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复制时代下的音乐变迁

2020-12-06 14:34王舒河南大学
黄河之声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大众化唱片艺术品

王舒 (河南大学)

一、解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作者本雅明谈论了机械复制技术如:摄影、电影等是如何影响艺术发展的。机械复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由于工业条件的发展艺术品必然会被大量的复制,甚至是创新。从印刷术到摄影再到电影技术都对传统艺术品带了巨大的冲击,在艺术品不断复制的过程中,无论复制品有多精致有多完美,它本质上都失去了艺术品最初的“原真性”。“原真性”即艺术品的独一无二性和即时即地性,它随着艺术品的复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最终总结为“光韵”的消失。

在复制时代之前,艺术品的独一无二性主要来源于传统中巫术礼仪、礼教仪式中获得的价值,“原真”的艺术作品所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即“光韵”都根植于神学。随着时代的进步、革命的冲突与科技的创新,原始的艺术开始面临重大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就不再依附更确切的说是不能够依附于神学,转而,它选择了更为强大的政治与经济。最初艺术品的神秘性、膜拜价值也逐渐淡去,这时的艺术作品已经不再对宗教礼仪怀有留恋,当艺术作品不再以宗教为背景时,它的膜拜价值也就随之而去了,迎接它的是通过大量复制而产生的展示价值,艺术也越来越贴近生活,融入大众。

传统艺术品的功能是巫术工具或者是宗教信仰者的依托,这也体现了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品的价值是“永恒”的。把这种“永恒”的艺术品与摄影、电影作比较,他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的可修正性。摄影技术解放了双手的职能,把职能转给了眼睛,在还原原作的同时捕捉更多不被注意的细节,随着科技的发展PS技术更是修正了那些人们认为有缺陷的细节。电影技术丰富了人们对视觉世界,有声电影更是声、光能量转换的技术,它的产生满足了人们的听觉世界,一个及视、听为一体的技术让人们在狭小的空间里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看到人们想了解的事物。电影的产生带有政治性,但在当今商业环境下它的消遣性已经远远超出了政治性。在书中本雅明并没有反对这种消遣性,更多的是对现代技术手段的肯定和对技术改变时代的乐观主义,他认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从“光韵”这个观点上,可以看出作者对传统艺术的眷恋。现如今随着复制时代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智能手机、互联网、电子智能等已经遍在人类身边的每一个角落,传统艺术的“光韵”早已经与现代的审美体验格格不入,通过复制与科学技术早已把艺术作品推向了新境界。那么本雅明先生的“复制”、“光韵”、“价值”、“大众化”观点在音乐有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可以通过音乐的传播方式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机械复制时代下的音乐发展。

二、复制时代下走向大众的音乐

音乐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它最初存在的目的与其他艺术品大致相似,它同样服务于宗教礼仪、巫术、宫廷等领域,无论是中国的“六代乐舞”、“歌舞大曲”还是西方的“古希腊悲剧”、“格里高利圣咏”,它们都是人心中的一种精神依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音乐不断地传播,音乐艺术已经不再是宫廷宗教的专属,它逐渐走向民间,在这个阶段音乐迅速的传播与发展,大量音乐家的作品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些音乐作品以当时现有的技术不断传播,音乐艺术的形式与风格也越来越丰富。

音乐传播是音乐流传、保存、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人与人之间的音乐信息共享,也是各种各样音乐类型存在、发展的基础。在音乐的传播过程中有着几个不可忽视的阶段和传播媒介:

(一)口传心授与舞台传播

口传心授作为最为古老的音乐传播方式,至今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依然存在,它具有传播过程的接力性、传播效果的模糊性、传播关系的透明性的特点,在不断传授的过程中由于传递者个体的差异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原作必然会在传播的过程中被修改创新,从而失去了最初的“原真性”。但不能否认的是传播与新的思维碰撞也会出现符合时代、地域的作品,这体现了群众的记忆力和创造性,每一个版本都寄托着那个时代、那个地域人民的愿望。剧院的现场表演对音乐的传播在原始阶段也是重要的一个媒介,在古希腊时期悲剧盛行,剧院的演出主要是配合宗教礼仪活动而进行演出的。传统的剧院表演是演员与观众正面的直接交流的情况下完整的上演一部戏剧,每一次的现场表演都在细节上有所不同无论是演员的情绪还是舞台的布局,这些都意味着每一次的演出都是全新的,那么传统的戏剧表演就体现了即时即地性和独一无二性,传统的舞台表演就是一门带有光韵的艺术。

(二)乐谱复制的时代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量的乐谱被发明,如古埃及的手势谱、西方的纽姆谱、中国的文字谱和当今国际通用的五线谱等,都是历代各国音乐家智慧的结晶。乐谱的出现为人类的音乐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传播媒介,克服了原始音乐传播效果的模糊性,用相对准确的数字、文字或其他符号清晰规范的记录音乐语言,这对传统音乐的保存与流传有着机器重要的历史意义。乐谱的复制与传播促进了民族间、地域间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随着科技的发展印刷术代替了传播速度较慢的手抄本,为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乐谱的传播与复制不但保存下来了那些弥足珍贵的原作,而且促进了音乐艺术传播的分工,音乐被专门的分工为创作与演奏,乐谱的复制与传播为专业的作曲家与演奏家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留声机与唱片的问世

乐谱的复制虽然可以准确的记录音符,但音响上却得不到复制。1877爱迪生发明的声音记录器,1885年美国人发明的格拉夫风留声机,这些虽然可以录音但过程繁复价格昂贵,普通大众消费不起,直至1887年唱片留声机的问世,这才标志着音乐传播进入了新纪元。唱片被不断的复制、大规模的生产,普通大众可以购买,这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听众不亲临现场也能听到音乐。唱片的流行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声音终于可以被保存和重放了。时代的进步使得录音设备越来越成熟,从钢丝唱片到现如今的CD,“唱片”这个名词也已经成为音乐家名气度的标志,也是在这个时期流行音乐占据了大部分市场。数据显示世界上销量最多的唱片当属“流行之王”Micheal Jackson的八张专辑,销量为8.75亿张,这个数据充分证明了音乐的“大众化”。①唱片的出现与本雅明先生书中谈及的相机的功能大致相似,如果说摄影技术解放了双手,那么录音技术就是解放了演奏家,音乐艺术也同其他的艺术品一样在机械复制的时代下慢慢的失去了“光韵”。随着唱片灌制技术的不断完善,唱片如同相片一般像雨后春笋蔓延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断地复制不断地失真,大概人们已经忘却原作最开始时的珍贵。正是由于技术不断地进步,唱片遍布于每个家庭,演奏家似乎也从现场演出中脱离了出来,音乐本身也脱离了现场,作曲家或演奏家与欣赏者之间的透明性也渐渐丧失。唱片成为了音乐家们演唱演奏的一种延伸手段,不用在现场演出录制唱片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这对唱片公司来说带来的利益是相当可观的。“音乐它从教堂或者剧场广泛地进人家家户户时,音乐终于成为一种可以复制的生活背景,如同绘画一样,开始否定个性、否定原创甚至否定原模。”②唱片的普及使得音乐的获得变的廉价,同时对剧院的现场演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相对与普通的民众唱片不但可以反复播放而且听觉效果更加清晰。直至2000年,唱片行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销售量持续下降,据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出版录音制品713种,出版数量达到2.14亿盒(张),发行量1.8亿盒(张),同比品种数下降1.63%,出版数量下降8.66%,发行数量下降12.18%。”和“2016年音乐类演出市场快速增长,总体规模达到160亿元,同比增长6.7%。”③可以看出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传统艺术的复兴,人们有意识的追求艺术的“原真性”。

(四)稍纵即逝的无线电广播音乐

十九世纪末,西方无线电通讯的成功运用标志着音乐传播向着更为大众化的方向发展。无线电广播有着在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大的优点,但与乐谱和唱片不同,无线电广播就像流星一样稍纵即逝,不具备储存功能,但如果无线电与录音技术相结合,就会使音乐的受众群体更加广泛。有数据表明“1930年,约有600家电台向全美1200多万个拥有收音机的家庭播送节目,约占全美家庭总数的40%。”,④音乐向着“大众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影视音乐的时代:20世纪30年代自电视问世后,音乐就更加贴近生活了,音乐会被录制后在电视上循环播放,它像电影一样失去了“光韵”和“原真性”,但在大众化的社会中娱乐性、消遣性已经成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断循环播放的广告音乐和电视专栏音乐,也不断的带动着音乐艺术的发展。电影作为一种复制技术对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迎来了人们全新的艺术观念。电影是音画艺术,音乐对整部影片至关重要,是电影故事情节发展的基础,电影中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如《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宝莲灯》的主题曲《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等都成为人们传唱甚广的歌曲。

(五)网络传播

从因特网的出现至今,电脑、手机等科技产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人类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全球信息资源汇总和共享让音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网络技术打破时空的限制,把音乐信息传播范围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现代网络传播有即时性、反复性、差时性、主动性、互动性和自由性的特点,这也充分体现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巨大差异。“‘数字’收入流媒体无疑是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收入同比去年飙升60.4%。”⑤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大音乐平台成为了音乐传播的主力军,在线播放和下载既便捷又高效,网络直播也成为了当下流行的趋势,作曲家们之间、作曲家和听众可以随时在网络上相互交流,通过网络技术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听到音乐,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满足了听众的需求而且体现了作品的“原真性”。

三、音乐“大众化”

上文列举了几个不同媒介下的音乐发展,“复制”、“光韵”、“价值”、“大众化”的观点也贯穿其中。音乐与其他艺术一样在时代的进步、机械的复制、光韵的消失、在价值的转变下从少数人群逐渐地走向大众,音乐艺术固然高雅,但在时代更替下“大众化”才是音乐的归宿,“大众化”也已成为当今世界艺术领域做追求的目标。

音乐“复制”虽然使艺术失去了最初的“光韵”与“原真性”,但在从宗教教堂走向市井社会中“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的转变象征着时代的进步,正是由于大众对艺术、对音乐的需求愈来愈强烈,“大众化”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不论现场演出或是黑胶片的复兴,都不足以成为音乐“大众化”道路上的阻碍。■

注 释:

① 任中原.世界之最[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1:187.

② 董豫赣.北大建筑 绘画·雕塑 文学·建筑 极少主义[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28.

③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2017版)[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8,10:12.

④ [美]约翰·马克·法拉格著,王晨译.合众存异美国人的历史(第7版)[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3:63.

⑤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2017版)[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8,10:3.

猜你喜欢
大众化唱片艺术品
如果垃圾变成艺术品,你还舍得丢弃吗?
CIT十周年纪念唱片预告与简介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坏唱片
艺术品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艺术品被盗
一半唱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习型政党建设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