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0-12-04 13:45安徽省宿州市灵璧第一中学郭慧慧
青年心理 2020年17期
关键词:弹性体重物理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第一中学 郭慧慧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网络视频教学已经逐渐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就高中物理而言,课本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比较晦涩难懂,需要教师借助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但仍有部分内容是在现实情况下或者课堂上难以实现或者不能实现,而微视频具有高效性、便利性、互动性、自主性等特征,在教学中将这部分难以实施的实验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其有利,既能有效推动学生参与其中,还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为枯燥的课堂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一、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引导学生进步最好的老师。”罗杰思的情感教学理论指出:“一个人若是可以保持积极健康的情感,则可以有效激发其发动和促进个人的认知活动。”而微视频教学正是很好地响应了该理论,其可以将书中复杂的物理知识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而且动态视频对学生的吸引本就是巨大的,可以给学生造成积极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对课堂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例如:教师在教学“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二者的区别,可以借助视频的形式将“拔河比赛”放映出来,让学生先欣赏里面的场景,学生感受到比赛中的激情,不由得热情也被激发出来了,接着教师再说:“大家可以发现拔河是两拨人同时对着一根绳子发力,而这样的力的作用称之为平衡力。”接着放映下一个视频,为学生展示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第一篇章将旗杆立起来的场景,这样的电影情节首先学生会感到无比震撼和激动,然后教师结合里面拉旗杆的场景为学生介绍相互作用力,是指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两个物体上,绳子对旗杆有一个向上的拉力,而旗杆的重力是绳子拉力的反作用力。借助两个生动的视频内容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其可以快速地理解概念的内容。

借助微视频教学为学生营造活跃的氛围、精彩的场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

二、多元信息,加强学生观察力

物理知识的学习对于人的潜能激发是极有作用的。心理学家霍华德曾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们都存在各自的智能组合,但是必须通过差异性的观感激发出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微视频中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对学生造成视觉、听觉上的多重刺激,而每个人对于观察到的东西都会有不同的反应,进而得出不一样的观点,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观点给予解答更容易推动课堂的高效进行。

例如:教师在教学“重力加速度”一节内容时,可以为学生放映一段微视频,展示羽毛和苹果在高速摄影机下的自由落体过程,从中学生会看到羽毛明显落得慢,而且基本一个速度,而苹果是越来越快。通过这个视频学生就会产生不一样的观感,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羽毛太轻,所以重力加速度不变,有的学生认为羽毛受到的阻力太大所以降落得慢,有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视频计算出苹果落地的速度。总之,微视频激发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逻辑思维过程,使其在观察中进行思考和计算,同时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准确的回答,经过这样质疑的过程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

微视频的放映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空间想象力、观察力等能力都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课堂上的质疑给予准确的回应,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回答给予鼓励,使其保持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一切的知识都是对于生活的总结。而物理学习又是将生活中的现象用专业术语转化出来。美国的教育家曾说过:“教育就是成长、教育就是生活。”可知真正的教育是源于生活的,只有从生活中学习,才能更好地感知学习。利用微视频就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搬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生活,从而发现生活带给我们的一些真理。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生动又活泼,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弹性形变和弹性极限”一节内容时,可以将小孩吊在树上玩的场景放映出来,从视频中看到一个小孩吊在树上时可以很轻松地玩,当人数逐渐增加时会发现树越来越弯直到被折断,这就可以引出弹性形变和弹性极限的概念。首先教师可以问学生:“这样的活动大家小时候都玩过吧?”男同学们听到这个都会踊跃地举手说玩过,接着教师再问:“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发生上面那种情况吗?”这时候学生会陷入思考,利用这个时间教师再给学生讲述树枝被压弯的过程就相当于弹性形变,因为你把树松开它仍然可以弹回去,如果树枝承受的重量超过它能承受的极限就会发生断裂,这就是所说的弹性极限。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瞬间就会明白过来弹性形变和弹性极限的真实意义,也不用教师将死板的概念给学生进行描述,只需要通过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就可以顺利地将课本中的知识向学生展示,而且效果极佳。

将生活中的事物搬到课堂上,从中为学生展示书本中的知识,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又从物理中感受生活,既能调动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其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四、信息集中,提升课堂效率

看电影时可以发现,一个很复杂、跨度很大的剧情通过艺术手法、特效等处理方式可以让观众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感受时代的变迁、人物的成长等。而微视频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它可以将很复杂的过程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让大家快速了解。而且研究发现,3—5 分钟的视频是最能够吸引人注意力的,因此借助微视频的吸引力,不仅增加了课堂的活力,更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接收效率,而这也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代替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超重和失重”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超重和失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准备好的体重秤上做快速下蹲,通过快速下蹲学生可以观察到在下蹲的状态中自己的体重比实际体重重。但是这样的过程耗时较多,而且学生也会出现不舒服的状况,所以有必要对课堂做出改变。教师提前让两名学生将体重秤搬到电梯里面,一名学生站到体重秤上,另一名学生负责拍视频,将学生的体重变化记录下来。经过视频的放映,学生可以看到在电梯上升和下降的时候自身体重与实际会有明显的差别,接着教师再将“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向学生进行讲述,不仅加速了学生的知识理解,也降低了课堂的教学压力,可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中学习这个难以用语言解释的现象。

借助微视频教学可以将课堂上难以完成、语言难以描述的物理现象进行高效的展示,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复杂的物理概念有一个更加透彻的理解,让其既能观察现象形成感性认知,也能精简课堂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

五、结语

总之,微视频教学可以有效解决物理教学中的困难,在越来越多的教学方面展示其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微视频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物理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弹性体重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例谈“动碰动”一维对心弹性碰撞模型的处理方法
留言板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体重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