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研究

2020-11-30 00:20穆重怀辽宁大学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
侨园 2020年7期
关键词:湾区粤港澳大湾

文 穆重怀(辽宁大学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是当下世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开发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它是湾区经济的中国创造,也是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领航者。辽宁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落实“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对于辽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从世界范围看,湾区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与优质生活圈建设的高效增长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成为在“一带一路”倡议落地过程中的全新的发展增长点。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从2003 年形成第一个政策文本,到稍后写入各级政府的工作报告,再到2019 年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历经十多载,终于将要打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枢纽区,建成世界湾区经济的新典范。

2020 年,新冠疫情改变了世界政经的发展趋势,逆全球化的杂音甚嚣尘上,世界经济的全球合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巩固发展成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继续落地,克服疫情给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必须要进行理论创新、观念创新与方法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就是对经济、文化发展理念的创新实践,是推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合作的新的支撑点,也是对湾区经济概念的创新应用。

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湾区)是一个综合性的创新理念。它在汲取世界各国湾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粤港澳地区长期以来积累的各方面优势,凝聚独具特色的发展优势,发扬了特色鲜明的理论个性,把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就粤港澳大湾区而言,它已经不是一个地理概念,也不只是一个区域概念,它包含着更为复杂的发展内涵,它具有开放性、国际性、前沿性、外溢性的特征,是未来构建创新产业集群、打造经济核心区、建设完善的海陆空交通网络、培养新型智力资源,以及建立智慧型城市集群的拉动引擎。它具有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致力于创建理念领先、实践领先的未来型湾区经济和湾区生态,它是对旧有湾区发展理念的超越,也将要为具有发展湾区经济潜力的内地沿海省市提供有益的参照系。

相对粤港澳大湾区而言,同样肩负振兴使命的辽宁也面临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机遇。而地缘区位的重要性、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内引外联的现实可行性都为辽宁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提供了可操作性,搭建起了新一轮振兴合作的巨大平台。在这里我们探讨一下辽宁与粤港澳大湾区展开全面合作的具体实践性。

辽宁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现实基础

辽宁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具有充分的现实可行性。辽宁与湾区都处于新一轮振兴的最前沿,也都面临着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课题。地缘区位、产业结构、发展要求等要素为两者的合作提供互补性与可行性,通过相关合作可以进一步促振兴,谋发展,实现互惠共赢。

首先,辽宁与湾区的地缘区位具有共通性。粤港澳大湾区位于南部沿海,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九市两区的格局使其具有深度开放的优势。利用香港、澳门的特殊位置,可以进一步辐射到东南亚和葡语国家,增强湾区的国际影响力,成为“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有利支撑。辽宁虽然位于北部沿海,但它地处东北亚的核心地带,直接勾连俄日韩蒙朝等国,国际交通枢纽位置明显,同时海陆运输发达,通过欧亚班列和东北航道可以辐射到欧洲。国际化的地缘区位可以为辽宁与湾区的对外开放提供互为支撑,湾区可以把它的产能输送到东北亚地区,而辽宁可以借船出海走向东南亚和葡语国家。

此外,辽宁与粤港澳大湾区都拥有吞吐量巨大的港口,并且形成了港口集群,这些港口各具特色,有着很大的互补性。以港口为依托,大到环渤海经济带,小到辽宁沿海港口集群都蕴含有湾区经济的相关特征,可以与湾区相借鉴,打造前港后城的功能明确的拥有城市集群的北方湾区。

其次,辽宁与湾区均面临产业转型的现实需求。辽宁是老工业基地,湾区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落后产能,技术进步与大众生活品质的提高要求实现产业类型和品质的提升。无论是辽宁,还是湾区都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当代科技提供的机遇,在去旧产能方面下功夫,在优质增量供给上多投入,为存量资源找出路,最终达到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转型的目的。在产业转型方面辽宁与湾区可以实现无缝对接。

对于辽宁与湾区来讲,在传统制造业方面都拥有雄厚的实力,特别是多年来辽宁已经形成了全产业链条,可以为湾区提供产能转换的助力。在新兴产业方面,辽宁拥有丰厚的人才与技术储备,可以利用湾区的投资推动相关产业的开发,实现共赢多赢。

此外,在文旅产业、会展产业、健康休闲产业等领域辽宁与湾区还存在着很大的互通性,这也是辽宁与湾区亟待开发的合作领域。通过相关产业的合作,辽宁可以为澳门等地产业的多元化转型提供诸多助力。

后疫情时代对产业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辽宁与湾区的产业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和新挑战。

第三,辽宁与湾区具有共同的发展诉求。由于发展模式的原因,辽宁与湾区都存在着发展同质化与业态固化的问题,对传统产业依赖过重,对数字化产业带来的变革反应不及时,导致后续发展乏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跨越性发展,辽宁与湾区就必须提出适应形势发展的规制。

目前,通过发展转型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创新,实现差异化置入,打造高效优质的城市生活集群,这是辽宁与湾区深化社区建设的切入点。只有实现生活相通,才能够建构起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的新型经济体。在这个领域辽宁与湾区具有共同的需要,可以互相借鉴。

与此同时,还要重视与港澳两区的地域相融。在一国两制的条件下,粤辽与港澳存在着规制上的差异,在合作过程中,要创造条件使港澳融入内地,同时把港澳作为粤辽扩大开放的窗口。最终实现连点成片,打造“一带一路”倡议继续深化的支撑区。

此外,资源诉求对于辽宁与湾区的发展也很重要。它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智力资源。如何有效协调智力资源的流动是辽宁与湾区合作需要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辽宁与湾区的合作既有现实必要性,也有现实可能性,它为后疫情时代辽宁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搭手。

辽宁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理念

辽宁与湾区的合作是双方共同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后疫情时代两地应对全球经济大变局的有力策略。辽宁与湾区的合作是发挥地域优势、拉动新兴产业、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创新发展的有益尝试。它的顺利实施需要构建具有时代精神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创新型合作理念。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辽宁与湾区合作的重要意义。辽宁与湾区合作是辽宁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新举措,是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新尝试。与湾区合作有利于辽宁全面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借船出海,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同时,辽宁也为湾区的发展提供产业、科技与人才等方面的助力。通过产业、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可以为湾区经济的繁荣提供支持。

因此,要把辽宁与湾区的合作置放于“一带一路”倡议之中,涵盖在“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内,要用全局发展的眼光来对辽宁与湾区的合作下定义,要有超前的思维和魄力,深刻意识到辽宁与湾区合作的战略意义。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与粤港澳的创新合作。充分利用湾区资源,驱动创新发展。利用湾区的政策、金融等有利条件带动辽宁的创新创业潜力,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并以湾区为依托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同时,在“一国两制”方针政策指导下加强与港澳两区的多域合作。一方面要走出去,向港澳充分介绍辽宁,把辽宁有优势的、港澳又有需求的产业推介出去。在扩大辽宁影响力的同时,助力港澳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要引进来,要把港澳地区的投资引进来,扩大辽宁与港澳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助力辽宁的产业转型。

扩大创新合作有助于实现辽宁与湾区的合作发展与共同繁荣,对于推动辽宁的新一轮振兴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第三,要实现辽宁与湾区合作的绿色发展。绿色生态发展越来越成为区域建设的软实力要求。不仅要打造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依托产业,而且要建设生态宜居的优质生活圈,这是辽宁与湾区合作的未来理念。

绿色发展要涵盖未来发展的各个方面。不仅要实现产业合作的绿色发展,如绿色金融、绿色休闲;还要实现资源合作的绿色发展,打造符合未来要求的智慧合作,实现合作方式的创新。

后疫情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发展路径,需要创新思维方式。辽宁与湾区的合作就是对地方合作模式的创新,它为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方区域合作开创了新思路,寻找了新方式,提供了新机遇。尽管要克服规则衔接、产业衔接、资源衔接等一系列困难,但是我们相信,在创新发展的引领下,辽宁与湾区的合作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果!

猜你喜欢
湾区粤港澳大湾
诗画里的中国 首届京粤港澳青少年儿童诗歌节暨第三届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儿童艺术交流周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徐士伟:金融岛TOD,以湾区加速度,激活全新宜居格局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陈尚君:湾区新风口,魅力大空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粤港澳大湾区:差异就是最大的价值存在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