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走向分析

2020-12-11 18:28邓有生
北方药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药事抗菌管理人员

邓有生

(韶关市职业病防治院,广东 韶关 512026)

如今,在我国医疗体系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医院加强了对药事管理工作的重视。由于医院药事管理工作影响着人们的用药安全,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完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药事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合理用药甚至导致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本文对医院药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走向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医院提供好的解决对策。

1 医院药事管理中的问题

1.1 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

我国医院药事管理模式起步较晚,与其他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人员结构上,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由所在地基层医院升级而来,再加上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这将会导致药事管理人员分配不合理[1]。

在对人员进行分配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的管理情况对药事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化分配,所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常常出现岗位混乱,一人多职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医院药事管理的质量。同时,由于没有合理的人员管理结构,在日常的工作中,可能出现一个人承担中药饮片处方复核和验收等工作,加大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缺乏药事管理人才的培训,严重影响了人员的管理机制。

1.2 药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偏低

由于部分医院管理人员缺乏对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认识,他们认为药事管理工作的内容是对药品进行管理,还停留在负责药品的采购和处方调配等方面,缺乏对这项工作的综合性认识[2]。大部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是很强,工作模式较为单一。例如,在中药医院药事管理的工作中,中药学专业仅占药学人员比例的20%,这严重影响了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

此外,如果药剂人员本身专业知识水平不强,在临床用药中就会发生一些问题,导致用药不合理,药物使用不够规范,严重影响了医院药事管理的质量。在医院药事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这项工作与传统的药物治疗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相关的药学服务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还要具有药学专业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临床用药过程中的问题。但是,在实际药学服务和药事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缺少对法规的认识,没有规范自己的管理行为,这严重影响了医药管理的安全性[3]。

1.3 用药监管没有真正纳入医疗质量控制范围

根据调查发现,在我国用药不合理的现象比较常见。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滥用抗生素等,部分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忽视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他们为了让医院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有意识选择价格贵的药品,不适当和过量使用辅助药物经常发生,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我国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要想提高医院药事管理的质量,就要加强对用药过程的监督力度。

2 医院药事管理的发展走向

根据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全球死亡患者中,有三分之一患者的死因是因为用药不当。所以说,安全用药和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不仅是促进医院在社会中稳定发展的基础,更是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手段。最近几年,我国的医疗体制进行了改革,药事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药事管理工作的好坏更直接影响着医院在社会的发展走向。

为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医院药事管理的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用药安全,相关的管理人员还要结合医学发展的特点对医院药事管理内容进行全面研究,要求医院和所有从事医药行业的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合理正确地使用药物,保证用药的安全性,根据相关的用药要求使用药物,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4]。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医院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化,虽然我国的药事管理体系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是在实际的医院药事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学者对医院药事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及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为促进我国医疗事业在社会中的稳定发展夯实基础。

3 加强医院药事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对医疗质量的控制

在进行医院药事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要落实《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中的具体内容,结合医院发展的特点,建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要对药物质量和用药安全等内容实施监督和管理。由于医院药事管理是医疗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医院要增加药学部门人和物等方面的投入,为其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还要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医院药事管理组织,主要提高药事管理水平,规范药物行为[5]。在这个工作过程中,还要加强特殊药品管理和抗菌药物的管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可以定期开展处方点评,指出用药过程中的错误,从而不断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管理。

3.2 改变管理理念,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不仅是提高医院药事管理质量的关键,更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手段。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人员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除了要完善管理体系还要转变观念,不断强化药学服务意识,合理使用药物。医院可以开展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研究活动,提高加强临床药师的综合素质,增加他们安全用药的意识,还要积极参与临床用药咨询以及指导等活动。

相关的管理人员还要注重药物情报资料的收集,可以利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对药物信息进行收集和整合,分析不同药物的功能和特点。组织本院医药学专家对基本药物的特点进行研究,可以结合《药品处方集》,不断提高医院药事管理的质量,让不同的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到“对症下药”。

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药学人员还要主动深入科室,不断收集和整理药品,防止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管理经验,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创新管理模式,从而为医护人员能提供更加准确的药物信息。

3.3 完善抗菌药物临床监督机制

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工作人员要注意对特殊药物的管理,如抗菌药物。在对这类药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中的具体规定对其进行管理。同时,药事管理委员会还要设立“抗菌药物临床管理小组”,对这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每年要进行2次定期公布抗菌药物的实际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物的用量进行动态监测,保证这种药物在临床中的安全使用。

相关的管理人员还要对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调查,对医师不合理用药的行为提出纠正,严重情况的要给予相应处罚。此外,医院还要组织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相关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完善对抗菌药物的临床监督机制。

3.4 建立临床用药评价制度

为了在我国医疗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提高医院药事管理的质量,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结合医院发展的情况,制订合理用药制度和评价机制,对临床用药的行为进行管理,开展定期处方点评,对不合理的用药行为要给予适当处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ADR监测管理组织,加强对药物信息的管理和整合,及时发现不规范的用药行为。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各大医院的重视。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的医院完善了药事管理体系,创新了管理模式,建立了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进一步优化了医院药事管理的模式。

猜你喜欢
药事抗菌管理人员
什么是抗菌药物?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依托案例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药事管理教学改革实践
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