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琴学习中对情感聚焦的艺术需求及其实现

2020-12-06 14:34侯可心山西传媒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乐谱弹奏钢琴

侯可心 (山西传媒学院)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段钢琴曲目无不包含了作曲家的情感,同时又如同辐射效应一般,将琴声中的情感向外传递,让更多听众领略其中的意境,产生共鸣。从这个角度来看,钢琴的乐声是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情感聚焦犹如赋予弹奏真正的灵魂,使弹奏栩栩如生,引人深思。作为喜爱钢琴的听众,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他们都愿意聆听脍炙人口的弹奏,哪怕钢琴只是作为其中一段小小的插曲或伴奏,也能让人久久不能忘怀。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琴教育得到了普及,而且教学工作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艺术修养培育。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引导学生把握情感聚焦的方法,进而提升音乐才能。

一、关于情感聚焦的解读

钢琴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灵动,它是用音乐的语言表达情感、诠释内涵的途径,从而营造出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境界。例如在管弦乐伴奏中,钢琴通过音量、声色、节奏等方面的艺术协调,为主奏推波助澜;在合唱中,钢琴又以错落有致的伴奏,从二度创作的层面为听众传递艺术信息。

在钢琴学习中,只有弹奏技巧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有弹奏的灵魂,情感聚焦正是它的灵魂所在。所谓情感聚焦,是将弹奏的情感凝结到一个特有的水平,恰到好处地表达乐谱的意境,既释放情感,又传递情感。释放情感,强调弹奏者本人能够体味其中的情感诉求,内心拥有高度的热情,借弹奏的过程将内心的真情实感释放出来;传递情感,则更强调琴声对周围的感染力,是对听众的感染效应。情感聚焦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其中既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又必须唤起创作者、演奏者的共鸣,使其迸发深刻的情感,达到情感聚焦的境界。

每个学生的天赋不同,技巧掌握的速度不同,所以后天修炼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无论个人对乐谱的弹奏多么熟练,技巧如何,缺少了情感聚焦的灵魂支撑,钢琴演奏也不过是一幅复制的图画——将乐谱中的客观内容完成,背后的深层次情感表达不足。所以情感聚焦更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艺术使命,它需要将钢琴的琴声塑造成富有灵魂的曲调,而学生则要秉承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钢琴学习,在艺术修养不断积淀的过程中方能具备情感聚焦的弹奏能力。

二、钢琴学习对情感聚焦的艺术需求

钢琴乐谱和弹奏凝结着宝贵的艺术价值,这从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艰辛就能得到佐证。究竟怎样才能还原艺术价值的本来面貌,或是从多角度诠释其中的艺术价值,则必须依托情感上的聚焦给予呈现。

从情感聚焦的内涵来看,钢琴学习对艺术使命的认知是不容含糊的,这其中又突出了师生不同角色的艺术使命。作为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应寄托情感,以感染学生,引领学生,让学生领悟情感聚焦的意义,走向更高的艺术境界。作为学生,从事钢琴学习不能是空洞无物的机械化弹奏,真正的情感聚焦是源自乐谱背后所蕴含的语言,这正是不同层次艺术境界划分的依据。单纯阅读乐谱,经过视奏练习,往往不能体会到乐谱“背后的语言”。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朱工一曾说过:“精心研究乐谱是窥探作者内心奥秘的重要途径。”[1]这种感觉好比是在捉迷藏,作曲家在创作时的情感状态深深地隐含在乐谱之中,甚至有些不易察觉的情感要素,根本无法简单地“浮出水面”,仿佛是作曲家藏起一件演奏的“秘密武器”,如果学生不能入情入境,发自内心地研读乐谱以及创作的背景,也就不能找到破译弹奏的精髓,进而影响到艺术价值的呈现。

情感聚焦和艺术价值如同连体婴,一方的高度决定了另一方的高度,一方的内在变化又影响到另一方——琴声是两者的载体,情感聚焦的程度、艺术价值的深度都将从琴声中绽放。艺术价值需要情感聚焦的支撑,方能展现钢琴乐声的曼妙动人,情感聚焦的极致又将带来艺术价值的巅峰。在这一点上,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尤其具有代表性。演奏这部协奏曲并不容易,因为曲目不仅饱含强烈的民族气息,还融合了肖邦对初恋情人迷恋的浪漫情感,情感聚焦应当是富有层次感的。在这部作品中,肖邦通过钢琴协奏的情感聚焦,使作品的艺术价值历经时代考验,始终保持璀璨的光辉。所以钢琴学习需要以情感聚焦为宗旨,指引技法的练习,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艺术造诣,在钢琴学习的艺术里程中认识自我,修炼自我。

三、钢琴学习中的情感聚焦方法

在钢琴的教学中,情感聚焦指导应当贯穿始终,教师既要教授学生情感聚焦的意义和方法,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修炼空间,让学生持续体会钢琴弹奏对情感聚焦的需求,从中收获启发。因此,以下方法的应用至关重要。

第一,扎实的情感铺垫。钢琴教学很多时候并不是彻底忽视情感聚焦的需求,而是在情感聚焦的教学程序上存在问题。比如,学生拿到一份新的钢琴乐谱时,需要认真阅读谱表,了解其中的音律、节拍,分析连奏、断奏、跳奏的弹奏方法,而且对各种特殊记号要清晰掌握,以满足作品的表达要求。这些准备工作虽然是新篇章学习的基础,相对和情感聚焦的契合仍然存在差距。这是因为,情感聚焦必然需要大量的情感铺垫,种种生活元素都有可能成为钢琴演奏情感积蓄的源泉。技法上的熟练仅仅是情感表达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学生在尚未透彻解读情感要素时,就已过渡到具体的弹奏学习,可见情感聚焦的基础还不牢固。教师应当在新章节内容讲解前,为学生营造感人至深的背景氛围,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才能更深地理解情感聚焦的需求。特别是对于一些情感复杂和深邃的乐谱,教师不妨先以情感相似但更为简单通俗的乐谱作为预热,使学生更加容易进入角色。比如,很多经典的影视作品,片尾曲恰似将主人公的情感经历贯穿起来,钢琴曲调平和而又深邃,洋溢着饱满的感情,勾勒出一幅幅感人的场景。教师通过情感励志的分析,便于学生掌握感情基调,此时,情感铺垫已经发挥作用,教师再进行更具难度的讲解也能为学生所接受。

第二,内心的听觉练习。对于学生来说,有效实现情感聚焦并非易事。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学生在反复练习名家名曲的过程中,往往已经弹奏娴熟,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这就是情感聚焦尚未达成或是不够成熟的结果。尽管教师在情感铺垫中已经指出情感诉求的关键,学生在理智和情感之间的徘徊十有八九——理智上学生完全理解作品本身的情感基调,自己在情感上却还未实现“一腔热血”的聚焦程度。这说明情感铺垫阶段的教学是情感聚焦的基础,此后,教师还应进一步指导学生开展听觉练习,将情感铺垫的内容深化吸收。这种听觉练习不是粗浅的、表面化的听觉,不是简单对比音调、节律和高低起伏,而是要重视内心的听觉练习。内心听觉是音乐听觉训练的一个高层次的目标,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听觉训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将运动和声音的感觉“内化”,即记忆运动和声音感觉,补充和完善已有的感觉,使之保持于大脑之中。[2]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钢琴技法的演练不存在过多的困难,但内心听觉训练却是教学中经常忽视的环节。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聆听音乐家的演奏、教师的示范、自己的弹奏,比如教师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鉴别的过程中加强内心的体会。当学生深深地陶醉在情感意境当中,感受情感聚焦的巨大启迪,自身对弹奏指法的掌握也更能驾轻就熟。

第三,差异化的情感培养。尽管情感聚焦可能在一瞬间爆发,但从最初跨入这一境界感受到情感聚焦的意义,直至完全驾驭,形成艺术造诣,却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练和体会。其实每个学生在钢琴的学习中都有自身的特点,有特长也有不足,越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越会掩盖学生本身的特点,长期下去,学生自己难免陷入模式化的学习僵局。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聆听示范带,按照示范反复练习,有时更是为了模仿得惟妙惟肖而废寝忘食,甚至自己在弹奏时产生的情感聚焦火花也会被忽视被掩藏。因此,教师经过情感铺垫,引导学生进行内心聆听后,要善于从差异化的角度培养学生情感聚焦的热情,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阅历大胆尝试弹奏练习。在一些弹奏技法上大胆表达创新也是值得鼓励的,因为这恰恰说明学生正在努力向情感聚焦的顶点迈进,好比将摇滚歌曲改编成爵士风格一般,钢琴弹奏也可以因人而异,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发挥情感聚焦的感染力。教师应激励学生广泛开发探索,与大家一同分享情感聚焦的经验和感受,丰富人生阅历,提升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第四,深度的情感聚焦。情感聚焦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其意境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即步步跨越上升的层次——从情感聚焦的领会到深度的情感聚焦就分属不同的层次。深度情感聚焦是困难的,也是不易被挖掘的。比如,《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肖邦大胆使用了反传统和声的创作,作品中D-S和声的反复出现在古典主义的和声中就是被禁止的,但是肖邦在钢琴协奏曲中用钢琴与和声相互衬托,彰显波兰艺术气息,不禁使人产生追溯民族文化征程的心理诉求。此外,肖邦大量使用玛祖卡节奏,以及意大利歌剧中的花强调旋律,都深深地表达了他的民族热情,这不是简单的理智认同就能创造的情感聚焦高度。作为学生,自身处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人生阅历有限,想要全面把握作曲家的真实情感,并将情感融入到钢琴弹奏的过程中,甚至是自我创作中,都必须跨越深度情感聚焦。所以教师应注重为学生剖析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等影响情感聚焦实现的因素,培养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音乐家的创作意境,也就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却能使学生刻骨铭心,此时,跨入深度情感聚焦将会水到渠成。

四、情感聚焦的多元化练习途径

钢琴学习需要情感聚焦,但这并不是一项枯燥乏味,抑或情感透支的“体力活”。人是情感丰富的动物,而情感也是最不可控的因素。教师单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情感聚焦的方法可能会欲速则不达,在应用以上基本方法的同时,善于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练习途径中认识自我,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灵感。比如,合唱作品最终是以合唱队、指挥、钢琴伴奏三者“珠联璧合”的形式呈现。为更好的服务于合唱作品,充分体现、揭示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合唱钢琴伴奏必须拥有精湛的钢琴演奏技术,具备足够的合唱音乐艺术修养,这就涉及师生对合唱艺术的揣摩[3]。教师应创造一定的开放式教学空间,以多元化的练习途径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感受情感聚焦的艺术魅力,进而转化为强烈的情感动能。

在钢琴学习中,如何放松和发力更能显出钢琴语言的魅力,如何与其他乐器及歌唱遥相呼应,都离不开瞬间的灵感雀跃。而且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聚焦也同样是多元化的,有悲伤也有喜悦,又深沉也有幽默。尝试多元化的练习途径更是尊重人的感情、全方位体会人的感情的需要。有一则访谈节目可以给师生带来一些启发,主持人邀请郎朗即兴为一段影片配乐,效果既幽默诙谐,又不乏一丝剧情需要的惊悚。这恰恰是一个情感熏陶和培育的好机会,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在弹奏钢琴时要有真情实感,其实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成分的情境,都是一种情感和琴声的水乳交融。因此,教师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情感迸发的机会。比如,组织一次优雅的音乐欣赏,让学生体会细腻的音乐情感;发起一次个人钢琴弹奏的演绎大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情感表达的舞台等等,都是迈向情感聚焦高峰所不可或缺的艺术桥梁。

结 语

引用老子《道德经》被引申的一句名言——“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句话和钢琴学习中的情感聚焦仿佛同一个道理:若想取得理想的钢琴弹奏效果,我们首先应当给予和投入,也就是将情感融入,聚焦、升华,才能获得质变飞跃。■

猜你喜欢
乐谱弹奏钢琴
山之高
动人心弦
乐谱:放飞梦想
交响曲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纸钢琴
基因密码乐谱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