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能力基本构成及提升路径探究

2020-11-19 02:42南京传媒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辅导员素质职业

■张 曼/南京传媒学院

辅导员是高校育人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扮演着多重角色,无论是在学工部、院系还是一线,辅导员都要经历管理、培养和实践的工作。党的十九大以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时代使命,也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这个行业备受关注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也被更名为“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这不仅仅是职业技能的一种精进,更包括了情感追求上的成长。

一、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基本构成

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能力主要与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密不可分。职业技能更多像是工程技术类在某一方面某些必备的知识和能力。但辅导员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工作不能简单的用职业技能去涵盖,需要具备完善的职业能力。2014年3月教育部司政司下发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为辅导员工作做了全方位的指导。辅导员应当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以及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和思想价值引领能力等。一个具有完善职业能力的辅导员,工作需要具备四个层面:第一是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辅导员工作的主责主业是思想政治教育,其身份决定了首先是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让大学生如何永远跟党走,是辅导员不变的工作目标和方向。第二是要有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用其素养指导辅导员工作的实践。从2017年开始,全国高校辅导员经常会听到理论宣讲这个名词,其实就是要辅导员结合学生的身边事和具体事,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潜移默化入心入脑的让学生能够学懂弄通,让学生像吃盐一样感受认识和理解。另外可以利用一些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指导实践工作,如辩证法在学生工作中就有很好的运用方式,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长与远”,“得与失”,“利与益”,“群与己”等方面的辩证关系。其实这就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一个很好的参照,就是要让学生往长远,用发展和联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他们成长成才的苦难。第三是要具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研究能力并加以总结。实践工作一方面需要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是从问题的角度出发做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不能粗浅简单地认为只是一种调研,凡是带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研究探讨问题都可以称之为调查研究,这也是辅导员应对问题和解决难题最有效的途径。第四是落实,辅导员在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中如何扮演恰当的角色,调动各种资源和联动各种思想政治元素做好学生的思政工作是最为重要的。落实过程中如何将蓝图演化为真正的施工图是辅导员考虑的方向。目前辅导员在工作中不缺方法但缺落实,不缺牵引但缺协同,如果大家都能做好针尖上绣花的功夫,那么职业能力也就能达到基本的预期。

这就好比是一座冰山,职业能力更像是显现在水面以上的部分,也是大家看到最多的部分。而隐形的部分更多的是情感智力问题,包括自我定位,价值观和内驱力,这些共同构成了素质能力。素质能力其实就是水面以上和以下加起来的部分。素质能力并不是一个结果,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评了职称,提高学历就能达到目的,它是一个过程:辅导员要抱定专业化成长的方向和确立职业化发展的目标,不断精进,要将整个过程都联系起来。

二、新时代素质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及载体都随着环境发生了变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辅导员的素质能力得不到提升,就无法赶上这个时代发展的进程。如果素质能力得到了提升,那么可以把时代所拥有的各种各样的载体渠道信息为我所用,如何因势利导地把外界信息成为育人的因素:比如运用一个社会事件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向他们传达严肃的话题。其次,从辅导员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来说,新时代高校提倡辅导员“两条腿”走路,一是行政路线,二是专业技术路线,如果素质能力得不到提升,那么专业化职业化就是一个空谈,无法实现自我发展。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来说,在这个全员育人的模式中,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中的一个部分,如何做到在不和其他人角色发生冲突的同时,又能做好本职工作,这也是对辅导员的素质能力提出的新挑战。在整个大的环境中辅导员不仅要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还要和其他老师产生互补实现一个最大的合力最后推动整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因为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最近的一个群体具有特殊性,所以守好关把好阵地就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读懂辅导员和辅导员工作

虽然辅导员的工作繁杂,一心心系学生甚至很少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但是在定义辅导员这份职业的时候,辅导员要意识到辅导员不是一份悲情的职业,而是一份有血有肉具备幸福感的职业。这是辅导员激发自己去提升素质能力的一个内在动力,提升自我认同感。读懂辅导员工作就是要做好自我角色的定位,要区分好与思想政治课老师和专业老师之间的区别。辅导员工作的主站点是实践,战场主要在学生的第二课堂中,而思想政治课老师的主站点是在第一课堂。专业课老师主抓学生的专业,而辅导员主抓学生的思想。只有定位清楚并且理解辅导员工作的重心是以实践为主,结合理论相辅相成,最终才能找到提升素质能力的方向。

(二)强化辅导员培训,完善辅导员制度建设

高校要结合辅导员自身的特点制定辅导员队伍的培养方案,从队伍规模、目标及结构方面对辅导员进行系统的培养。例如可以通过开展专题培训、校内职业发展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等形式提升辅导员的素质能力,强化辅导员往更专业化、职业化和学术化的方向发展。从制度方面来讲,单单只依靠辅导员自己提升素质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应该为辅导员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比如完善评优制度、晋升制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整个辅导员事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春天。

(三)具备三个“术”的能力

辅导员想要提升素质能力,首先就要具备三个“术”的能力:心术,话术和学术。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要有信念的坚定,公道正派,要心系学生,以学生为本,其实就是心术正。在公共表达、个体群体交流和网络语言三个方面辅导员要具备话术能力。平时在开展主题班会和组织活动时,辅导员要用最直观的感受和语言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这种公共的表达更重要的是要走出办公室,走进教室,走上讲台,走进宿舍和操场。个体交流和群体交流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但在某种程度上,辅导员的侧重点还是面对面一对一地和学生谈话。尽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新型的模式,但谈心谈话和主题班会等传统的工作方法还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网络已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辅导员要具备网络媒介素养。在网络中要会发声,敢于发声,让学生在网络上愿意把辅导员当作自己人。在学术方面,辅导员要想提升素质能力就要向所有的工作文本包括政治文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书籍以及学校的中心任务学习。辅导员还要向公众内容学习,坚持固化工作案例的好习惯,定期学习优秀同事的工作案例。辅导员要把每一次的工作总结,活动总结和申报的材料当作是一篇学术论文去写作,这样每次点滴的题材才能积少成多,提升自身的研究水平。最后,辅导员要向公众对象学习:自己的学生学习,如果总是持有高高在上的态度,持有经验主义,那么很难亲近学生。辅导员既是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要始终与学生保持互动的状态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猜你喜欢
辅导员素质职业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我爱的职业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五花八门的职业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