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学的体用观

2020-12-08 14:29何肖迪
时代人物 2020年33期
关键词:王弼工夫本体论

何肖迪

(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5)

《老子》一书,是中国最重要的思想源泉之一,其中既有着抽象的哲学理论,也有着贴近生活、指导实践的良策。老子哲学的精髓,并不在于本体论的构建,而在于基于本体的应用,当然,不能舍体而讲用,也不能舍用而讲体,由体致用,体用相即,才可以全面而系统地理解其哲学思想。

以无为体

体与用是分不开的,在讨论老子的工夫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其本体论。以无为体的说法,通常用来形容王弼的思想特点。王弼作为魏晋玄学的开创者之一,依托于对《老子》的注解,阐发了以无为体的思想。如果说老子更加重视“道”的话,那么王弼就更加重视“无”之本体。“无”不仅有相对之“无”,还有无对之“无”。王弼在注解《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句时讲到:“不可得而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若定乎一玄,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玄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1]在王弼看来,只讲“无”还不行,还要讲“无”之“无”,只有这样才能称作“众妙之门”。他这里所讲的“玄之又玄”,就不是与“有”相对的那个“无”,而是相对的有无之上的无对的“无”。

尽管二者思想上略有差异,但并不能掩盖其思想上的渊源。虽然《老子》不注重对于无之本体的直接探讨,但并不代表其思想体系中没有本体论。也有看法认为,老子哲学是“以道为体”,这当然有一定道理。相对于具体事物来说,“道”当然也可以称之为“体”,但从老子哲学的整体上来看,“道”却是经常与主体的“以无为用”联系在一起的。书中以“周行而不殆”[2]、“反者道之动”[3]来描述“道”,而这些说法并不像是从终极的本体层面上来讲的。所以,老子哲学中虽然重视“道”,但并不是“以道为体”,而是“以道为用”,而老子哲学中的本体还在于“无”。因此,在本体论方面,老子哲学仍然可以说是“以无为体”,只不过由于其更重视“用”的缘故,所以对此着墨不多,而王弼敏锐地抓住了《老子》一书中描述无之本体的只言片语,加以发挥和完善。

自然无为的修养工夫

讲到老子的工夫论,可以分两方面来讲,一方面是主观的修养,另一方面是客观的实践。上节讲到老子“以无为体”,由此出发,就可以继续讲老子“以无为用”的主观修养,即自然无为的修养工夫。

《老子》三十七章讲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4]书中还用两个比喻来形容这种“无为”的修养状态,一个是“水”;另一个是“婴儿”。水生万物,但却是至柔的;婴儿是万物之初,却是无知的,只是自然而然地成长。为什么要强调无为的修养工夫呢?因为“无为”才可以“无不为”,才可以成就万物。客观事物的成长与发展自有其规律,无为就是要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任其自然成长。自然而然,才能成就万物,如果将自己的私心强加于事物,只能干扰其发展,最终也不过是与自己的愿望背道而驰,得不偿失,所以,第二章中也讲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5]主体只有虚心与无私,才能包容万物,才能够成就自己。《老子》之所以要提倡“无”的修养工夫,既为了警告统治者们要修养生息,也为不安的人们指出一条自立自足的修养之道,同时还表达了对儒家的批判。儒家提倡有为,有为的圣、智、仁、义终究避免不了要表现在具体的事物身上,所以就有可能局限于某些具体事物而不自知,或者将其作为自己追名逐利的工具。

慎终如始的实践工夫

工夫论既有主观层面,又有客观层面。上节讲的是主观的修养,在主观修养的基础上,毕竟还是要进行客观的实践。甚至可以说,之所以要进行无为的修养,正是为了无不为的实践。老子哲学从“无”出发,也必然会走向“有”的实践方法。

《老子》六十三章讲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6]紧接着,六十四章讲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7]也就是说,老子在客观实践活动上,主张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而不能好高骛远。这与无为不争的修养工夫是分不开的。人们之所以会好高骛远,正是因为执着于有,好争夺好造作,自然不能安心做事。在无为的修养工夫的基础上,具体的事物不分大小难易,不用计算其得失的多少,而都能认真地平等地对待。客观事物的发展,都有其量变的一个过程,而急躁不得。老子哲学慎终如始的实践方法,就是要尊重事物自然的量变过程,而不能揠苗助长。这在其政治学思想中也有所体现,《老子》八十章中讲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之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这句话经常被用来批判《老子》倒退的社会发展观,但换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理解为,它反对过度的修饰和人为的造作,主张社会发展要循序渐进,每个人每个国家要先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先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

猜你喜欢
王弼工夫本体论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主体性”视角下的王弼“本无”思想研究
王弼崇本息末思想辨析
“工夫”与“功夫”
一杯热茶的功夫
王弼对老子思想中"无"的创造性诠释
“诗内”与“诗外”工夫
“功夫”和“工夫”
“法律解释”与“法律诠释”之术语辨析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