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研究

2020-11-30 00:20郑媛媛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侨园 2020年7期
关键词:欧亚中俄两国

文 郑媛媛(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下简称“一带”)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政治、经济、能源安全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2015 年成立的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也称欧亚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一盟”)目前正在为促进地区发展一体化发挥着作用。基于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中俄两国领导人与2015 年5 月8 日在莫斯科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由此“一带一盟”对接关系正式确立。

当今世界,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逆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俄罗斯的行动更受世界瞩目,两国的国际影响力愈加提升。21 世纪前20 年间,中俄关系总体上持续向好发展,2019 年6 月5 日两国元首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期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目前已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在中俄两国主导下开展的“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发展势必会在新时期发挥更加建设性的作用,影响两国乃至更多成员国间的关系。据此,我们将以中俄两国的战略合作为出发点,梳理对接业已取得的成果,探究对接得以顺利开展的有利基础以及对中俄两国的深远影响,并对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带一盟”对接是跨地区、跨文化的多领域国际合作战略,在这一战略框架下,相关国家之间既有多边协作,又有双边合作。在众多的合作关系中,本文将着重分析中俄双边对接合作的相关内容。自2015 年5 月确立“一带一盟”对接战略方针以来,中俄双边合作成绩斐然,在合作平台及机制建设以及经济务实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在合作的平台与机制建设方面,首先,中俄在2015年5 月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指出,在“一带一盟”对接上,中俄将“通过双边或多边机制,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平台开展合作”。且在同年7 月举行的上合组织乌法峰会上,“各成员国就共建‘一带一路’达成共识,并写入峰会宣言,标志着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与‘一带一路’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由此,上海合作组织成为了对接的重要平台之一。其次,2016 年6 月,中国商务部与欧亚经济委员会签署了《关于正式启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伙伴协定谈判的联合声明》,这标志着中国与“一盟”的合作平台与机制建设已进入启动阶段,而这一平台与机制的建设势必会给中俄合作提供更多便利和更好的机会。第三,在2016 年6 月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中俄两国在再次确认了对接方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更宏大的欧亚全面伙伴关系计划,在相关声明中,两国指出:“中俄主张在开放、透明和考虑彼此利益的基础上建立欧亚全面伙伴关系,包括可能吸纳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成员国加入。”俄总统普京在2016年6 月的讲话中又指出,欧亚全面伙伴关系的潜在参与者可能还包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及其他独联体国家及欧洲国家。由此可见,欧亚全面伙伴关系为“一带一盟”对接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对中俄两国都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中俄双边框架内的经济务实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代表性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俄跨境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成果颇丰。渝新欧、汉新欧、蓉欧、郑新欧、西新欧、合新欧、义新欧等中欧班列相继开通,它们不仅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为“一带一盟”对接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被誉为“中俄友谊之桥”的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铁路桥、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桥在2019 年正式投入运行。“滨海1 号”“滨海2 号”国际交通运输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等多条国际交通运输走廊陆续建成,它们进一步提升了对俄口岸通道、通关和跨境运输货物便利化水平,正在为中国与俄罗斯的对接合作发挥极具建设性的作用。

中俄产能合作收效显著。中国早已与俄罗斯签署了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近年来,中俄产能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5 年12 月17 日中俄两国共同签订《中俄总理第二十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并签订了投资、能源、金融、教育、旅游、高科技、质检、海关等方面的30 余项双边合作文件。中俄在俄罗斯远东的开发合作正处于成长阶段,目前不断有新的中国企业落户俄远东自由港和飞跃式发展区。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企业在俄远东地区计划投资约40 亿美元。在钢铁产能合作领域,2017 年12 月据俄媒报道,中国德邦广东公司计划在滨海边疆区投资50 亿美元建设钢材深加工产业集聚区。在高科技产能合作领域,中俄航空航天合作发展前景良好。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进展迅速。中俄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合作虽起步较晚,但双边合作起点较高,合作潜力较大。

中俄金融合作快速发展。2014 年10 月,中俄签署了价值1500 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并在2016 年3 月执行完毕。2017 年11 月22 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俄央行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018 年以来,中俄货币互换额快速增长。2015 年11 月俄央行宣布将人民币纳入国家外汇储备,2016 年9 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授权中国工商银行(莫斯科)股份公司担任俄罗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这有利于中俄贸易、投资及金融合作的密切发展。2016 年11 月李克强总理访俄期间,中俄又签署了多份协议,同意开展共同融资,成立风险投资基金。2017 年3 月,中国工商银行在莫斯科宣布正式启动人民币清算行服务。

中俄能源合作稳步推进。2014 年5 月中俄两国达成了关于俄罗斯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向中国供气的巨额能源协议,2017 年12 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进入加速建设阶段,2019 年12 月正式开始供气。2016 年1 月俄联邦委员会批准了俄中两国政府关于实施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合作协议,中国丝路基金将从俄诺瓦泰克公司手中收购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9.9%的股份,加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获得的该项目20%的股份,中国在该项目中的持股比例将达到29.9%,而“之前此类允许外国持有俄战略企业25%以上股份的情况从未出现过”。同年4 月,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联合为该项目提供了约120 亿美元的贷款。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的首个特大型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北极LNG 项目。中俄合资建设的华电捷宁斯卡娅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电站项目目前是中国在俄最大的电力能源类投资项目,俄国内认为该项目会开启中俄电力全面合作的新局面,造福两国人民,成为互利共赢的合作典范。

中俄对接合作具有一系列有利基础,这些有利基础不仅为对接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且也保障了对接的持续发展和不断深入。这些有利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俄对“一带一盟”对接的战略支持是对接最根本的政治基础。基于复杂又富于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一带一盟”对接是中俄两国根据国家根本利益做出的共同战略方针。一直以来,中俄关系快速发展,政治互信不断提升,特别是近几年,中俄双边关系全面提升,这是双方对接合作的首要基础。

对接已获成果是对接进一步深入的经济基础。中俄两国具有不同的经济比较优势,例如,中国拥有巨大的资金、产能、市场优势,而俄罗斯具有明显的资源、过境运输优势,双方经济互补性强,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目前,双方在许多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这些成果的取得也是未来对接合作进一步深入的物质支撑。

中俄两国内部主流观点的支持是对接合作的社会基础。例如,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期间,俄总统普京在乌法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俄罗斯报》记者问题时表示:“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彼此兼容的,相互并不对立。并指出,根据他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主席五月会谈的结果,将特别关注寻求中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发展“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共同点……“一带一盟”对接合作,使俄罗斯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在世界经济和金融方面的危机,更轻松克服种种限制和障碍,还可进一步加强在食品、能源、金融及交通安全领域的合作,这也很重要。俄学者卡拉加诺夫指出,如果能够合理经营这两大项目,“各方将会实现双赢”。

中俄两国的对接合作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战略选择,可以促进中俄各自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中俄两国的对接合作为两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使各自的经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实现了双方的国家安全。“一带一盟”对接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并且将会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欧亚中俄两国
俄罗斯快递与中俄国际快递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欧亚裔混血族的曲折发声:解读戴安娜·张和《爱的边界》
欧亚的妈妈
强强联合!中俄将在航天领域深度合作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美想用亚洲反导网罩住中俄
“两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