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免疫抑制剂与抗病毒治疗进展

2020-12-11 18:28
北方药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诺福韦卡韦肾小球

韦 玮

(蒙自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云南 蒙自 661100)

HBV-GN即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导致的肾小球炎性病变,属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其中HBV感染为直接或间接诱因,HBV-GN的发病机制复杂,现阶段医学研究[1]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病毒感染、遗传、免疫损伤等相关。现就HBV-GN的基本特点与临床治疗相关进展进行分析。

1 HBV-GN基本概述

现阶段全球范围内HBV感染者约有4亿人,HBV感染者群体基数直接影响着HBV-GN发病率,以儿童、成年男性为主。免疫因素、病毒直接作用等是HBV-GN的主要发病机制。HBV感染人体后,会产生各类抗原及抗体,上述免疫相关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会形成免疫复合物,其中有部分免疫复合物存在致病性,而于肾小球沉积时,会直接引起免疫损伤。HBV感染者除却会出现肝细胞功能受损外,HBV也会对肾脏细胞造成影响,于肾脏靶细胞原位表达HBV抗原诱导的自身免疫。而HBV感染后,会直接造成肾小球细胞的感染,有医者对部分HBV感染者进行了研究[2],从肾小球系膜细胞内提取HBV,显示其增殖速度显著提高,即HBV会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同时HBV侵袭人体后,也会直接导致相应的免疫耐受与免疫缺陷。

HBV-GN的病理类型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具有高度一致性,我国HBV-GN成年患者以肾病综合征常见,部分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患者需要接受血液净化治疗以维持生命。HBV-GN儿童患者则以膜性肾病常见,以微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也有少部分患儿会出现高血压、肉眼血尿等症状,自发缓解率高,且预后普遍较好。

2 HBV-GN的临床诊疗

2.1 HBV-GN的临床诊断

临床确诊HBV-GN的两个首要依据是血清HBV标志物呈阳性,且在肾脏组织中可见HBV或相关抗原,确诊为肾小球肾炎且排除原发性或其他因素继发的肾脏疾病[3]。但在HBV-GN的实际诊断中发现,HBV-GN患者发生HBV抗原假阳性、HBV-GN无法有效检出的情况较为常见,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而伴随临床研究的深入,HBV-DNA这一指标被纳入HBV-GN诊断中,通过HBV-DNA水平的检测,能够有效反应其在机体的复制水平,而这与机体肾损伤情况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肾脏损伤标志物之一即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这一指标也逐步应用于本病诊断中,在反应肾脏损害情况、评估抗病毒效果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2.2 HBV-GN的临床治疗

现阶段尚缺乏HBV-GN治疗相关的指南,目前针对本病的治疗须结合患者个体化情况开展,如患者年龄、合并症、肾功能、病理分型及分期、血清HBV标志物等,针对性开展免疫抑制剂、抗病毒、干扰素等治疗,以改善症状体征、缓解肾脏损害进程、降低并发症风险等为主要目的,患者多需要长期接受针对性治疗。

2.3 免疫抑制剂治疗

HBV-GN属于继发性免疫复合物性疾病,患者肾脏组织中可检测出免疫复合物,故而免疫抑制剂在本病患者中极为常用,但这类药物使用过程中须严格控制给药时间,连续使用超12个月是HBV再激活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将会增加各类并发症的风险,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目前激素是最为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以糖皮质激素常用,但临床研究显示[4],单一激素给药应用于HBV-GN的效果欠佳,且易出现肝损害情况。除激素外,来氟米特、他克莫司等较为新型免疫抑制剂在临床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宋江庆[5]对部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膜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开展了联合给药,即他克莫司联合泼泥松片与恩替卡韦治疗,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达80%,且尿蛋白定量、白蛋白等指标均显著改善,在抑制HBV复制、改善肾功能方面的效果突出。

2.4 抗病毒治疗

目前,临床针对HBV-GN的治疗以抗病毒干预为主,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其在缓解病毒复制增殖及抗原水平、降低尿蛋白、缓解病程进展方面的效果确切。干扰素-α、核苷类似物等已被FDA批准应用于HBV感染者,两者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前者在HBV抗原转阴方面的效果更为突出,后者则能够有效降低HBV-DNA水平,长期给药的安全性较高。

2.4.1干扰素-α

过去有医者将本药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患儿中,在改善肾功能、缓解蛋白尿方面的效果突出,近年来干扰素-α在HBV-GN患儿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治疗安全性较高,也有部分医者发现,在干扰素-α治疗HBV-GN时,成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要优于儿童。

2.4.2核苷类似物

目前应用于HBV-GN的核苷类似物的种类较多,主要包括①拉米夫定:是首个批准应用于抗HBV病毒的核苷类似物,在我国临床诊疗中应用广泛,价格较为低廉,且治疗HBV-GN的效果突出,其应用于本病患者中,在降低HBV-DNA水平、缓解蛋白尿方面的效果突出。②恩替卡韦:目前本药属抗HBV的一线用药,具有肾毒性小、耐药风险低等优势,效果要优于拉米夫定。有研究[6]对部分HBV-GN患者实施了恩替卡韦治疗,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达93.33%,疗效显著,而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资料发现[7],恩替卡韦应用于HBV-GN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多在85%以上,且在改善肝肾功能、降低尿蛋白水平、促进HBV-DNA转阴方面的效果确切。③替诺福韦:本药常用于对拉米夫定等药物耐药的患者中,而这类药物发生耐药性的风险较低,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应用于HBV-GN患者中,连续给药治疗在抑制HBV-DNA复制增殖方面的效果突出,但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未见显著差异。核苷类似物较为常见的毒副反应即肾毒性,故而临床诊疗中替诺福韦给药时,须结合患者具体肾功能水平进行用药剂量的调整,以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目前,随着药学水平发现,已有新型替诺福韦应用于临床,如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其在提升抗病毒效果、降低全身毒副反应方面的效果更为突出。④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相较,本药的耐药风险低且抑制HBV复制的效果好,临床用药中显示,本药对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3 HBV-GN的中医治疗

在中医学中,本病属于“黄疸”“水肿”“臌胀”等范畴,以腰膝酸软、腹胀、水肿、乏力、面色晦暗、大便溏稀等为主要表现,而脾肾阳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以本虚标实为主,其中本虚多为脾肾,标实则以肝郁、痰湿等为主,在中医治疗中须在辨证基础上实施对症治疗,如湿热蕴结者,临床治疗需以清热燥湿为主,临床常用茵陈五苓散。气滞湿阻者治疗以疏肝健脾为主,五苓散、柴胡疏肝散等较为常用。有医者认为[8],HBV-GN患者病毒复制增殖处于活跃期时,临床治疗需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等为主,结合具体辨证分型针对性给药。而处于病情缓解期的患者,治疗则以益肝补肾、健脾扶正等为主。

4 小结

受我国HBV感染者基数较大的影响,HBV-GN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目前诊疗中针对本病的治疗以抗病毒为主,而联合给药、中西医联合治疗等给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目前,医学领域针对HBV-GN的治疗尚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需要更多临床数据支撑以逐步制定并完善相关治疗指南。

猜你喜欢
诺福韦卡韦肾小球
对比研究替诺福韦、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抗乙肝病毒药“三巨头”谁更胜一筹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替诺福韦补救治疗rtM204位点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研究*
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抗乙肝恩替卡韦 有“三绝”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