,趣味犹存

一堂课,要想达到“课已结,趣犹存”的效果,就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其实归纳总结的过程,就是巩固本节所学新知的过程。这一环节若是处理得当,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拓展思维,为学习新课助力。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My favorite season”中B部分的“Let’s learn”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如下总结:

这样结尾,既是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总结,又为下一节课“Robin likes them all”的学习打开了思路。他们会带着这种强烈的好奇心,期待学习新课。

三、拓展练习,点上突破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因此,在学完新知识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安排适量的拓展性练习,让他们“跳一跳,摘个桃子”。这样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例如,在听完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A部分“Let ’s spell”的内容后,同学们已经掌握了er字母组合通常在单词末尾发[ə]音。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迅速查阅单词表,完成两个任务。1.找到以er结尾的所有单词。2.尝试把单词读出来。”对于第一个问题,同学们都能迅速完成,找到新单词:dinner、over、weather、sweater。因为已经掌握了er的发音,他们就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单词音标,大胆朗读。正常情况下,基础好的同学都能读出来,在这部分同学的帮助下,基础稍弱的同学也能跟上节奏。

这样结尾,充分挖掘了孩子潜在的发展可能性,激发其内在的向上力量,也体现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四、艺术熏陶,多维哺育

教育学认为,情感陶冶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只重认知、忽视情感的弊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审美情感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在一节课结束前几分钟,教师用新颖活泼的形式,渗透对美的欣赏,也是一种极好的尝试。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My family”中B部分的“Let’s learn”后,教师要求同学们绘制一份自己的家谱。参考模板如下:

同学们在进行家谱绘制的过程中,既能加深对新知“家庭成员”英文单词的巩固,也能从三十多分钟的紧张学习氛围中走出来,还能欣赏到自己创造的艺术之美。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又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五、巧用悬念,讲究诱导

在新课结束时,教师用悬念结尾。这一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独立探究,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悬念的设计紧扣本节内容,可以是对本节学习内容提纲挈领式的追问,也可以是对下节新知的提前涉猎。

例如,在学完第二单元“My schoolbag”中B部分的“Let’s talk”后,同学们已经得知张鹏有一个黑白相间的书包和包里的部分用品。这时,教师故作神秘,问:“大家想知道张鹏的书包里还有什么吗?”“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应答。书包里的其余物品,就是新课所涉及的内容。

这种结尾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起他们主动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带着这种激情去学习与探寻,孩子们下节课的学习劲头绝对高涨。

六、梳捋所学,力求深刻

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只有教会学生学会反思,才能教会他们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反思,可以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促进其创造力的提升。因此,在课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捋一捋,让他们体会感悟一番。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What’s he like?”中B部分的阅读篇章后,教师说:“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is passage? Please give yourself a rational mark.(大家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给自己打一个合理的分数。)”

生1:我给自己打10分。因为我了解了罗宾的性格,掌握了所有的单词,也能熟练复述这篇文章了。

生2:我给自己打9分。我知道罗宾非常聪明(clever)、乐于助人(helpful),也很严格(strict)。但我不能熟练复述文章。

生3:我给自己打8分。我已经掌握了部分单词,但是对hard - working(努力工作的)不熟练,而且文章复述得也不连贯。

……

师:特别棒!那么大家想怎样形容罗宾呢?

生1:Strict Robin.(严厉的罗宾)

生2:Hard-working Robin.(勤奋的罗宾)

生3:Clever Robin.(聪明的罗宾)

……

这样结尾,不仅能帮助学生以一种别开生面的形式回顾本节课所学,巩固新知,而且也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同时,这种方式能让学生给自己恰当定位,了解他人,取人所长,补己之短。

七、学以致用,力求真实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学做结合。杜威提出“从做中学”,主张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学以致用”是教学的起点和最终落脚点。因此,在结课时,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一用,“拉出去遛遛”,也不失为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Shopping”中B部分的“Let’s learn”,可以这样结尾:两人一组进行对话表演,模拟在商场购物的场景。一位同学是售货员,另一位是顾客。所用知识点是如下新学重点句型:

这样结尾,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在模拟情境中还原原文。假如日后在国外遇到类似的购物场景,他们便能拿来用,复原今日场景。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实现匠心独运的课堂结尾,让一堂课都留有妙声,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深思、去探索、去实践。

猜你喜欢
罗宾新知所学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非所学
非所学
罗宾的心
重庆刀客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